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在張紀中之後,“金庸影視化”幾成貴圈的一片險灘,神往的為數不少,實踐的有去無回。

誰承想,今年的一部《金庸武俠世界》居然打破僵局,熱度不低之餘,還引出不少新鮮話題。

而要論其中最讓我驚奇的,當算一個上桌吃飯的配角——

孟子義版的梅超風。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怎麼不是呢。

試想孟姐早前在業界的風評,哪怕不算聲名狼藉,肯定也是黑紅雙拼了。至于梅超風,不是說好當我一輩子的童年陰影嗎?怎的突然連cp粉都有了?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83年黃文慧版梅超風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金庸武俠世界》大勢cp:梅超風x楊康

這個怎麼想怎麼獵奇的選角,居然還真成了。

話頭從這開始,咱便來探一探新版梅超風的魅力所在。

順便也聊聊,那些年影視作品裡駭人的“女魔頭”們,如何又成了眼下備受吹捧的香饽饽。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開宗明義,孟姐版的梅超風能出圈,全憑改的好。

爆改的風還是吹到了江湖,年紀大了郭靖一輪、綽号“鐵屍”的梅超風,不僅肉嫩皮緊賽黃蓉,也無絲毫陰森鬼氣。

她烏發紅唇,外加超絕冷白皮,雖在設定裡被刺瞎了雙眼,但大眼珠子卻比我的未來還亮堂,俨然一位美強慘大女主。

就是我想不明白,她一位失明的獨居女性,每天是咋給自己化上這麼時髦的眼下腮紅的?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好啦,以上都是笑談。

對武俠玩爆改這件事兒,我内心毫無波瀾了,全仰賴多年來港圈的訓練。

就好比《笑傲江湖》原著裡的東方不敗,應是個不男不女、妖異駭人的中年女裝大佬形象。但林青霞版問世後,還有誰在意還原度的問題?

其實電影版籌拍時連金庸都找上門阻止,說東方不敗不應該長林青霞這樣,結果美貌還是讓一切不合理都合理了。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而魔改到和原著幾乎關聯的《新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把破了相的李秋水、永如孩童的天山童姥這兩位八九十歲老人,全改成了盛年大美女。

但見到這畫面,又有啥可計較呢。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老實講,最經典的83版《射雕》,本就是魔改成經典的典範。如此,除人設之外基本遵照原著故事線的孟姐版梅超風,倒也算不得多僭越。

與上述前作的路數一樣,《金庸武俠世界》的改編主要依憑三字訣——

唯美化。

其實說“美化梅超風”,03版《射雕》就已有先例。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但張紀中選擇找舞蹈家楊麗萍出演,更多是想借她極品的肢體語言(以及那雙絕美爪子),表現奇功九陰白骨爪的陰美氣象。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到咱孟姐這裡,就隻是純粹追求色相上的美了。

原著裡黑風雙煞是天天在墳堆裡挖大體老師練功的魔頭,試想哪怕不醜,肯定也幹淨整潔不到哪裡去。

而在這一版裡,銅屍和鐵屍仿若滿臉貼着#脆弱感##病嬌美人#這種營銷詞條,瞟上一眼我心都要碎了。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梅超風原本就是個身世悲慘,對丈夫癡情、對師傅愚忠的主兒,配上孟姐的姿色,令人徒生憐愛之情。

老實講,這裡非要談演技什麼的,反而要掃了興緻。

孟姐在此劇玩的是一種很新的“盲人式演技”,其他藝人是把健全人的眼神演得好像來到打折海鮮區,她是把一個盲女演得過于眉目含情。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故她對新版梅超風的貢獻,隻能說主要起到一個造型上的作用,演繹占兩成,其餘都靠臉。

當然,這沒啥不好的。

人們對美麗且強大的惡女往往都有特殊情結,梁羽生筆下美得令人心悸的厲勝男究竟是何等人物?古龍所寫的石觀音又如何憑樣貌就讓男子迷失心智?

