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木匠打壽材,他在東家屋裡做了一件事,女子上門來報恩

哎,各位老鐵,今兒個咱就聊點稀奇古怪的事兒。咱這江南水鄉,有個木匠,姓李,手藝那叫一個絕,人稱李大師傅。這李大師傅啊,手藝好得沒話說,心腸還特别軟,總愛幫人忙。

有這麼一天,李大師傅接了個活兒,給鎮上那有錢又摳門的張大員外做壽材。這老張家,錢多得能砸死人,可這人啊,小氣得跟啥似的。選的壽材材料,那是最次的杉木,還非得限定個時間,說啥時候前必須做完,不然一毛錢也不給。李大師傅心裡跟明鏡似的,知道老張這是想占便宜,但也沒多說啥,就接了這活。

回到家,李大師傅就開始忙活,這壽材啊,得講究手藝和心意。雖說心裡有點憋屈,但手上的活兒那是一點不馬虎。轉眼就到了最後一天,李大師傅把壽材做得那叫一個漂亮,還特意加了個精巧的小抽屜,說是放點小玩意兒。

木匠打壽材,他在東家屋裡做了一件事,女子上門來報恩

第二天一大早,李大師傅就扛着壽材去了老張家。老張一看壽材做得這麼好看,心裡樂開了花,可嘴上還是挑三揀四,說這說那的。李大師傅也不争辯,把壽材一放,就準備走人。可就在這時候,他瞅見角落裡有個小女孩,叫小紅,正偷偷抹眼淚呢。

李大師傅心軟,就走過去問問咋回事。一問才知道,小紅是老張家的丫鬟,因為不小心打碎了個碗,被老張打了一頓。李大師傅看着小紅那紅腫的眼睛和身上的傷,心裡那個不是滋味啊。他想了想,就對小紅說:“小紅啊,你還記得我昨天給你家老爺做的壽材裡那個小抽屜不?”小紅點點頭。李大師傅又說:“那抽屜裡我放了點東西,你找個機會偷偷拿出來,然後送給你家老爺,就說是你撿的。”

小紅雖然不明白李大師傅啥意思,但還是照做了。她趁人不注意,從壽材裡拿出了那個小抽屜,裡面是一枚金钗。這金钗啊,是李大師傅自己掏腰包買的,雖然不算啥大寶貝,但在這小鎮上也算是個稀罕物。小紅把金钗交給了老張,說是自己撿的。老張一看金钗,眼睛都亮了,心想這肯定是哪個大戶人家不小心落下的,自己這是撿了個大便宜。他樂得合不攏嘴,連忙賞了小紅一錠銀子,還讓她以後多留個心眼。

木匠打壽材,他在東家屋裡做了一件事,女子上門來報恩

這事兒啊,就這麼傳開了,李大師傅的手藝和心地,讓咱這江南水鄉的人都豎起了大拇指。小紅手裡攥着那塊銀子,心裡頭暖洋洋的,感激得跟喝了蜜似的。她心裡明鏡似的,知道那金钗是李木匠特意給她的,也懂李木匠那點小心思。她心裡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好好報答李木匠這份恩情。

時間就像流水似的,一天天過去,李木匠還是跟往常一樣,在鎮上忙活。有一天,他正給一戶人家修門,忽然聽見外面一陣吵吵嚷嚷。他放下手裡的活,出門一看,好家夥,一群人圍得水洩不通,中間站着個穿得花枝招展的女子。這女子長得那叫一個美,就跟天上的仙女下凡似的。她手裡拿着那枚金钗,正跟人打聽事兒呢。李木匠一瞅那金钗,心裡一驚,這不是自己送給小紅的嘛。他心裡好奇,就湊過去問了問。這不問不知道,一問吓一跳,原來這女子叫翠花,是京城裡出來的大家閨秀。前些日子來江南玩,不小心把金钗弄丢了。後來聽說這小鎮上有個好心的木匠幫她找回了金钗,還讓丫鬟給送了回去。她為了報答這份恩情,特意從京城趕了過來。

李木匠一聽,心裡那個美啊,沒想到自己當初那點小善舉,竟然引來這麼大的好事。他連忙擺手說:“這有啥的,小意思,不值一提。”但翠花堅持要報答,說她願意為李木匠做牛做馬。李木匠看着翠花那真誠的眼神,心裡也有點動了。他想了想,就對翠花說:“你要是真想報答我,那就幫我個忙吧。”翠花急切地問是啥事,李木匠就說:“我想在鎮上開個木工坊,教那些沒手藝的人學做木工。你要是有空,就來幫我一起教他們吧。”翠花一聽,二話沒說就答應了。她說自己從小就喜歡做木工,雖然比不上李木匠,但也能教些基礎的。

