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明星王豔的兒子憑借籃球特長保送北大
最近王豔兒子因籃球特長生保送北大被網友熱議,并且拿了姜萍來做對比,“為什麼沒有大學願意保送數學天才少女姜萍”。
網友評論
怎麼說呢,人家能保送北大,也有可能是真的優秀吧,體育特長生上大學這件事好像挺常見的,不是所有富人的孩子都很拉垮吧,很多富人的孩子也很厲害啊,人家也有優秀的權利。
人家奶茶妹也保送進了清華啊,有錢人的孩子總有方法進名校。
籃球特長,到底是有多長?
高水準?多高?能進軍NBA不?
就是現在資訊發達了,以前的公平幻覺就都沒有了。這些人不管什麼時代,都是有專門的管道給他們的。不管是這些團體項目還是之前的健美操保送,都是一回事。
02 大陸2024年出生人口或迎小幅反彈
中國人口形勢報告:連續兩年負增長,老齡化、少子化、不婚化加速到來。中國生育率居全球倒數第二。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23年人口資料:2023年末全國人口14096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0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02萬人,比上年減少54萬人,出生率為6.39‰;死亡人口1110萬人,死亡率為7.8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8‰。
2023年大陸人口已經連續兩年負增長,總和生育率1.0左右,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倒數第二,應加大力度放開并鼓勵生育。
中國總和生育率從1970年代之前的6左右,降至1990年的2左右,再降至2010年後的1.5左右,2022年1.05,2023年在1.0左右,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倒數第二(僅比南韓略高)。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預期、三孩政策效果并未顯現,未能扭轉中國出生人口下降趨勢,生育堆積效應已基本結束,出生人口自2017年以來連續七年下降,2023年出生人口902萬人,比2022年減少54萬人,繼續創新低。
2023年總人口比上年減少208萬,連續兩年負增長且減量擴大。老齡化、少子化、不婚化三大趨勢加速到來。人口因素影響重大深遠,生育政策調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一。
短期看,2024年出生人口和生育率可能會有小幅反彈,主要原因是:
1)部分家庭在疫情期間積壓的生育計劃逐漸釋放;
2)2023年結婚對數有所增長,根據民政部資料,2023年三季度結婚登記569萬對,同比增加24.5萬對;
3)龍有吉祥寓意,龍年存在生育小高峰。
但長期看,由于生育堆積效應逐漸消失、生育率低迷、育齡婦女規模持續下滑、生育成本高等,如果沒有實質有效的鼓勵生育政策出台,出生人口下降趨勢較難扭轉。人口因素變化緩慢但勢大力沉,影響重大深遠,需引起高度重視。
網友評論
建議明年生肖改麒麟,後年改貔貅,一年更比一年高!
生育是要加大力度鼓勵的,福利是基本什麼都沒有的。
但凡有好處的事不需要鼓勵,打破頭也會搶着幹。隻有沒什麼好處讓你奉獻的時候才會被他們鼓勵。
人被定義成牲口,2023結婚,2024就得生育。
很多人的思想也這樣,結了婚就得馬上生孩子,晚兩年就認為你生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