在極盡推崇絕色的港圈黃金年代,對女魔頭的呈現亦達到絕對高度。

袁潔瑩貢獻了真正騷到骨子裡的五毒教教主藍鳳凰。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江湖人聞風喪膽的魔教聖姑任盈盈,甭管貼不貼原著,動用張敏、關之琳、靓靓三位大美人來演繹,起碼是給足誠意了。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範冰冰、蔣勤勤版的白發魔女固然也貌美妖冶。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但林青霞版,才真叫人見到了欺花勝雪、狠辣乖戾的練霓裳。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想來觀衆對魔改的接受度并沒有想象中那麼低,特定情況下也不必奉原著為圭臬。

《小魚兒與花無缺》裡的江玉燕是新編的吧?《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裡的雪千尋是新編的吧?

為了灑狗血完全跳出原著胡謅一個人物出來,可不可惡?

但看到美女姐姐無限柔情的淚眼——

算了,你們愛咋編咋編吧,我反正都看得下去。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人本是視覺動物,往往看得賞心悅目了,才會進一步關心到你的人生經曆、所受所想。

在這個意義上,梅超風其實沾了孟子義的光——

她的人生雖也凄苦跌宕,但較之被更着力描寫的主角故事線,的确算不上惹眼。

加上舊版形象大多駭人,哪怕前輩演員演技卓越,表達内心情愫時遠比新版真摯細膩,始終沒給觀衆留下太大印象。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直到有了孟姐這張臉,觀衆終于舍得共情這位女魔頭了。

練邪功下肢癱瘓,你心疼美女姐姐一雙美腿;

為報仇不擇手段,你大呼美女姐姐搞事業好飒;

每天拿别人腦花串串兒,網友道:要不把我癡迷姐姐的這顆戀愛腦摘了去吧?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而中國人表達對一個人真心喜歡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想和ta成親,二是給ta安排個人成親。

于是和黃藥師的恩怨情仇,莫名有了種禁忌背德感。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和弟子楊康的師徒情,陡生一種養成系的刺激。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還有人尋思,孟子義不是演過17版《射雕》的穆念慈嗎?

楊康這妥妥的根據師父找老婆啊!替身文學啊這是!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更邪門的是,連梅超風x黃蓉、梅超風x馮衡(黃蓉她媽)這種cp都有人強勢開嗑,就差沒冒出個梅超風x江南七怪了。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目前小火的孟子義版梅超風與陳都靈版馮衡cp

“魔頭”二字,本是為了凸顯惡人如何喪失人性,走火入魔者往往敗在一個“執”字上,我執為根,知障俱生。

梅超風對愛恨情仇的執念太過深重,加之好勇鬥狠,一步踏錯,便漸入左道。

追尋禍根,她這條命是黃藥師給的,但後半生種種悲劇,亦與師父的乖戾狠毒脫不了幹系。

到頭來她竟和令狐沖一樣,千死百難,隻願重歸師門。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駭人的魔性之下,同時閃爍出至純的人性光輝。

其實,入魔者或為仇恨,或為愛欲,或為權勢,或為聲名,都是鑽了牛角尖、一心往某一處去的人。而對一事執念過重,旁的很多事反而擱置,修為不足,顯出青澀。

“女魔頭美學”盛行,多是因為在她們身上,大衆更看到人性的極緻張力,狠毒與單純的奇異共生。

《武林外史》中的幽靈宮掌門白飛飛,冷酷陰險,城府極深,談起戀愛來讓人心驚肉跳。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看情敵不爽直接毀她容貌,她幹得出。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翻臉不認人對心上人沈浪痛下殺手,她也幹得出。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但在這強勢表象下,愛情中的白飛飛實則卑微至極。

不計後果,逞強鬥狠,隻因她太過茫然,不知如何挽回失去的愛。

作為一個女魔頭,她唯一會的就是砍人啊,要不砍兩個看看有沒有效果?

直到為救沈浪赴死之際,她才明白心頭的種種思緒,原來如此簡單。

沈浪令自己歡喜,她便顧不上别的了,這原是最單純的情愫。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與她類似的,還有《大唐雙龍傳》裡的魔門妖女婠婠。

一樣毒辣兇狠、智慧超群,見到夫妻徐子陵維護别的女人,暴脾氣一上來,直接把賤男擊飛出去。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很爽文情節是吧?

