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詩三百,思無邪。不學詩,無以言”。對于一個人來說,最天真無邪的階段莫過于童年;而大陸曆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則是早期最天真無邪的文學藝術與情感表達。當今天的孩童,遇到經典的古籍,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近日,QFunTheater兒童實驗劇團最新青少年原創音樂戲劇《詩經海海》在保利劇院首演,中華傳統文化被今天的孩子生動演繹,具有了未來可期的當代表達,令人欣喜。
由孩子們自己編劇、導演、表演、作詞、作曲、演唱的《詩經海海》,是QFunTheater兒童實驗劇團推出的“古籍與我”系列創作中的第六部作品。這個一向擅長從民族傳統文化經典中汲取創意和靈感,注重用當代視角重寫中國古典文學故事的兒童實驗劇團,每一部作品都會向前邁進一步。
《詩經海海》講述了一個排演新戲《詩經》的學生劇團,遇到各種危機、考驗和選擇的故事。孩子們從紛繁壯闊的《詩經》篇章中精心挑選了能映照他們生活狀态的十四首詩歌并對它們進行重新解讀與演繹。他們在創作中提出疑問,又在創作中尋找解決的途徑。他們的敏銳和大膽,把經典古籍書頁上的文字,變成了鮮活靈動、有血有肉的當代青少年宣言,讓風、雅、頌、賦、比、興在充滿詩意的遼闊舞台上大放光彩。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蒹葭》,變成面對“人生賽道”時的種種“探索追尋”和“求之不得”;“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的《木瓜》,寄托着“齊國養老院”中管仲與鮑叔牙之間一生懷念的深厚友情;古代棄婦哀歌的《氓》,被诠釋成當代女性尋求個性解放的心路曆程;展現可憐古代小吏勞役受苦的《北門》《小星》,主角變成了一對被繁重工作和學業重壓的當代父子;孩子們還通過可愛的《鹿呦》幽默傳遞對輕松悠閑生活的向往,通過如同舞台大片一樣的《采薇》激情表達對戰争的控訴和對和平的渴望……他們用各種充滿想象力和童趣的方式,熱烈探讨愛情、友情、婚姻、家庭、事業、成功、戰争,和平,痛苦、壓力……讓台下的同齡人共鳴,也讓成年人感動與反思。
“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孩子們表達的思想言論很有分量,他們自己創作的歌曲音樂極具感染力,在中央民族樂團少年團和新疆樂隊的現場伴奏下,呈現出絢麗斑斓的文化圖景。《詩經》真的是中國文化的“根”,它不斷塑造着中國人的精神底色與審美,并從中汲取智慧和能量。而孩子們的創造力和表達力,則讓這古老的智慧與少年的靈魂跨越時空、交疊碰撞,讓這傳統“根脈”在今天繼續生長發芽,枝繁書寫新的經典與傳奇。
來源:北京日報用戶端
記者: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