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點選上方播放)在門診上,很多肺結節的患者來看診,第一句都是:葉主任,我這病中醫能治不,我不想手術呀!
每次我都得從頭解釋,肺結節在中醫看來,根本就不是病,隻是一個症狀表現,隻要是良性的,别輕易做手術,一定不要過度治療。
為啥這麼說呢?
現在肺結節手術,說白了都是把肺上的結節連同周邊的正常肺一起切掉,無論手術大小,隻要切掉,肺就再也長不回來了。肺的損傷是一方面,做穿刺的部位還會留下疤痕、條索,如果患者體質不好,肺結節還是容易複發的。
很多人有結節後隻知道手術,或者吃藥控制它不長大,殊不知,這種行為就像棍棒教育青春期的少年一樣,結果往往适得其反。
50歲的侯先生就是這樣,肺結節手術半年後體檢,原本切除的位置又長出了新結節。這不是個小機率事件,其實肺結節的檢出率比大家想象中要高得多,随便在街上找一個人去拍肺CT,都有可能查出肺結節。
為啥?
因為我們每天都在呼吸,這就導緻有很多細小的顆粒、灰塵、病毒進入到肺泡裡,肺肯定不幹呀,體内的正氣就跟這些外邪打架,積累多了肺就留下了戰鬥的痕迹,疤痕、鈣化,小的細胞凸起,這個時候随機一掃描,就是個結節影。
這是大部分人得結節的主要原因,還有一部分人是因為感染呼吸系統疾病,失治或濫用藥物。是以要想避免結節複發,就得從根上治療,把體質調好了。
肺就相當于戰場,病毒細菌是外邪,抵抗外邪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人的正氣,提高人的正氣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體質調好。
就拿我給侯先生的開的方子來說:黃芪、黨參、白術、茯苓、半夏、甘草、浙貝母、桂枝、丹皮。
(黃芪)
這個方子裡,軟堅散結的藥其實就三味藥——浙貝母、桂枝、丹皮,其他6味藥都是調體質的:半夏用來化痰祛濕,侯先生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弦細,咳嗽聲音低沉,口幹,口中有異味,大便幹燥,小便短赤,是典型的上焦宣散功能失調,脾虛證,是以用了黃芪、黨參、白術、茯苓、甘草一起來益氣健脾。
此方一下,侯先生的結節不僅消失了,随訪一年,都未複發。不僅病好了,肺也沒白挨一刀,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