但起初她還有點魔頭的氣派,越陷得深了,越露出自己内在的脆弱與彷徨。

為了換來徐子陵的笑容,不惜犧牲自己救活情敵,随即帶傷轉身而去。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對徐子陵告白,字字懇切,把自己放得比塵土還低微。

你愛她比愛我更多

我也無話可說

但是就算是我不及她萬分之一

難道我為你所做的事

也不值得你對我付出萬分之一的愛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算計人性她向來最是擅長,可她卻不明白,愛無法算計,不是一道簡單的“我付出你回報”的數學題。

到最後,她幾近哭着哀求。

不為别的,隻為給自己要一個被正眼瞧的機會。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而此般戀愛腦,論起來還是師門傳承,一顆永流傳。

婠婠的師父、魔門陰後祝玉妍,本是一等一搞事業的大女主。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她一生叱咤江湖、作惡無數,為的是和夫妻石之軒一統天下,共創霸業。

可号稱“邪王”的石之軒,從沒有她這般堅定的意志與愛。

自我抗争了30多集,到最後,他忽的看破了執念,做了一介尋常掃地僧,忏悔罪過。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可他放下屠刀了,所造惡業不會憑空消失,而是壓到了祝玉妍頭上。

好麼,你說看破就看破了,也沒人跟你為難了,老娘就活該遭罪?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容顔不老的祝玉妍,竟一夜白了頭。

師父的心已經老了

失去了心愛的人

留着青春美麗又有何用?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單瞧她這話,外人肯定覺得有說不盡的愚癡,與其興風作浪時的氣焰太過沖突。

劇版的白飛飛、婠婠、祝玉妍,其實都經過“魔改”,“執”之外另加了一層“癡”相。

與原著人物孰高孰低,不好比較。但僅從效果看,這些改編後的人物弧光,甚至壓過主角鋒芒。

是啊,武俠世界裡,旁門左道、女流之輩,曆來都是陪襯,幾時有過這等人性華彩?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執與癡的拉扯,反倒賦予了她們鮮活的生命力,也終喚起人們對這些奇絕女子的好奇與愛惜。

配角的“上桌吃飯學”其實簡單得緊,張力拉滿、沖突充盈,自然會把那些朽木一樣幹癟的人物壓了過去。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對“女魔頭”這類人物,除了她們身上的特質,另有一問題十分重要——

她們“入魔”,究竟為何?

武俠小說大多是男兒的史書,寫的是無名小卒到俠之大者的傳奇飛躍。而女性在這樣的弱勢處境裡,一來能成長成足以和主角光環相抗衡的力量,二來能完全逆反主流正道、走到另一極端,這都是讓人稱奇的行徑。

換言之,“女魔頭”的誕生往往是從被全世界孤立,走到孤立全世界的偏執面。

當然,每個人的次第尚有不同。

白飛飛和阿紫這種,顯然是教育方面出了問題。

一個是仇恨教育的産物,一個是社達主義下成長出的惡之花,都是耳濡目染着了魔道。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更常見的,則是因為心傷難愈,性情大變開始報複社會。

因負心郎而癫狂的有《碧血劍》何紅藥、《神雕俠侶》李莫愁、《絕代雙驕》邀月等人。

因思子成癡喜歡上虐殺小孩的《天龍八部》葉二娘,也是這款。

借憐星的話講,這條賽道上的多少有點變态。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但真把這個話題講出深度和獨到性的,就屬實不多了。

我私心提名一個可能會叫人大感詫異的片子:《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

1992年,林青霞版東方不敗在《笑傲江湖Ⅱ》登場,霎時豔驚四座,引發全民熱潮,市面上的模仿品也層出不窮。

于是導演程曉東決定自己拍一個續集,蹭波熱度,順便打假。

——至于說會叫人“詫異”,實是因為此片完全是個胡編亂造、天雷滾滾的大爛片。

你們的神全都沒用

從現在開始

我要你們

西方所有經文裡的神

統統改成東方不敗

來吧 開始祈禱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可這樣一部片子,偏又寫出了雪千尋這樣的人物。

在金庸原著裡,雪千尋這個人物是不存在的。她被創造出來,很大程度是為了配合故事性,同時滿足觀衆對姬情戲的永恒熱情。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但陰差陽錯間,反倒憑空造就了一位奇女子。