木匠打壽材,他在東家屋裡做了一件事,女子上門來報恩

于是,李木匠和翠花就一起張羅起了木工坊,教鎮上的孩子們學做木工。這木工坊一開,那叫一個熱鬧,鎮上的孩子們都搶着來學,連那些平時閑得蛋疼的大老爺們也來湊熱鬧。李木匠和翠花,一個教得認真,一個學得勤快,沒多久,這幫孩子們就都上手了,做出了些個像模像樣的木工活來。翠花别看是個大家閨秀,做起木工活來可是一點也不含糊。她手巧心思細,教孩子們時總是耐心細緻,還時不時地給大家講些京城裡的趣事,讓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李木匠看着翠花這認真勁兒,心裡也是樂開了花,這日子,過得真叫一個滋潤。日子過得飛快,就像東北的大雪,悄無聲息地就堆滿了山頭。木工坊的名聲,也像那雪一樣,越積越厚,越傳越遠。有那麼一天,鎮上來了位大商人,氣勢洶洶地說要訂一批木工藝品,打算拿到外地去賣個好價錢。這位商人一看到木工坊裡的寶貝,眼睛就直了,當場就拍闆下了個大訂單。這可把李木匠和翠花樂壞了,倆人連夜加班,忙得跟啥似的,就怕耽誤了交貨的期限。

經過幾天幾夜的辛勤勞作,這批工藝品終于如期完成了。那商人一看成品,連連點頭,贊不絕口,說是他見過的最精美的木工藝品,還說要跟李木匠長期合作。這可真是好事成雙,李木匠和翠花倆人笑得合不攏嘴,心想這下子木工坊的生意可要越做越大了。

可就在這時候,翠花突然接到家裡的來信,說是她父親病重,需要她回去照顧。翠花一聽這消息,心裡就急了。她雖然舍不得木工坊和這些孩子們,但父親病重,她作為女兒怎能不回去呢?于是,她跟李木匠商量了一下,決定先回家照顧父親,等父親病情穩定了再回來。李木匠一聽翠花要走,心裡也是舍不得。但他也知道翠花是個孝順的女兒,不能讓她為了木工坊而耽誤了照顧父親的大事。于是,他安慰翠花說:“你放心去吧,木工坊有我看着呢。等你回來,我們再一起把木工坊做大做強。”翠花聽了李木匠的話,心裡暖洋洋的。她收拾了行李,跟鎮上的孩子們和街坊鄰居們告了别,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木匠打壽材,他在東家屋裡做了一件事,女子上門來報恩

幾個月後,翠花的父親病情穩定了,她也如約回到了木工坊。這時候的木工坊啊,已經是名聲在外了,訂單一個接一個地來,忙得李木匠和翠花倆人都快合不攏嘴了。翠花回來後,跟李木匠一起繼續經營着木工坊。他們不僅教孩子們學做木工活,還開始設計一些更加精美複雜的木工藝品,準備賣到更遠的地方去。

有一天晚上,木工坊裡突然來了一位神秘客人。這客人啊,穿着一身黑衣,臉上還蒙着面紗,看不清長相。他拿出一塊上好的木材,說要讓李木匠給他打一副棺材。李木匠一聽這話,心裡就有些納悶了。這棺材一般都是給死人用的,可這神秘客人看上去年紀輕輕、身強力壯的,怎麼就要打棺材了呢?但他也沒多問,就按照客人的要求開始打棺材了。

李木匠聽了張大員外這番話,心裡也是波濤洶湧。他沒想到,自己當初的一樁善事,竟然能引出這麼一段曲折的故事。他安慰張大員外說:“張員外,人死不能複生,你也别太往心裡去了。這棺材我已經給你打好了,你就安心吧。”張大員外聽了這話,感激地看了李木匠一眼,抱着棺材就離開了木工坊。

木匠打壽材,他在東家屋裡做了一件事,女子上門來報恩

打那以後,張大員外就像換了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麼小氣巴拉,變得樂善好施,待人接物也寬厚多了。而李木匠和翠花呢?他們還是一如既往地經營着木工坊,把這門手藝傳給了更多的人。他們的木工坊啊,也成了鎮上的一道亮麗風景,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參觀學習。

