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一
他是陳赓的仆人,在抗戰時期和陳赓同為旅長,差點選為上将,卻被蘇軍殺害。
他的名字叫做盧冬生,是我黨早期革命先驅人物。
盧冬生出身微寒,卻志存高遠,他被賣入陳赓家做仆人,卻和陳赓結下深厚情誼,情同兄弟,最後在陳赓的影響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他幾次三番救陳赓于危難,給周恩來,賀龍做保镖,參與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創立,走過一萬八千裡長征,最後又投身抗日,是根正苗紅的老革命家。
然而,他倒在了勝利前夕,沒有死于敵手,卻被一名蘇軍殺害。
陳赓感慨道:“如果冬生還在,高低是個上将”。
盧冬生是怎樣一位傳奇人物?他又為何慘死呢?
提起盧冬生,就不得不先說陳赓。
陳赓是湖南湘鄉人,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12歲那年,陳家來了個瘦弱的少年,名叫盧冬生。
盧冬生比陳赓小5歲,因家境貧寒,7歲的盧冬生被外祖母賣到陳家做仆人,給陳家放牛為生。
在舊社會,多的是為富不仁的家庭,但是陳赓一家心地善良,思想進步,全家都很心疼這個半大的孩子,尤其陳赓,因年齡相仿,與盧冬生更親近,相處久了,陳赓把盧冬生當弟弟看。
完成私塾學業後,陳赓離家去縣立學堂繼續讀書。這是一所新式學堂,教授的知識,道理也更加開明,新穎。陳赓每次放假歸來,就把課堂上的見識說給盧冬生聽。
在陳赓這裡,盧冬生第一次知道了平等,自由,友愛這些聞所未聞的概念,通過陳赓,這個小小放牛娃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一次,盧冬生去縣立國小給陳赓送生活物品,路上被一隻兇狠的野狗咬傷了腿,一瘸一拐直到天黑才走到學校。
陳赓心疼壞了,蹲下身給他清洗傷口,晚上讓盧冬生留宿。兩人同睡一張床,同蓋一床被,感情好得像親兄弟。
1916年,陳赓的父母為陳赓舉行包辦婚姻,陳赓是接受過教育的新青年,他斷然拒絕,為了逃離封建束縛,陳赓毅然棄筆從戎,投身湘軍隊伍,從此南征北戰。
陳赓離家後,盧冬生失去了一位兄長,受兄長啟發,盧冬生意識到好男兒志在四方,也向陳家辭行,獨自外出謀生。
可是在舊社會讨生活,哪有這麼容易,不是所有人都像陳家一樣心地善良。
在陳家做仆人的這段時光,陳家未曾拖欠過一分錢,還對盧冬生關懷備至。但是離開陳家後,盧冬生做過鐵匠,做過挑夫,遇到的全是吃人不吐骨頭的黑心老闆。
他們理所應當地壓榨勞工,克扣薪資,盧冬生一氣之下也選擇參軍入伍,加入了唐智生的湘軍部隊。
1927年1月,因部隊整編,盧冬生和陳赓都被編入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二方面軍,兄弟倆一别十年,再次重逢,雙雙喜極而泣。
此時的陳赓早被評選為“黃埔三傑”之一,是入黨5年的老黨員,他深知盧冬生為人機靈,踏實可靠,就把他調至特務營給自己當副手,這對童年夥伴從此成為了一個戰壕的戰友,共同為保家衛國而奮鬥。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昔日的小牧童,竟有大神通,他屢立奇功,為中國革命鞠躬盡瘁,在抗戰時期一路升到了旅長,和陳赓平級。
不僅如此,周恩來也對盧冬生投去欣賞的目光,賀龍更是直接跟黨中央要人,欽點盧冬生作為左膀右臂。
二
他是陳赓的仆人卻一路做到旅長,他即将看到勝利的曙光,卻慘死于蘇軍槍下。
陳赓悲痛不已,道:“如果他還活着,上将必有他的一席之位”。
盧冬生自幼在陳赓家裡做牧童,受陳赓影響,盧冬生也走上了參軍報國的道路。
他的軍旅生涯究竟有多勵志呢?
