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長三角,有點熱鬧
這兩天,有14個城市的規劃負責人來上海開了個會
派來的人物也都是超重量級别,比如分管副市長、市政府副秘書長這樣的人物
據說,14個城市的規劃系統負責人此番考察,是為了制定上海大都市圈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這也是第一次全國有哪個地方,将幾個城市的土地,放在同一片藍圖上來描繪未來
說到這裡,有哪14座城市呢?
為了友善大家閱讀,我做了一張地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
上海未來90分鐘高鐵朋友圈,就是它們了
除了上海以外,包括江蘇的6座城市:蘇州、無錫、常州、南通、鹽城、泰州
浙江的6座城市:杭州、甯波、嘉興、湖州、紹興、舟山和安徽的1座城市:宣城
這14座城市,GDP總量達18.28萬億元
以全國1.2%的面積,貢獻了全國14.5%的經濟體量
現在它們的土地空間又被放在一起規劃
背後能量有多大,自然不言而喻
從最近長三角發生的這件大事
可以想象未來的畫面,将會變成我們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樣子
01
長三角高鐵,終于有了自己的“四号線”
你聽說過高鐵環線嗎
說到環線,我腦海裡最先想起來的是上海地鐵四号線
串聯起上海市區多個區域,最終成為上海地鐵的交通大動脈
而長三角終于也有了自己的高鐵“四号線”
最近,全國鐵路将實施第三季度列車運作圖
長三角開通了首條從上海出發的,跨越三省一市的高鐵大環線
列車班次為G8388/9/8次
從上海出發,途徑蘇州、無錫、常州、南京、合肥、黃山和杭州等地,最終回到上海虹橋站,全程8小時9分鐘
(來源: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融媒體中心)
但這其實不是長三角的第一條高鐵環線
在此之前,在長三角的城市群,就有過環線高鐵
第1條是安徽高鐵環線
在2021年1月20日實行的中國鐵路運作圖中,合安高鐵開行7列環線列車
列車始發站和終點站都在合肥南站,把沿線的肥西、安慶、巢湖等地在安徽省内串聯圈
(來源:網絡)
這雖然是長三角的第一條環線,但卻隻從安徽省内穿行通過,隻能稱為小環線
而這次超級大環線的重要意義是在于破圈
通過交通的環線打造,是實作長三角一體化的基建基礎
截至2023年底,長三角已經擁有25條高鐵
除了舟山以外,實作了市市通高鐵
高鐵裡程超過7100公裡,約占全國六分之一,成為全國高鐵網絡最發達的地方
也正因為高鐵的密度足夠高,班次足夠多,才有了不斷建成高鐵環線的可能
相比于廣州佛山的灣區大号地鐵,已經實作地鐵化營運
我們不禁想象,未來的長三角高鐵環線
未來也會不會像乘坐地鐵那樣,不用提前買票,刷乘車碼,随到随走?
到時候,離真正的軌交一體化,又近了一步
02
其實長三角交通的一體化,不止高鐵
就拿機場來說
長三角發展的更高戰略層面,有一個叫做“長三角世界機場群”的明确規劃
這也是為什麼蘇州不建設機場
以及上海的第三機場要選址南通的原因
(圖源:網絡)
當初,上海第三機場為什麼不建在蘇州,成為了大衆最關注的争議點
但其實背後也就是長三角要打造的世界級機場群有關
一來,蘇州周邊的兩大機場不管是便捷度還是航班量, 都已經能夠基本滿足出行的需求
西邊已經有一個蘇南碩放機場,且距離隻有不到30公裡,再加上東部,虹橋機場距離蘇州很近,從蘇州站到虹橋站,高鐵也不過20多分鐘
從分流的角度看,蘇州和虹橋太近,在蘇州建立一個機場,承接溢出效果,也不明顯,也不利于整個城市群的空域資源的合理分布
無論在蘇州任何一個地方建機場,都可能起不到輻射帶動作用,實際上隻能滿足蘇州地方部分人群的出行需求
還會分流掉碩放和虹橋的旅客,形成不必要的競争格局
說到底,看待上海第三機場也好,蘇州自己的機場也好,必須建立在整個長三角的立場看,而不僅僅是某個城市
這也是蘇州為什麼這麼多年一直沒有機場的最主要原因
也就形成了長三角一體化,才會有的畫面
無錫蘇州共用一個國際機場,蘇州人坐飛機基本來虹橋
更奇妙的是
這種一體化能到什麼程度呢
在蘇州,竟然有一個上海機場的航站樓
蘇州雖然一直使用旁邊的城市的機場,但它卻為自己在本地打造了一個“航站樓”功能
叫做上海機場蘇州城市航站樓
(來源:蘇州工業園區釋出)
你能想象這個畫面嗎
當你在蘇州買了上海虹橋或浦東機場的機票,可以在蘇州城市航站樓完成值機、托運作李,然後接駁車直達上海虹橋或浦東機場登機
