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青
編輯|先鋒谷
怎麼牛群變成這樣了?
這是網友偶遇的他。
面部浮腫,臉部崎岖,還謝頂,整個人看起來也沒有什麼精神。
據悉,那是在北京的一個小區。
有網友現身說法那裡的房價并不高。
而牛群經常在那裡散步。
當年的相聲大師,怎會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
對馮鞏,他多次抛棄好友去當官。
對常寶華,他連師傅的葬禮都沒露面。
對自己曾經最愛的相聲,他直言惡心。
多次折騰下來,他不僅沒了事業,連妻子劉肅都離開了他。
01
牛群有兩個師傅。
一個是劉學智,一個是常寶華。
先說前者。
他很小就與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21歲那年,他成為了一名軍人。
在部隊,因為他會打快闆。
在一次演出後,便得到了上司的賞識,正式成為了一名文藝兵。
後來,還進入了文工團。
而他就是在那裡認識的師傅。
劉學智不僅教他技藝,後來還成為了他的老丈人。
在劉老師家裡。
牛群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小姑娘。
那時,他對劉肅還沒有産生什麼男女之情。
而小姑娘也是稱呼他為劉叔叔。
可她卻在相處中愛上了牛群。
看着對方學習相聲的模樣,她總是念念不忘。
而牛群也非常喜歡劉肅害羞的模樣。
一個是自己的愛徒,一個是自己的女兒。
劉學智也非常認可這門婚事。
就這樣,兩人在1982年正式結婚。
那一年,牛群33歲。
在當時,也算是晚婚了。
婚後,牛群也想盡快作出成績,讓妻子過上好日子。
可是,他依舊沒有混出名堂。
仔細想過後,他終于發現了問題。
那就是學藝不精。
在師傅的引薦下,他又拜了常寶華為師。
這也是牛群演藝生涯的一個轉折點。
在大師的指導下,他進步神速。
沒多久,他又認識了馮鞏。
按照輩分上來說,他還是對方的師叔。
在相聲界,有一個好的搭檔太重要了。
一個演,一個捧,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起初,馮鞏和劉偉也配合得很默契。
可是對方出國了。
此時,他也是迫切需要一個搭檔。
就這樣,兩人開始了12年的合作之旅。
對于牛群,馮鞏是如獲至寶。
他非常喜歡對方在《那五》中的表現。
于是,他帶着牛群上了春晚。
這個組合也算是出道即巅峰。
自《生日祝辭》赢得滿堂彩之後,兩人就成為了一代人的回憶。
那時,隻要是馮鞏的相聲,一定有牛群的身影。
兩人也沒有辜負觀衆的期待,在春晚上合作了12年。
這時間甚至比“白雲黑土”還多。
是以,兩人的感情很是深厚。
對此,牛群很是感激。
他也說了,沒有馮鞏,就沒有他的今天。
可1997年後,一切都變了。
02
很早的時候,牛群就迷上了攝影。
這也無可厚非,誰還沒個愛好了。
對此,劉肅還省吃儉用給丈夫買了一台相機。
那600塊,幾乎是這個家所有的積蓄。
有了妻子支援後,牛群經常帶着他的相機去采風。
他的作品還在1991年榮獲了大獎。
掙了錢後,他還添置了很多的書籍和器材。
牛群的攝影技術也變得越來越好了。
他所開辦的攝影展得到了觀衆的一緻好評。
甚至百花獎都邀請他作為特邀攝影師。
看到這裡,很多人會認為他會就此走上“老謀子”的路。
成為一名導演。
他會演戲,也有人脈,隻要認真學,成功的機率還是很大的。
可他卻沒有這麼做。
在所有人詫異的眼神下,他成為了某雜志的主編。
還是那句話,術業有專攻。
一個說相聲的,想成為作品熱銷的主編,還是比較難的。
身邊的家人朋友也勸他,不要在這上面投入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可牛群還是一意孤行。
2000年,他還創辦了自己的報刊。
可結果就是賠了很多錢。
到這裡,他才發覺自己不是一個做生意的料。
于是,他又想起了相聲,想起了自己的老搭檔。
馮鞏也是個大氣的人,他清楚牛群的抱負。
見對方折騰夠了,他又邀請老搭檔一起上春晚。
2000年,兩人開始為新一年的春晚做準備。
剛開始,牛群答應得好好的。
可後來,他卻萌生了要當官的想法。
這次,所有人都勸他要慎重。
馮鞏沒有多說什麼,他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援牛群。
還是師傅馬季站出來,為徒弟鳴不平。
可就算是這樣,都沒能拉住“這頭牛”。
此時,他的搭檔又換成了郭冬臨。
就這樣,正當紅的牛群放棄了一切,一頭紮進了蒙城。
或許連牛群也沒有想到。
此次的決定,不僅讓他的事業走了下坡路,連家都沒有了。
先說前者。
當地的上司也很聰明,他想用牛群的人氣,讓蒙城打響名号。
這個創意放到現在也不過時。
為了彰顯誠意,當地還給予了牛群一個虛職。
不得不說,名人效應這四個字放在什麼時候都不過時。
就如牛群所說,在他的宣傳下,在香港的人,都知道有一個蒙城了。
這個小縣城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
03
而投資商不管是湊熱鬧,還是真的看中了當地的前景,他們紛紛拿出了錢。
就這樣,牛群輕松就拿到了5個億的投資。
有了錢,就能發展産業。
當地百姓的錢包很快就鼓了起來。
此時,他們才發覺原來,牛縣長是個幹實事的人。
那時,連别的地方的人都羨慕蒙城有一個牛群。
對此,他本人也很開心。
哪怕是再累,也要好好幹。
可到了2002年,他的任職卻到期了。
此時,他還一心想着給孩子們建學校。
本來就心願未完成,當地人也希望他可以留下。
一番投票後,他選擇再幹五年。
雖然牛群也是家喻戶曉的名人,可他實在是沒有多少錢。
怎麼建學校呢?就是募捐。
就這樣,他用同樣的方法集齊了建學校的錢。
為了讓學校打響名号,他還找了500位名人助力。
後來,為了讓學校更友善接受外界的捐款。
他還将此改成了私立學校。
可就是這樣,有人懷疑這些錢都進了他的口袋。
還有,他所打造的貿易商城,經濟效益後來也變差了。
從2004年開始,牛群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質疑。
他認為自己很委屈。
為何自己頭發都白了,還放棄了北京的一切,會受到這樣的對待。
是以,他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最後,也是證明了他是清白的。
可這個代價也太大了。
在娛樂圈浸潤多年,結果一分不剩。
他如何給家裡交代?