李木匠和翠花的木工坊生意越來越火,但他們倆始終沒忘初心,還是堅持教孩子們學手藝,讓他們有門手藝。時間一長,鎮上的孩子們提起李木匠和翠花,都是一臉的敬佩和感激。

木匠打壽材,他在東家屋裡做了一件事,女子上門來報恩

有一天,木工坊裡來了個不速之客。這人啊,穿得破破爛爛,臉上還沾着泥點子,一看就是窮困潦倒的。他站在門口,眼巴巴地望着李木匠,半天才支支吾吾地開口:“李師傅,俺...俺能不能在您這兒學點手藝?”李木匠一看這人的模樣,心裡就明白了幾分。他打量了這人幾眼,見他雖然穿得破舊,但眼裡卻有股不服輸的勁兒,便點了點頭:“行,你進來吧。”

這人一聽李木匠答應了,高興得差點跳起來。他連忙進屋,找了個角落坐下,開始認真地聽李木匠和翠花講解木工手藝。這人啊,名叫二狗子,原本是鎮上的一個小混混。他小時候家裡窮,沒讀過書,長大後也沒個正經工作,就靠着偷雞摸狗過日子。可最近啊,他遇到了點兒事兒,被人打了一頓,差點兒送了命。這回他算是徹底醒悟了,決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二狗子在木工坊裡學了幾天手藝後,覺得這玩意兒挺有意思的,就決定跟着李木匠和翠花好好幹。咱這小夥子,白天在木工坊裡頭忙得不亦樂乎,晚上呢,就跟李木匠學手藝。你瞧,沒幾天功夫,他就能把基本的木工活兒幹得有模有樣,還能自己鼓搗出點小玩意兒來。

木匠打壽材,他在東家屋裡做了一件事,女子上門來報恩

有天晚上,二狗子加班加點的,忽然聽見外面“咣咣”的敲門聲。他趕緊放下手裡的家夥,跑出去一看,喲,一個年輕姑娘站在門口,急得跟啥似的。這姑娘,模樣兒挺俊,就是臉色有點白,看着跟生病了似的。一問才知道,她叫小芳,是咱鎮上新搬來的。家裡窮得叮當響,連鍋都揭不開,這會兒又病了,沒錢請大夫,隻好來木工坊求救。

二狗子一聽,心裡那個糾結啊。咱這木工坊生意是不錯,可也不是啥慈善機構。再說了,他手頭那點錢,哪夠給小芳請大夫的?正犯愁呢,李木匠和翠花就從屋裡出來了。聽說了小芳的事,倆人啥也沒說,直接掏了銀子,讓小芳請大夫去了。二狗子看在眼裡,心裡那個感動啊,對李木匠和翠花的敬佩,又多了幾分。

幾天後,小芳病好了,為了報答李木匠和翠花的恩情,她決定留在木工坊幫忙。雖說身體還弱,幹活兒卻一點兒也不含糊,沒多久就成了咱木工坊裡的一把好手。

木匠打壽材,他在東家屋裡做了一件事,女子上門來報恩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年底了。這天晚上,木工坊裡燈火通明,熱鬧得很。原來是鎮上的鄉親們為了感謝李木匠和翠花這些年的幫助,特意辦了個答謝宴。宴上,鄉親們一個個向李木匠和翠花敬酒,表示感謝。二狗子和小芳也拿着酒杯,過來感激地說:“李師傅,翠花姐,謝謝你們!要不是你們,咱倆哪有今天!”李木匠和翠花聽了,心裡暖洋洋的,擺擺手說:“這都是你們自己努力的結果,跟我們沒啥關系。”

就在這時候,張大員外從人群中走了出來。他走到李木匠面前,深深一鞠躬,說:“李師傅,我以前做了不少錯事,對不住!今天我是特意來向你道歉的。”李木匠一看是張大員外,笑了笑,說:“張員外,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咱們都往前看!”張大員外聽了,眼淚都快出來了,激動地說:“李師傅,你說的對!我以後一定改過自新,重新做人!”這麼一來,答謝宴在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了。李木匠和翠花啊,他倆那可是咱東北的木工坊裡的老手了,用自個兒的雙手和那點子小聰明,一天天地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再說說二狗子和小芳,這倆小年輕在木工坊裡頭幹活兒,那是真叫一個勤快,不光手藝學得溜,連帶着還把友情和愛情都給收了。他們用自個兒的汗水和堅持,告訴了咱一個道理:隻要心裡頭有夢想,再苦再難也得去追,隻要咱肯下功夫,那成功它不就來了嗎!

今兒個咱給大家夥兒講的,就是木匠打壽材的故事後頭那點事兒。希望聽完了,大家能明白個道理:人生這條路啊,哪兒能沒個磕磕碰碰的,但隻要咱有那股子勁兒,有勇氣去闖,去拼,那咱就肯定能迎來自個兒的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