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喂,各位看官老爺們,今兒個咱們得聊個新鮮出爐的事兒。咱這嘎達附近,有座大山,山裡頭藏着個叫雲溪村的小旮旯,那地方有個穩婆,人送外号王大娘。王大娘可不是蓋的,那手藝,接生過的小娃兒能排成一長串兒,誰家要是添丁進口,都愛找她。這不,雲溪村東頭的李老漢家,傳來了喜訊,兒媳婦要臨盆了。可這李老漢家,住在山旮旯裡,離村子遠得跟啥似的,王大娘一聽說,立馬就收拾起家夥事兒,急匆匆地往山裡頭趕。
這山路啊,七扭八拐的,跟條蛇似的盤在山腰上。王大娘一邊走,一邊念念有詞:“這娃兒得順順當當生下來,别讓我這老太婆白跑一趟。”走着走着,她忽然覺得後脖頸子涼飕飕的,回頭一看,我的天哪,一隻大猴子似的山魈,正跟在她屁股後頭,那倆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死死地盯着她。王大娘心裡一驚,腳下步子也加快了。可那山魈,就跟跟她有仇似的,不緊不慢地跟着,時不時還發出幾聲怪叫,聽着人心裡發毛。
王大娘心裡嘀咕:“這山魈咋就盯上我了呢?我也沒招它惹它啊。”她一邊走一邊想,越走越快,那山魈也越跟越近。眼看就要到李老漢家了,王大娘急了,這山魈要是一發瘋,傷到李家的媳婦兒可咋整?她停下腳步,轉過身,對着那山魈大聲喊:“你這山魈,為啥老跟着我?有啥事兒就直說,别吓唬我這老太婆!”那山魈也不搭話,隻是咧開嘴,露出一口參差不齊的獠牙,朝她呲了呲。
王大娘一看這架勢,心裡更慌了,轉身就要跑。可就在這時,那山魈突然開口說話了:“穩婆,你别慌,我沒啥惡意。隻是你今天要去的那戶人家,有點不對勁,你可得小心那女主人。”王大娘一聽這話,愣住了。這山魈咋還知道她要去李老漢家接生呢?她穩了穩神,問道:“你這山魈,咋知道我今天要去李老漢家接生?又咋知道那女主人有啥不對勁?”山魈歎了口氣,說:“我乃山中靈獸,雖不能通人言,卻能知人心。那女主人雖然看着溫柔,其實心機深得很,你此去可得千萬小心。”
王大娘一聽這話,心裡又是一驚。她雖然是個穩婆,但也是個有見識的人,知道山魈這種靈獸輕易不會開口說話,更不會無緣無故地給人提醒。她看了看天色,已經快要黑了,便對山魈說:“多謝你提醒,我這就去李老漢家看看。”說完,王大娘轉身就要走。哎呀,那山魈又把她給攔下了,扯着嗓子喊:“别急,我這兒還有句話得說。你到了那戶人家,要是瞅見個紅彤彤的小木盒,可别手欠去打開它。”王大娘一聽,心裡直犯嘀咕,她問:“那盒子裡頭裝的啥寶貝?為啥不能碰?”山魈搖了搖頭,說:“我也說不清,就感覺那盒子裡頭有事兒,你一打開,說不定就惹禍上身。”王大娘聽了,心裡七上八下的,她雖然是個接生的,但也不是啥也不懂的。她知道山魈能說話,那它的話肯定有講究。擡頭一看,天都黑透了,就對山魈說:“行,我記住了。你讓開,我得趕緊走了。”山魈看王大娘答應了,就挪開了路。王大娘這才松了口氣,繼續往李老漢家趕去。可她心裡還是七上八下的,不知道這趟接生會不會出啥岔子。
王大娘一到李老漢家門口,就聽見屋裡頭媳婦兒的叫喚聲,她趕緊推門進去,一股子血腥味直沖鼻子。李老漢急得團團轉,一見王大娘來了,就迎上來:“王大娘,你可來了,快看看我家媳婦兒咋樣了?”王大娘點點頭,示意他别慌,然後走進屋裡。隻見一個年輕女子躺在床上,臉色蒼白,額頭上全是汗珠,看着就疼得不輕。王大娘心裡一緊,連忙上前檢視,發現這女子的脈象雖然弱,但還算穩,應該沒啥大事。她安慰了女子幾句,讓她别擔心,然後就開始忙活起來。接生這活兒她幹了多少年了,早就輕車熟路了。不一會兒,就聽見“哇”的一聲,一個響亮的嬰兒哭聲傳了出來。王大娘心裡一喜,趕緊把孩子抱了出來。是個白白胖胖的小子,長得真招人喜歡。李老漢一見孫子出生了,樂得合不攏嘴,連聲感謝王大娘。
