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平天國幸存者賴漢英:活到96歲高齡,死前吐露困擾史學界的秘密

作者:V盟文史

1856年6月,一個太監慌慌張張向紫禁城的鹹豐皇帝報告,清軍的江南大營被太平軍一舉攻破。

太平天國幸存者賴漢英:活到96歲高齡,死前吐露困擾史學界的秘密

聞聽此言,鹹豐皇帝臉色大變,這意味着,對天京曆時三年的圍困被破解,清朝統治岌岌可危。

鹹豐是以寝食難安,天天祈禱,希望上天保佑,社稷無恙,逢兇化吉。

僅僅兩個月之後,天京城内發生了一件大事,讓鹹豐皇帝高懸的心終于落地,高聲歎道:“天助我也!”

這件大事,就是天京城内的太平軍高層發生内讧,太平軍二号人物楊秀清被殺(史稱“天京事變”)。

太平天國幸存者賴漢英:活到96歲高齡,死前吐露困擾史學界的秘密

楊秀清被殺,說明太平軍高層出現分裂,陷入内耗,他們将不再是鐵闆一塊,對清朝政府的危險大大降低。

這事還不算完,緊接着,天京城又發生兩件大事:北王韋昌輝被殺,翼王石達開出走。聽到消息,鹹豐皇帝笑得合不攏嘴,這說明太平軍從此走上下坡路,滅亡隻是時間問題。

關于這場事變的過程,史學界說法不一。

有人說,是楊秀清步步相逼,洪秀全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下令北王韋昌輝進京殺了楊秀清,然後再嫁禍北王。也有人說,洪秀全對東王楊秀清有意見不假,但是他還沒有對東王動殺機。是北王韋昌輝有野心,挑撥洪秀全出手,殺了楊秀清。也就是說,北王韋昌輝才是天京事變的導演,洪秀全隻是受蒙蔽者。

太平天國幸存者賴漢英:活到96歲高齡,死前吐露困擾史學界的秘密

真相如何,大家各執一詞,莫衷一是,誰也說服不了誰,也算是困擾史學者的一時課題。

直到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一位八旬老人現身香港,向世人披露一個驚天秘密,天京事變的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這個老人身份非同一般,是洪秀全的小舅子,名叫賴漢英。

衆所周知,清政府對太平軍恨之入骨,對其将領很是殘酷,試圖全都斬盡殺絕。天京被攻陷之後,洪秀全十幾歲的兒子洪天貴福也被淩遲處死。

既然如此,洪秀全的内弟賴漢英為何沒有被殺?他如何到的香港?他最終的結局怎樣?

1818年,賴漢英出生于廣東花縣,是洪秀全妻子賴蓮英的同胞弟弟。

太平天國幸存者賴漢英:活到96歲高齡,死前吐露困擾史學界的秘密

洪秀全也是花縣人,作為一個落第秀才,洪秀全混得很慘,連老婆都娶不上,屬于社會底層。

這也并不奇怪,曆史上的農民起義軍領袖,也有不少一貧如洗,窮困潦倒的,如果他們屬于社會中層,過着有尊嚴的生活,大機率是不會造反的。

正因為混得很慘,洪秀全才産生了發動起義、颠倒乾坤、推翻清廷的想法。

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發動起義,拉開了太平天國運動大幕。

洪秀全結婚的時候,已經是“拜上帝會”的會長,擁有2000名會員。正是在此時,賴蓮英嫁給了洪秀全。

太平天國幸存者賴漢英:活到96歲高齡,死前吐露困擾史學界的秘密

洪秀全也沒想到,他發動的起義有那麼多人響應,迅速席卷大半個中國。

隻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洪秀全就定都天京,當上了天王,住在富麗堂皇的宮殿,妻妾成群(有名有姓,登記在冊的妻妾88個)。

進入皇宮之後,直到天京被攻破的十一年裡,洪秀全再也沒有出宮門半步,一直徜徉陶醉于溫柔鄉,不能自拔。

不過洪秀全有一個為人稱道的地方,那就是糟糠之妻不下堂,人家始終沒有忘記跟自己同甘苦、共患難的妻子賴蓮英。

太平天國幸存者賴漢英:活到96歲高齡,死前吐露困擾史學界的秘密

賴蓮英受寵,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她為天王生下長子洪天貴福。母以子貴,賴蓮英在後宮地位始終堅如磐石,不可動搖。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賴蓮英沒有給洪天王丢人,她将孩子交給了忠王李秀成之後,毅然投河自盡。

在封建社會,皇帝用人都是任人唯親,作為洪秀全的妻弟,賴漢英備受信賴,前程似錦。

李秀成所著《太平天國起義人物》中,對賴漢英做過如下描述:

投奔洪秀全之前,賴漢英是個醫生,醫術很高。

沒想到的是,他的軍事才能還很厲害,指揮打仗甚至比幾個天王都内行。

太平天國幸存者賴漢英:活到96歲高齡,死前吐露困擾史學界的秘密

是以,太平天國起義一年後,賴漢英就從一名普通戰士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将領,出任殿右四指揮。

鹹豐三年二月,太平軍從武漢北上,攻占南京時,他表現神勇,身先士卒,第一個攻入南京。

他能文能武,太平軍很多布告、檔案和诏書,都是他負責起草。

太平軍攻下南京城之後,鹹豐皇帝大驚,下令不惜一切代價奪回。各地清軍也調兵遣将,試圖對太平軍把守的軍事重鎮揚州進行圍困。賴漢英主動請纓,取得了揚州保衛戰的成功!

