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會賺錢的華裔,三個月吸金1880億

最會賺錢的華裔,三個月吸金1880億

中國企業家

2024-05-24 13:49釋出于北京《中國企業家》雜志官方賬号

最會賺錢的華裔,三個月吸金1880億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鄧雙琳

編輯|李薇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5月23日,英偉達交出了一份震驚全球商界的财報:截至今年4月28日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英偉達營收260億美元(約合1880億元人民币),較去年同期增長262%;利潤更高達驚人的149億美元(約合1078億元人民币),與上年同期的20.43億美元相比,大幅增長628%,倍增6倍。

這是什麼概念?2023整個财年,英偉達的收入也才270億美元,而2025财年一個季度的收入就抵得上過去一年。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英偉達的利潤率——英偉達一個季度淨賺的錢,超過阿裡、騰訊、百度、小米最新季度淨利潤總和。

财報釋出後,英偉達股價曆史性突破1000美元,收于1037.99美元。2022年,英偉達股價最低點僅107美元,兩年增長了近10倍。而且投資人依然看好英偉達在資本市場的表現。

最會賺錢的華裔,三個月吸金1880億

2024年5月23日英偉達股價。

摩根士丹利将英偉達目标價從1000美元上調至1160美元,富國銀行将英偉達目标價從1150美元上調至1250美元,瑞穗将英偉達目标價從1000美元上調至1180美元,高盛将英偉達目标價從1100美元上調至1200美元。

截至發稿,英偉達最新市值達2.5億美元,一天之内暴增近2200億美元,超過德國所有上市公司市值總和,在美股市場僅次于微軟和蘋果。

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的個人财富也因英偉達市值暴漲躍升至913億美元,一舉超越沃爾瑪創始人家族的三名繼承人,升至全球富豪榜單的第17位。

一年前,ChatGPT引發了一場生成式AI的追逐潮,其中最為受益的就是英偉達——作為在“掘金”中提供“鏟子”的角色,英偉達的GPU幾乎無可替代,AI模型廠商們紛紛斥巨資購買英偉達的GPU,英偉達的銷售額激增,直到現在仍供不應求。

英偉達成了瘋狂的“印鈔機”,創始人黃仁勳也成為全球科技圈最炙手可熱的超級巨星。這個被稱為“最會賺錢”的華裔,每一次身穿黑色皮夾克出現在演講台上,都會引起陣陣歡呼。

黃仁勳曾在訪談中承認自己會賺錢,并表示“賺錢不是那麼困難,這是一種可學習的技能,其他人也可以做到”。而且在黃仁勳看來,英偉達賺錢的腳步不會停下。

“伴随下一代Blackwell架構晶片的上市,公司正準備迎接下一波增長。”黃仁勳在财報中如是說。據透露,備受關注的Blackwell平台已經全面投産,2025财年第二季度有望開始出貨。

英偉達“史上最強财報”

英偉達最重要的創收,依然源自資料中心業務。該業務創下曆史新高,在本季度中貢獻了225億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長427%。

英偉達CFO Colette Kress在财報電話會上解讀稱:“中心業務的增長源自于Hopper架構GPU(例如H100)出貨量的增加。”他表示,不同細分領域客戶的需求都十分強勁,其中企業和消費網際網路公司的需求最為明顯,大型雲服務商在部署和提升其基礎設施的同時也為資料中心帶來收入提升。

英偉達其他幾大核心業務也較為穩固:遊戲和AI PC業務,第一季度相關收入為26億美元,同比增長18%;專業可視化業務營收為4.27億美元,同比增長45%;汽車和機器人業務營收為3.29億美元,同比增長11%。總體來看,這些業務與去年同期相比都實作了兩位數增長。

最新财報顯示,英偉達的主要客戶來自亞馬遜、Meta、微軟、Alphabet,它們占據了英偉達約40%的銷售額。這些公司是人工智能競賽中的重要競争者,在AIGC領域的資本投入“壕”無人性。

Colette Kress在财報電話會上表示,公司為中國市場增加了不需要許可證的新産品。自去年美國出口新政頒布後,中國市場收入有明顯影響。此前,英偉達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繞開技術壁壘限制的“特供版”GPU H20,3月份已經開始接受預訂,但目前暫未出貨。