(來源:蘇州工業園區釋出)
雖然蘇州沒有機場,但因為長三角一體化的整體設計,讓自己和周邊的機場越來越近
不僅如此,蘇州還設計了一條航線,從東方之門到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未來有可能可以打飛的前往,100公裡隻需25分鐘300塊
這條從蘇州園區到上海浦東的航線,目前正在稽核中,預計2026年驗證
長三角各城市之間的跨城地鐵也越來越多了
比如蘇州11号線和上海11号線的互聯,雖然全程需要2-3小時,時間較長
但是用不用是一回事,有和沒有又是另一回事
就像蘇州城市航站樓一樣,不一定每個人都用得上,但是卻展現了一體化的趨勢
長三角的跨城地鐵正在成為趨勢,不僅是蘇州和上海
去年,蘇州軌道交通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錢曙傑,還在《蘇州新聞》中表示:
蘇州将通過3号線西延與無錫3号線地鐵銜接,通過10号線張家港的金港站預留與江陰的對接空間
未來将更多的地鐵觸角延伸到長三角的各大城市
紹興人坐地鐵直達杭州西湖
2022年4月,已經開通營運的紹興地鐵1号線與杭州地鐵5号線無縫銜接
并且開創了國内跨市地鐵的先河,即刷一次卡,就能從紹興到杭州
展現了兩個城市同城化的程度之深
這些年,不管是高鐵、飛機、城際、地鐵
目前的長三角,正在成為一個真正硬核的軌道和航道上的城市群
03
就連買房,長三角也在逐漸打破各城市間的壁壘
上海公積金,可用于長三角城市買房
這件事要從最近的一份檔案開始說起
上海前段時間出台了長三角異地住房公積金貸款還貸提取政策
6月1日起,上海公積金可以還浙江、江蘇、安徽公積金貸款
這其實也是長三角公積金一體化的趨勢
背景是在上海這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外地人在此數年的打拼,是全中國人口流動規模最大的區域了
如果在上海打拼了多年,想要在老家買房
在長三角公積金一體化的推動下,原來停留在公積金賬戶上的錢,終于可以拿來還貸款
說實話,從身邊觀察,有這樣的需求的人不在少數
還有租房,上海周邊的幾個城市,已經在試點公積金異地租房
2022年,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興嘉善聯合印發了一份通知
創新試點在長三角支援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支付異地房租
背景也是這三個城市的産業聯系越來越緊密,很多企業都在長三角各地開設分公司
那麼,員工從江蘇調到上海分公司,上海分公司調到杭州總公司工作,也是經常出現的場景
是以,滿足這些在長三角跨城工作的人的租房公積金提取
背後也是一體化的頂層政策在支援
不論是買房、租房,長三角之間的公積金互認,遲早會成為趨勢
除了公積金,還有醫保
2020年起,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内率先啟動醫保一體化建設
在青浦、吳江、嘉善三地做了試點之後
2023年,上海全市約有2040家藥店開通了異地就醫、買藥的直接結算
在異地就醫門診的結算上,長三角已經實作涉及41市和1.8萬家醫療機構的全覆寫
長三角政務一網通辦開通跨省通辦服務事項173項
這些有關于買房、租房、就醫的政策一體化的推進
未來長三角的41個城市與城市之間,隻有行政關系的邊界
那些真正和幾億人相關的界限,被不斷打通
04
在環滬樓市的下行時期,被忽略的長三角一體化又再被提及
其實也給我們一次很好的提醒
回頭想想,當初我們提到長三角一體化的時候
常常會看到這個詞,與樓市相關的題眼相挂鈎,如暴漲、紅利等等
最明顯的是,環滬的房産,因為一體化概念曾一飛沖天,如過山車一般今又跌落神壇
可長三角一體化,從一開始就不是和樓市正相關
真正讓我們感受到長三角一體化之兇猛的
從來也不會是房價,而是未來的生活場景、産業發展
如今,人口争奪戰白熱化,長三角如今擁有2.35億人口,9座萬億GDP城市,GDP總量超30萬億
一句話總結
在這片土地上,以不到全國4%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國近1/4的經濟總量
但我們要記得
在長三角的一體化背後,和樓市無關
是背後的41個城市,最終會慢慢連結成“一座城市”
以上為正文,來自喬不絲
這是真叫盧俊公衆号的第5321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