王大娘把孩子交給李老漢,又轉身去看那女子。這時,她眼尖地瞅見床頭櫃上放着個紅色的小木盒,心裡咯噔一下,想起了山魈的提醒。她假裝不在意地問那女子:“這木盒裡裝的是啥?”那女子一聽這話,臉色就變了,支支吾吾地說:“沒啥,就是些女人的首飾。”王大娘心裡更疑惑了,這木盒裡肯定有鬼。但她也沒多問,畢竟這是人家的家事。她收拾了東西,準備走人。就在這時,那女子突然叫住了她:“王大娘,你能不能留下來陪我說說話?我一個人怪害怕的。”王大娘一聽這話,心裡就開始犯嘀咕了。這姑娘平時挺敞亮的,今兒個咋就這麼扭扭捏捏的呢?她琢磨了琢磨,覺得還是得留下來陪陪她,畢竟這深山老林的,晚上可不安全。于是,王大娘就坐在炕頭,跟那姑娘聊了起來。聊着聊着,她就發現這姑娘說話吞吞吐吐的,好像有啥事兒藏着掖着。她心裡一動,尋思着得試探試探她。她裝作不在意地問:“哎,你那木盒子裡裝的是啥寶貝啊?看你緊張的。”那姑娘一聽這話,臉色立馬變了,支支吾吾的,話都說不利索。王大娘一看她這反應,心裡就更有數了,這木盒子裡肯定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她打算打開木盒子看看,但又擔心那姑娘攔着。于是,趁那姑娘不注意,她一把搶過木盒子,就要揭開謎底。可就在這時候,門外突然傳來一聲怪叫,吓得屋裡的人一激靈。王大娘擡頭一看,那山魈正站在窗戶外頭,瞪着一雙銅鈴大的眼睛瞅着她。她心裡一慌,趕緊把木盒子放下。那姑娘見狀,也松了口氣,趕緊把木盒子抱在懷裡。王大娘看了看山魈,又看了看那姑娘,心裡有數了。她歎了口氣,對那姑娘說:“你那木盒子裡到底藏着啥?我看還是說出來的好,别給自己惹麻煩。”那姑娘一聽這話,眼淚就下來了。她一邊哭一邊說:“王大娘,我也不想瞞你。這木盒子裡裝的是個邪物,是我婆婆留給我的。她說這邪物能保佑我生兒子,我就信了。可沒想到,這東西竟然害得我丈夫病重,我自己也差點沒命。我現在才知道,這東西留不得啊!”王大娘一聽這話,心裡全明白了。她看了看山魈,又看了看那姑娘,然後對她說:“既然你知道這東西留不得,那就趕緊處理了吧。我看山魈也知道這事兒,它剛才就是在提醒你。”那姑娘一聽這話,連忙點頭。她抱着木盒子,走到門外,一把火就把它給燒了。山魈見狀,也轉身消失在了夜色中。王大娘見事兒辦妥了,就準備離開。李老漢一家感激涕零地送她出了門。她走在回家的路上,心裡卻是五味雜陳。這趟接生雖然平安無事,但卻也讓她見識到了人心的險惡和邪物的危害。她決定以後要多加小心,免得再遇到這樣的事兒。就這樣,王大娘一路走回了村子。夜色如水,月光灑在她的身上,仿佛給她披上了一層銀紗。她擡頭看了看天空,隻見星星點點,閃爍着神秘的光芒。哎呦,這事兒可真鬧心,王大娘她歎了口氣,搖了搖頭,心裡那股子勁兒就跟被壓扁的茄子似的,蔫兒吧唧地繼續往前走。從那以後,王大娘接生時可就比平時多留了個心眼兒,山魈那話兒她可是記在心坎兒上了,一點兒也不敢大意。
她那智慧和經驗,可不是蓋的,幫了不少人渡過難關。村裡人提起她,那眼神兒裡都是敬佩,她的故事傳得比村裡的雞叫還響,成了一段佳話。
王大娘往家走的時候,心裡沉得跟裝滿了石頭似的。雖說她是個穩婆,啥生老病死都見過,但今兒這事,真讓她心裡不是滋味。那邪物被燒的火焰,好像在她心裡也點了一把火,燒得她心裡七上八下的。