2005年,此時的他終于想通了。
可回到北京的時候,牛群發現,一切都變了。
馮鞏對他還是一如當初,永遠歡迎他回來。
兩人也是積極為春晚做準備。
遺憾的是,節目沒有被選上。
終于,兩人在2005年合作了《為你喝彩》。
可卻沒有重回巅峰。
一些人也認為,變味了。
2007年,趙本山拉了他一把。
于是,他出現在了《策劃》中。
可最後,觀衆記住的還是老兩口。
第二年,“白雲黑土”的搭檔就換成了劉流。
同年,馮鞏也拉了老搭檔一把。
他讓牛群出演了自己的新電影。
那時,還有人透露兩位會在2008年春晚合體。
可終究隻是傳言。
對此,牛群的解釋是,春晚前老是出狀況。
每次一有負面新聞,兩人就錯過了。
但是,更讓他接受不了的還是自己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04
對于這個和自己吃了25年苦的妻子,牛群很是愧疚。
而他欠劉肅的,都不知道怎麼還了。
早年,他一直都忙于事業。
還沒遇到馮鞏前,每次一走都是幾個月。
是劉肅一個人撐起了這個小家。
也正是這樣,劉肅在家裡做家務的時候,孩子沒有了。
牛群把所有的錯都攬到了自己的身上。
是自己沒本事,才讓妻子跟着自己吃苦。
第二次懷孕的時候,他放棄了很多工作。
一直都在悉心照顧劉肅。
可最後,他還是被叫到了外地演出。
有了牛童後,劉肅還辭去了自己的工作。
這與兩人當初約定的互相扶持也相悖。
很顯然,劉肅為了這個家,付出了一切。
連自己的事業都沒有了。
後來,牛群通過春晚打響了名号。
可兩人的經濟狀況也沒有改善多少。
而随着牛群的名氣越來越大。
劉肅開始懷疑自己了。
于是,牛群經常給妻子買漂亮衣服和護膚品。
再加上,他一直都在承諾自己不會變心。
劉肅才安心下來。
除了照顧兒子,她還考上了大學。
要知道,這可是劉學智的女兒,能差嗎?
牛群相聲中很多的梗,靈感來源都是劉肅。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
牛群到處折騰,還放棄了自己的事業。
蒙城的那幾年,他很煎熬,可是劉肅何嘗不是呢?
前面提到的牛群建了新學校。
可是,400名人提字這件事,是劉肅做的。
那時,通訊不發達,簽名都是她一家一家上門求來的。
之後,還要坐火車送到當地。
2002年,劉肅的媽媽去世。
作為小婿,也作為徒弟,他隻在北京呆了三天。
這是非常不合格的。
兒子牛童也是如此。
他很少陪伴兒子的成長。
2003年,牛群還在蒙城。
這次,他又缺席了兒子的聯考和成人禮。
這一樁樁,一件件事情,都成為了夫妻離婚的導火索。
後來,他又拿出了所有的積蓄,自證清白。
劉肅都快瘋了,一家人靠着她幾百塊的工資怎麼過日子?
好在後來,牛群又複出了。
可到了2007年,還有人找他賠錢。
就是說那些公司又虧損了。
為了不耽誤妻子,他主動提出了離婚。
劉肅不願意,他就不回家。
見此,劉肅選擇簽字。
就這樣,這段持續了25年的婚姻結束了。
結語
為了能複出,牛群也是很努力。
可在2009年時,卻收到了自己敬愛的師傅要收侯耀華為徒的消息。
接受不了的他,最後連師傅的葬禮都沒參加。
從那時起,他就不喜歡相聲了。
64歲那年,他還曾上過一個跳水節目。
或許是年齡過大,他直接暈了。
讓人看得很是心疼。
要是他沒有折騰,是不是一切壞事都不會發生?
部分參考資料:
《中國星跳躍》|牛群 20130406
《向上吧!青春》|牛群 20200101
《魯豫有約》|牛群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