不同于其他“魔頭”,雪千尋本人對江湖與天下并無興趣,她隻是東方不敗過往的一位妾室,一心隻顧侍奉夫君。

可黑木崖一戰後,東方不敗就此失蹤,傳言都道他早已身死。

雪千尋不信,更不願和夫妻從此分别。

于是她做了個很是離奇的決定:自己當東方不敗。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依電影裡的設定,雪千尋的實力完全不遜于任何一流高手。

千裡傳音、水上漂這些高深武功她都會,連東方不敗善使的繡花針功她也玩得很轉,片中幾場決鬥無一次落下風。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更可怕的是,她還是個很高超的軍事家、謀略家、外交家。

替東方不敗主持教務,搜刮錢财,采買軍火,與洋人談判,指揮戰鬥……

你想象中一個小嬌妻幹不了的事,她全都能幹,甚至幹得比東方不敗還出色。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可是,雪千尋做這一切唯一的目的,就是讓東方不敗知道有人冒充自己,進而逼他現身。

隻要他回來,她便會毫無留戀地歸還這大業,繼續當她的美嬌娘。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這等癡情,實在叫人駭然。

雪千尋是個非常極端的案例,她無野心,亦無惡念,但殘害衆生的事她做起來無絲毫手軟。别人都想奪天下,她隻為等一人。

這當然也是着魔,而且是最嚴重的一種。

衆生種種我執,無人賽得過她。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而與雪千尋所表達的癡人形成強烈反差的,則是《倚天屠龍記》裡的周芷若。

衆多聲名狼藉的女魔頭裡,她是極少數僅為自我而入魔道的人。

周芷若此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究極慕強者。

“圍攻光明頂”一戰上,她是看上了張無忌嗎?

不,她看上的是張無忌輕易擊倒了自己眼裡最崇敬的師長,以及一人獨挑六大派的爽文男主姿态。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換言之,童年不幸、孤苦飄零的她,唯一仰慕的便是強大者。

在滅絕師太與峨眉派的威風被張無忌祛魅的刹那,她便轉換了崇拜的對象。

也是以,後期她與張無忌漸漸隔閡,也并不令人意外。

“逃婚”事件隻是導火索,更本質的原因是,接掌了峨眉、手握《九陰真經》的她,已經見到了比張無忌更強大的存在。

且,自己就可以是這個存在。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周芷若對強大的欲望實在太濃烈了,而現實亦在逼迫她加速成長。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沒有趙敏,她和張無忌終究很難長久。

張無忌是時刻想着歸隐的人,她是會一個勁撺掇張無忌當皇帝的人。

當張無忌已不足以令自己敬仰,她能怎麼做?

隻得上個煙熏妝,靠自己了呗。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雪千尋和周芷若是截然相反的兩個人,實則又是很類似的人。

她們都是因強烈的個人欲望而一念成魔。

所謂“欲壑難填”,但我不認為這是個貶義詞,而隻是對人的客觀寫實。

欲望環環相扣成無限,人因為不滿足而活,也因為無盡的需求而向前。

這些女魔頭們當然不是榜樣,但她們确實對自身欲望最誠實、最坦然的人。

還記得周芷若那句“倘若我問心有愧”嗎?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屠獅大會後,周芷若得了那“武功天下第一”的美名,恰是她離自我期待最近的時刻。

但現實是,在那場比武中,她幾乎命喪俞蓮舟手下,得張無忌相救,更體驗到了自己與他功力相差之懸殊。

感情牌,比武前張無忌已跟她打過多次,那條舊傷疤不該有讓她頃刻回轉心意的力量。

這屆内娛,竟無人惡過孟子義

那句話,隻是在她重新意識到自己羸弱時,才說得出口的。

這等至情至性,如今已經很少見到了。

江湖老去,傳奇落幕,我們鐘愛的奇女子們漸次汩沒在歲月裡。

《武林外史》裡,得知白飛飛死訊的沈浪歎道:“她……她實在是個不可捉摸的女人!她的心意,真是誰也猜不透的。她究竟是善?是惡?隻怕也永遠沒有人知道。”

如今的我們也是這般歎息。

猜不透的身影,最是忘不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