夜越來越深,山風一吹,涼飕飕的。王大娘趕緊裹緊了衣服,加快了腳步。這山裡的夜,總透着那麼一股子神秘勁兒。走着走着,她忽然看見前面山路上有個黑影,一動不動地杵在那兒。王大娘心裡一緊,這大晚上的,咋還有人呢?她鼓起勇氣走過去一看,喲,這不是山魈嘛!它蹲在路邊,那雙大眼睛在月光下閃閃發亮。
王大娘一愣,随即明白了,這山魈是在等她呢。她走過去,問:“山魈啊,你咋還在這兒呢?有啥話要跟我說不?”山魈點了點頭,開口說:“穩婆,我得謝謝你今晚幫了那家人。但我想提醒你,邪物雖然沒了,人心可難測。那家人,可能還有更多的秘密。”王大娘一聽,心裡就開始打鼓。她問:“你是說,那家人還有别的問題?”山魈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說:“我不能說太多,但你得小心。人心,比邪物還可怕。”
王大娘聽了這話,心裡更沉了。她看了看山魈,又看了看前方的山路,深吸了一口氣,說:“謝謝你,山魈。我會小心的。”山魈看了她一眼,轉身就消失在夜色裡。王大娘站在那兒,半天沒動彈。她心裡明白,這山魈雖然是靈獸,但說的話可都是金玉良言。她決定,以後接生的時候,不僅要看着孕婦和孩子的安全,還得留心那些暗地裡的人心。
回到家,王大娘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就是睡不着。她想着今晚的事,心裡就一陣後怕。她決定,以後得更加小心,不能再讓這樣的事發生。第二天一大早,王大娘就起床了。她煮了一鍋熱乎乎的粥,吃了幾口,就準備去雲溪村看看那家人的情況。她知道,這家人的事還沒完,她得親自去看看,才能放心。王大娘一路上心裡頭七上八下的,琢磨着那山魈的胡言亂語。她心裡跟明鏡似的,知道這人心裡的彎彎繞繞,有時候比那些邪門歪道的東西還讓人頭疼。她得留個心眼,才能護住自己和那些無辜的鄉親們。
一踏進雲溪村,王大娘就直奔李老漢家。她一推門,就瞅見李老漢一家子都坐在堂屋裡,一個個臉拉得老長。王大娘心裡一緊,三步并作兩步走上前,急切地問:“這是咋了?出啥事了?”李老漢歎了口氣,聲音裡帶着無奈:“王大娘啊,你走後,我媳婦兒才跟我坦白了。她說那邪物是她婆婆傳給她的,說是能保佑她生個大胖小子。可誰成想,這玩意兒竟然把咱家攪得天翻地覆!”王大娘聽了這話,心裡頭那點事兒就透亮了。她看了看李老漢一家,安慰道:“這事兒我心裡有數了。你們别擔心,我一定幫你們想轍。”
王大娘話音剛落,就轉身出了李老漢家。她心裡清楚,這事兒得慢慢來,不能急。她得找到那邪物的根兒,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接下來的日子,王大娘忙得跟啥似的,四處打聽那邪物的消息。她跟村裡的老人拉家常,翻閱村裡的古書,還請了村裡的道士來幫忙。費了好大勁,她終于發現了那邪物的來頭——原來是個藏在深山老林裡的邪教組織。
王大娘一拍大腿,決定要鏟除這個邪教組織,保護咱村裡人的安全。她召集了村裡的年輕人,一起商量了個詳細的計劃。經過一番精心安排和勇敢的鬥争,他們終于把那個邪教組織給連根拔起了,為村裡人除了個大害。從那以後,王大娘在村裡的地位更上一層樓。她不光是個手藝高超的穩婆,還是個勇敢、智慧、有擔當的人。她的故事在村裡傳得沸沸揚揚,成了大夥兒面對困難、保護家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