黃仁勳在财報電話會上也承認中國市場成為英偉達目前的挑戰——“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表現确實在下降,因為英偉達最強的技術無法得以提供。這也使英偉達在中國市場遇到的競争變得異常激烈。”

不僅賺錢,英偉達也在加大力度分錢。英偉達跟随财報宣布了拆股計劃,1股拆10股,并将季度分紅派息提高150%至每股10美分。英偉達預計,第二季度營收将達到280億美元,此前分析師預期為266.1億美元。

“下一場工業革命已經開始”

黃仁勳不怕不賺錢,因為他手裡握着源源不斷的新“彈藥”,上至科技巨頭,下至初創公司,都在門口排隊等着掏錢。

自去年生成式AI帶來爆發性需求後,英偉達的GPU晶片性能不斷更新。大批公司苦苦排隊追求A100 GPU和H100 GPU時,今年3月,黃仁勳又扔下一枚性能更先進、更快、更安全以及節能的“炸彈”——基于Blackwell架構的GPU晶片——B200和GB200系列。

彙豐報告指出,英偉達的晶片定價進一步上漲,其中,GB200的ASP(平均售價)為60000美元至70000美元,而獨立B100 GPU的ASP為30000美元至35000美元。

黃仁勳表示,随着下一代Blackwell架構晶片的上市,英偉達将迎來下一波增長。

最會賺錢的華裔,三個月吸金1880億

“我們今年将(在業績報告中)看到大量的Blackwell晶片收入。Blackwell晶片産品目前季度發貨,三季度增産,四季度投放到資料中心。”黃仁勳在财報電話會中強調。

他也表達了市場對英偉達的需求壓力,目前大約1.5萬~2.0萬家生成式AI初創公司,都在等待成為英偉達的客戶,以期通過英偉達晶片來訓練模型。

黃仁勳透露,馬斯克在他這裡購買了35000個GPU:“我們幫助特斯拉把它的AI訓練叢集拓展到了35000台H100 GPU,他們靠我們的基礎設施取得了FSD(完全自動駕駛)在最近的FSD 12上基于視覺的突破。”

特斯拉最新财報也提及這一資訊,已安裝35000個英偉達的H100 GPU超級晶片,預計到今年年底這一數字将增長到85000個。

紮克伯格也表示,到今年年底,Meta将擁有價值數十億美元的H100 GPU。

不過,幾乎壟斷的地位,并不意味着英偉達可以高枕無憂。無數投資人、創業者以及大公司都盯上了英偉達的生意。

OpenAI CEO阿爾特曼試圖籌集7萬億美元建設自己的晶片公司;日本軟銀創始人孫正義正尋求至多1000億美元投資AI晶片公司;一家名為Groq的晶片公司研發的LPU(Language Processing Units,語言處理器)晶片号稱比英偉達GPU快10倍;英偉達的老對手英特爾、AMD也都在搶占份額,英偉達的大客戶們也都在試圖自研替代性晶片。

但在黃仁勳看來,他們當中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隻有我們全面掌握所有的資料,我們建造了一切,每一個環節。我們是親手建造了一切而不隻是有好看的PPT。隻有我們能規模化地優化這一切。這些在資料中心規模的、深度融合的知識,才是我們區分于其他人的最本質的東西。”他在财報電話會上說道。

作為這場AI浪潮中最大的赢家,黃仁勳高呼“下一場工業革命已經開始”。這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在于首次大規模生産了一種全新的産物Token。Token即浮點數,具有巨大的價值,它們代表人工智能,可以被重新組合,轉化為語言、蛋白質、化學品、圖形、圖像、視訊、機器人驅動等多種形式。

人工智能将為幾乎每個行業帶來顯著的生産力提升,而英偉達的角色是建造一個AI工廠,不隻關于晶片,而是一個系統供應商。

參考資料:

《英偉達,暴增6倍!》,21世紀經濟報道

《英偉達突發!淨利同比暴增近630%,盤後股價漲破1000美元,“需求實在太高”,CEO:下一場工業革命已開始》,每日經濟新聞

新聞熱線&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檢視原圖 1.38M

  • 最會賺錢的華裔,三個月吸金1880億
  • 最會賺錢的華裔,三個月吸金1880億
  • 最會賺錢的華裔,三個月吸金1880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