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文新這位大佬在《中國經濟周刊》上發表了一篇猛文,點名批評了轉融通和量化交易。這可不是小事,因為這些交易方式被指責為股市的“攪局者”。文章呼籲應該取締這些交易,這對股民和基民來說是個炸彈級新聞。
從轉融通到量化交易,金融市場上這些名詞聽起來高大上,但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可能是個頭疼的問題。這些交易手段因為複雜和不透明,常被看作是市場的不穩定因素。尤其是在股市長期處于低迷狀态的背景下,這種不滿情緒就更強烈。
鈕文新的文章發表後,立刻在股市界引起了軒然大波。他指出這些高頻交易和短線操作,追求的是快速進出謀求短期利益,嚴重扭曲了市場的正常交易秩序。這種行為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還讓中國股市在過去十幾年裡始終圍繞3000點徘徊,無法突破。
由于這些政策的存在,中國股市曾多次出現大跌,最嚴重的時候大盤從6124點跌破3000點,整整跌了59次。這種頻繁的大起大落讓95%的投資者都處在虧損的狀态,不少人對股市失去了信心。
6月26日國務院舉行了一次重要會議。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發表了講話。他強調政府需要發揮“有形的手”的作用,引導資本市場回歸理性。李春臨提出投資者應該摒棄急功近利的心态,轉向長期投資、戰略投資、價值投資和責任投資。
這次會議後發改委提出的新的投資政策,包括了傳統的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還新增了戰略投資和責任投資兩個概念。這說明政府将投資的重心提升到了更高的戰略層面,關系到金融市場的穩定,更關系到國家的金融安全和長遠發展。
這種政策的轉變意味着政府對股市的未來有了新的期待和規劃。通過引導資本做長線投資,希望能夠穩定市場,減少那些短期内大起大落的現象,讓股市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資本積累場所。
不過,這些政策的實施效果如何還需要時間來證明。對于廣大股民和基民來說無疑是個重要的觀察點。他們期待着政府能夠采取更有效的措施,真正從根本上改變股市的運作機制,讓他們的投資不再是風險和不确定性中的賭博,可以預期收益的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