太平天國幸存者賴漢英:活到96歲高齡,死前吐露困擾史學界的秘密

1856年6月,賴漢英和羅大剛一起,一舉攻破了清軍的江南大營,敵人對天京長達3年的圍困宣告結束,形勢對太平軍來說,那是一片大好。

可是在當年11月,天京事變爆發,東王和北王先後被自己人殺掉,翼王石達開出走,太平軍從此走上末路,直到1864年天京城被攻破,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畫上句号。

天京失陷後,賴漢英化裝逃脫,輾轉到了香港,改名換姓住在九龍城。但是還是被清軍獲知,将住所包圍。賴漢英臨危不亂,再次化裝成仆人逃脫,回到老家。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賴漢英在家鄉去世。

活着的時候,他曾經對人講述往事,披露了天京事變内幕。據賴漢英所說,天京事變的罪魁禍首,不是别人,正是北王韋昌輝。

太平天國幸存者賴漢英:活到96歲高齡,死前吐露困擾史學界的秘密

天京事變的導火索,是楊秀清假托天父下凡,逼着洪秀全封他為萬歲。在此之前,楊秀清動不動以天父名義下凡,羅織罪名,責打洪秀全,還逼着他跪下。甚至在半夜三更,楊秀全也會突然下凡,逼着洪秀全跪着接旨。

這對天王來說,已經成為無休止的噩夢,換成是誰都無法忍受,更何況洪秀全是一國之君。

洪秀全忍無可忍,密召韋昌輝進京,殺了楊秀清。

可是,楊秀清難道不知道有很多将領是忠于洪秀全的嗎,為何還要如此肆無忌憚?

主要原因,就是韋昌輝兩面三刀,極力取悅楊秀清,讓他錯判了形勢。

太平天國幸存者賴漢英:活到96歲高齡,死前吐露困擾史學界的秘密

據賴漢英回憶,韋昌輝是個野心家,還是個兩面派。他表面上對楊秀清忠心耿耿,背地裡卻心懷鬼胎,居心險惡。确切地說,就是“當面說好話,背後下毒手”的小人。

他參加起義動機不純,是混進革命隊伍中去的。而且他有帝王野心,想當老大。為了實作這個目标,他對楊秀清表面上無原則效忠,目的是“陽下之而陰欲奪其權”。

《金陵癸甲記事略》中記載說,韋昌輝巴結楊秀清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每次說話“必跪謝”。

有一次,韋昌輝的哥哥與楊秀清的妻兄争奪豪宅,相持不下。韋昌輝得知之後,竟宣布要将其哥哥五馬分屍。

太平天國幸存者賴漢英:活到96歲高齡,死前吐露困擾史學界的秘密

還有一次,楊秀清以管束部下不嚴的罪名杖責韋昌輝,其部下氣憤不過,抱怨兩句。韋昌輝竟然殺了自己的手下,“以謝秀清”。

楊秀清據此認為,韋昌輝對他忠心耿耿,至少對他是敬畏和恐懼的,這才有恃無恐,不把天王放在眼裡,甚至苦苦相逼。

韋昌輝一再奉承巴結楊秀清,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希望他做出誤判,惹惱洪秀全。

而到了洪秀全那裡,韋昌輝又不停地指責楊秀清欺人太甚,野心勃勃,有“不臣之心”。

太平天國幸存者賴漢英:活到96歲高齡,死前吐露困擾史學界的秘密

他的目的,就是激化天王和東王的沖突,同室操戈,到時候自己從中受益。

這一點,就連清廷特務人員也洞若觀火,在給清廷的密報中說:“楊賊與昌輝互相猜忌,似不久必有并吞之事。”

事實上,天京事變的始作俑者陳承瑢和秦日綱,都跟韋昌輝關系密切。

洪秀全之是以下決心殺楊秀清,是因為陳承瑢向天王告密,說楊秀清要謀反,企圖殺天王而奪其位。

秦日綱更是韋昌輝的死黨,他原來名字叫日昌,因避韋昌輝名諱改日綱。

這年十月,韋昌輝逆亂平定之後,洪天王為了平息将士的不滿情緒,怒斬陳承瑢與秦日綱。

太平天國幸存者賴漢英:活到96歲高齡,死前吐露困擾史學界的秘密

綜上所述,天京事變之是以發生,韋昌輝這個野心家罪不可赦,實乃第一責任人,但膨脹已久的楊秀清和優柔寡斷的洪秀全也都有一定責任。

天京事變的發生,打碎了太平天國内部的凝聚力,削弱了太平軍的軍事實力,幫了鹹豐帝的大忙,挽救了清政府。

參考資料:謝介鶴《金陵癸甲記事略》羅爾綱、王慶成 著 《太平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