1927年7月,陳赓護送周恩來去南昌,一路上身先士卒,盡心盡力,讓周恩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後,盧冬生跟随周恩來,賀龍的腳步,參與了南昌起義,盧冬生被調至賀龍麾下擔任營部副官,而營長正是他的好大哥陳赓。
1927年8月,起義部隊南下,陳赓,盧冬生的一營負責開路。8月中旬,一營在贛南會昌附近遭遇敵人突襲。
戰鬥中,陳赓身負重傷,胫骨,腓骨被打斷,左腿連中3槍,徹底喪失行動能力。
陳赓唯恐命不久矣,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勸盧冬生抓緊撤離。
但是,盧冬生堅持留下保護陳赓。他把陳赓拽到草叢深處隐蔽,兩人裝死逃過一劫。
傍晚時分,葉挺部隊派人前來營救,盧冬生這才把奄奄一息的陳赓擡到城内醫治。
周恩來,賀龍,周逸群聞訊趕來,對盧冬生不離不棄,守護戰友的行為表示高度贊揚。陳赓更是對盧冬生感激不已,逢人就說:“如果沒有冬生,我陳赓早就交待過去了。”
1928年,腿傷難愈的陳赓被留在上海,入職中央特科,擔任情報科長。此時,賀龍已從廣東秘密來到上海,周恩來派盧冬生把賀老總接到中央軍委。
會面後,賀龍要求回湘鄂邊組織紅軍,發展根據地,為武裝鬥争做準備,得到了黨中央的準許。
周恩來再次點将盧冬生,讓他裝成商人模樣,護送賀龍一行人返程。
翌年春,湘鄂邊的賀龍部隊遭敵重創,賀龍又派盧冬生摸回上海,向黨中央求援。
盧冬生全身上下隻帶了6個銅闆,一路打短工,睡地鋪,還要躲避敵人搜查,終于排除萬難抵達上海。
盧冬生找到黨中央,當面彙報了湘鄂邊的處境,黨中央迅速做出訓示,并讓盧冬生即刻返程,一字不落地傳遞給賀龍。
在那個交通閉塞,通訊艱難,敵人環伺的年代,盧冬生的出現無疑為身處偏僻之隅的紅軍蘇區解了燃眉之急。
在往後的歲月中,盧冬生多次往返于上海和湘鄂西之間,為黨組織傳遞情報,化身忠誠的“信鴿”,每次都能圓滿完成任務,從無纰漏,從未失手。
盧冬生的機靈勁讓賀龍大加贊賞,他對盧冬生是一百個滿意,一千個放心,他直接寫信給黨中央,點名要求盧冬生留在湘鄂西工作。
黨中央也很高興出了盧冬生這麼個人才,準許了賀龍的請求。
于是,盧冬生就在湘鄂西安定下來,成為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革命元老。
他智勇雙全,敢打敢拼,戰功顯赫,由連長升任營長,團長,最後升到了紅三師師長的位置。誰都知道紅三師有個打仗厲害的将領,叫做盧冬生。
從前的放牛娃已經成長為威震四方的紅軍師長,但是盧冬生一日不曾忘懷陳赓的恩情。如果沒有陳赓在童年時期為他開闊眼界,盧冬生或許會渾渾噩噩了此殘生。
這兄弟二人,此時天各一方,一個在上海,一個在湘鄂西,但是很快又将迎來重逢。
誰也沒想到,這竟是最後一次重逢,盧冬生倒在了革命勝利的前夕,慘死于蘇軍槍下,沒能和陳赓一起參與授銜。
那麼,大風大浪都走過來的盧冬生,為何會被蘇軍殺害呢?
三
他是陳赓的仆人并列旅長,卻沒能活到55年大授銜。
盧冬生深受賀龍賞識,被欽點留在湘鄂西創立根據地,一路升至紅軍師長,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就在抗戰勝利後,盧冬生卻犧牲得猝不及防,究竟發生了什麼?
1935年3月,盧冬生在一次戰鬥中腿部負傷,拼死不肯下戰場,被警衛員強行背了下來。從此,盧冬生和好大哥陳赓一樣,落下了腿疾。
當長征開始時,盧冬生就拖着殘腿翻雪山過草地,靠着驚人的毅力走完了漫漫長征途,于1936年10月抵達甘肅會甯,與紅一方面軍順利會師。
盼星星盼月亮,盧冬生終于再次見到了闊别已久的周恩來與陳赓,陳赓率先沖上去給了盧冬生一個結實的擁抱,兄弟倆又可以在黨的上司下并肩作戰。
抗戰開始後,陳赓與盧冬生同為旅長,陳赓率部挺進前線殺敵,盧冬生因腿傷未愈,暫留後方,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陳赓和盧冬生再次揮手告别,約定戰事勝利後,共飲慶功酒,沒想到此去一别,竟是永别。
1937年底,黨中央安排一批軍政幹部前往蘇聯伏龍芝軍事學校深造,盧冬生赫然在列。
4年後,盧冬生順利畢業,在一支由東北抗日聯軍組成的蘇聯紅軍中擔任軍官。
1945年8月,蘇聯紅軍出兵東北,盧冬生随大部隊回國,參與東北的接管工作,任哈爾濱戍衛司令。
此時的東北正處于新舊交替之際,魚龍混雜,秩序混亂。1946年,中共中央代表陳雲來到東北,主持大局。
陳雲在主持完工作會議後,想起來行禮還放在工委機關,沒有來得及取。
本來陳雲的秘書準備去取,盧冬生主動站起來說,自己會俄語,交流起來更友善,就自告奮勇代勞。
誰料就在取行李的途中,盧冬生遇到幾個蘇軍士兵正在攔路搶劫老百姓的錢财,盧冬生當即出面喝止,他亮出軍官證,狠狠批評教育了一番,就把人驅散了。
那幾個蘇軍也不是東西,盧冬生都放過他們了,可是他們害怕盧冬生向上級檢舉揭發,于是趁盧冬生轉身離去之際,突然開槍,子彈穿過背部,盧冬生頓時倒在血泊中,不幸身亡。
噩耗傳到陳赓耳朵裡,陳赓都不敢相信,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就這麼枉死了,他失聲痛哭,悲痛欲絕。
賀龍聞聽噩耗後,心疼得好幾天不吃不喝,煙抽了一袋接一袋。
新中國成立後,陳赓,賀龍每次見面,總會談起故人盧冬生,音容笑貌浮現在二人眼前,兩位老英雄不禁紅了眼眶。
1955年,解放軍大授銜時,陳赓無不惋惜地感慨道:“如果冬生還在,必然是個上将。”
命運弄人,讓英雄豪傑折戟沉沙,但他為祖國做出的貢獻,永遠值得銘記,有的人死了,但永遠活在人們心中。向盧冬生緻敬!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讨論,感謝您的支援。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