高溫來襲,驕陽似火,孩子們在戶外玩耍的時間長了,運動量變大,很容易感到不舒服甚至中暑。怎麼識别中暑的症狀?怎麼照顧中暑的孩子?跟甘小教一起來看↓↓↓
為什麼兒童更容易中暑?
孩子們的身體和成人不一樣,他們更容易中暑,原因有以下幾點。
1.産熱多:兒童的新陳代謝快,體内産生的熱量多。
2.吸熱多:相對于體重來說,孩子們的體表面積比較大,在高溫環境下,吸收的熱量也多。
3.散熱慢:兒童皮膚上的汗腺發育尚不成熟,散熱的能力比較差。
4.調節能力差:孩子們的體溫調節中樞還在發育中,調節體溫的能力還不夠強。
哪些情況下兒童更容易中暑?
1.長時間暴露在高溫、高濕、封閉及強陽光直射的環境下。
2.夏天參加體育活動或者軍訓的時候。
3.穿得太多時。
4.體重超标或者肥胖。
5.有慢性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尿崩症、下丘腦損傷等。
6.還不能清楚表達自己感受,比如不會說話的小嬰兒或者發育落後不能準确表達的兒童。
7.以前中暑過。
怎麼識别中暑的症狀
判斷嚴重程度?
中暑的症狀:在高溫、高濕環境暴露後,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發燒、肌肉抽筋、抽搐,甚至昏迷。
中暑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先兆中暑
此階段的主要特點是:有中暑症狀,體溫正常或略升高,沒有意識障礙及器官損傷。
患兒暴露在高溫環境下一段時間,出現精神減弱、疲乏無力、頭暈頭痛、口渴多汗、惡心嘔吐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通常<38℃)。此階段兒童神志清楚,無器官損傷表現。此時身體仍處于代償期,及時正确處理後,通常較短時間内症狀可消失;如果體内熱量繼續蓄積可進展為輕型甚至重型中暑。
2.輕型中暑
此階段的主要特點是:體溫明顯升高、有脫水表現,無意識障礙及器官損傷。
患兒體溫明顯升高,通常在38~40℃之間,出現脫水的表現,如皮膚濕冷、面色蒼白、心率增快、少尿無尿、眼窩凹陷、皮膚彈性差等。出現上述症狀時,應及時脫離高熱環境,降溫、補水,症狀不改善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正确處置後,通常可于數小時内恢複。
3.重型中暑(熱痙攣、熱衰竭及熱射病)
這是最危險的情況,此階段可有抽搐、意識障礙,伴有高熱、多髒器功能障礙。
患兒體溫可高達40℃以上,可出現肌肉痙攣、暈厥、昏迷、抽搐、胡言亂語、精神行為異常等肌肉及神經精神症狀,可能合并多個器官功能障礙,如血尿、消化道出血、皮膚淤血、瘀斑、休克、呼吸衰竭等。此階段身體進入失代償期,有緻命風險,需立即轉運至就近的大型醫院救治。
兒童出現中暑怎麼辦?
先兆中暑時,通常經現場處置後症狀可很快緩解,輕、重型中暑兒童需要去醫院就診。如果發現兒童有中暑症狀,應采取“一搬、二降、三補、四轉”的原則進行處置。
1.搬運
脫離高溫、高濕、封閉及陽光烈曬的環境,迅速把孩子從熱的地方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如果有條件,應轉移至空調房内。
2.降溫
快速有效的降溫是中暑急救時最重要的措施,在發現中暑30分鐘内應盡快将體溫降至40℃以下。降溫方法包括:盡快松開或脫掉緊身衣物,嬰兒出現捂熱綜合征時,應立即解開包被降溫,及時更換被汗水浸濕的衣被。先用溫水,再用冷水擦浴全身,擦浴時可在額頭、雙側頸部、腋下、腹股溝等大動脈走行淺表處放置冰袋,可用風扇或空調增加對流、散熱;對于年齡較大、意識清楚的兒童,可采用洗澡浸泡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口服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解熱鎮痛藥物通常是沒有作用的。
3.補水
兒童中暑常伴有脫水及電解質紊亂,應該少量、多次地給孩子喝一些常溫的水或電解質飲料,一次不要喝過多,否則易引起惡心、嘔吐等症狀。無法自主飲水者,可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評估下接受适量靜脈補液等治療。
4.轉運
對于重型中暑者,尤其是伴有高熱、意識不清、抽搐等神經系統症狀的兒童,應立即送到就近醫院就診。對于輕型中暑經現場處置症狀沒有緩解的兒童,也應盡快到就近醫院就診。
如何預防兒童中暑?
夏季,兒童要合理安排戶外活動時間,盡量早晨或晚上戶外活動,避免烈日當頭的正午進行長時間戶外活動。兒童在戶外玩耍時最好待在陰涼處,可随身攜帶扇子或手持便攜式小電扇。高溫、高濕天氣時,應在涼爽的室内活動,如室内遊樂場、室内遊泳池等。避免兒童單獨待在汽車内或狹小空間内。高溫天氣時,家中使用電風扇、空調等降溫,并定期開窗通風。
高溫環境下,兒童活動期間穿着衣物及裝備會影響體溫調節效率,應選擇輕便透氣、淺色的衣服,及時更換掉被汗浸濕的衣物。嬰幼兒選擇輕薄包被,切忌過度捂熱嬰幼兒。
高溫環境下,兒童活動要保證充分的飲水,以水或電解質飲料為适宜飲品,避免含酒精、咖啡或糖分過高的飲料,因為此類飲品會進一步加重水分丢失。兒童還應避免大量飲用過涼的飲料,以免出現胃部痙攣。
夏季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高熱量、油膩、辛辣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如何通過飲食預防中暑?
這份食譜快收藏!
西瓜翠衣綠豆湯
取綠豆100克、西瓜翠衣150克
用來煮水喝
西瓜翠衣
即西瓜綠皮與紅瓤之間的白色部分
有清熱、利暑、利尿功效
同時可治療暑熱上炎、口舌生瘡、水腫
綠豆也有解暑功效
用二者煮水,即可獲得
清熱解暑的西瓜翠衣綠豆湯
需要注意的是
西瓜翠衣綠豆湯
更适合體質偏火熱的人群
蔬菜
苦菊、苦瓜
具有促進食欲、解暑的作用
且鈣、鎂含量較高
白菜、油菜、豆角、菠菜
有助于快速補充電解質
水果
桃、西瓜、鮮棗、香蕉等
鉀含量較高
能夠補充人體随汗液流失的礦物質元素
猕猴桃、鮮棗可以補充人體
随汗液和尿液排出的水溶性維生素
西瓜可以補充水分
蔬菜和水果中的礦物質成分
進入身體後
會成為人體内電解質的組成成分
幫助人體維持正常的酸堿平衡
此外,大量出汗
容易使人體流失蛋白質和必需氨基酸
是以要注意補充優質蛋白質
每天吃一個雞蛋,喝一袋牛奶
多吃魚、蝦、瘦肉、大豆及豆制品
可以有效預防汗後出現低鈣血症
對預防中暑和熱射病有積極作用
預防中暑比治療更重要
快快轉發給你關心的TA
來源:健康中國、微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