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5歲~75歲這10年,進階的“活法”就是:慢下來,靜下來,放下來

65歲~75歲這10年,進階的“活法”就是:慢下來,靜下來,放下來

引言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即逝,留下的隻有無盡的懷念和歲月的滄桑。

人老了,過了65歲後,随着身體的衰老和記憶力的下降,生活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了。

選擇合适的生活方式,真的很重要,會決定我們晚年的生活品質。

年輕的時候,追求的生活方式都是快節奏的,但是到了老年,退休了,我們要讓自己的生活節奏慢下來了,慢下來,才能感受生活的細節。

65歲~75歲這10年,進階的“活法”就是:慢下來,靜下來,放下來

65歲~75歲這10年,進階的“活法”就是:慢下來,靜下來,放下來

01、“慢下來”:不急不躁,感受生活。

人老了,更要明白時間的珍貴,要好好珍惜餘生每一天的光陰。

是以,要盡量讓自己的生活慢下來,慢下來,才能去聆聽生命的聲音,細品生活的滋味。

清晨起來,到公園悠哉悠哉的散散步,聽聽蟲鳴鳥叫,看看慵懶的雲朵,瞬間抛掉所有煩惱,生活是多麼惬意!

慢下來,你會聽到很多美妙的聲音;慢下來你,能看見樹葉在枝丫跳舞;慢下來,你能觸摸到歲月劃過琴弦的震顫。

生活,其實不是隻有柴米油鹽,不是隻有煩惱和瑣碎,還有很多美好值得我們感悟,隻是我們以前走的太匆忙,忘了欣賞沿途的美景。

65歲~75歲這10年,進階的“活法”就是:慢下來,靜下來,放下來

02、“靜下來”:遠離喧嚣,修身養性。

現在智能手機已經占據了我們的生活,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好好看一本書。

這個時代有太多的娛樂方式,人們變得越來越浮躁,真正能夠靜下心的人,很少。

是以,在65歲~75歲這10年,我們一定要好好修煉自己的内心,讓自己靜下心來,遠離車馬喧嚣。

古人雲:“心動,則萬物動;心靜,則萬物靜。”

隻有靜下心來,才不會被世間萬物的波動所影響,真正的為自己的内心而活,不會被别人的看法所左右。

靜由心生,境由心轉。

諸葛亮曾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

靜下心來,才能更好的修身養性。

性格過于浮躁的人,是不會靜下心來好好閱讀一本好書,不會靜下心來反思自己,那這樣的人是不可能進步的。

心靜之人,往往經常能夠反思自己,能夠靜下心來學習,能夠不斷的提升自己,不求做一個完美的聖人,但是起碼能夠做一個有着極高修為和内涵的人。

65歲~75歲這10年,進階的“活法”就是:慢下來,靜下來,放下來

03、“放下來”:不焦慮未來,不悔恨過去,活在當下。

佛曰:“萬事随緣,一切如夢,放下執念,心境自寬。”

很多人,為什麼活到了6、70歲,依舊感覺活得很累很痛苦,就是因為放不下來執念,總是活在過去。

抱怨自己年輕的時候,沒有好好賺錢,沒有抓住改變命運的機會,如今成為了碌碌無為的退休老人。

或者抱怨自己年少時不懂得珍惜,錯過了一段美好的姻緣,跟心愛之人沒有走到最後......

可是,人生沒有如果,既然已經成為了過去,那麼就不要再去悔恨了。

有些事情,并不是我們能夠去左右的,人的力量在宇宙面前,是非常渺小的。

越是不能放下的,越容易失去;越想抓住的,越消失得快。越想擁有的,常不屬于你;越想把握的,常已失去。

是以,要學會放下,也要接受生活的各種不确定性。屬于你的東西,不會走,不屬于你的東西,終究留不住。

坦然面對,

不要去焦慮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因為誰也說不準,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把握當下,珍惜每一天的陽光,擁抱生活,熱愛生活,不辜負人生最後一段黃金歲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