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僑行天下:從“葉落歸根”到“葉綠歸根”

作者:蔣豐看日本

◆徐迅雷

A

僑行天下,葉落歸根。老一代華僑愛國愛鄉,一個好傳統就展現在“有力量就做公益慈善,年紀大了之後葉落歸根”。

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新一代、新幾代的華僑,有了很大的疊代變化,一個鮮明的時代特點,就是“葉綠歸根”。

“葉綠歸根”是我想到的一個新語詞。越來越多的中青年華僑回鄉創業,就是“葉綠歸根”,而不是老了之後才“葉落歸根”回國安度晚年。

在真實故事基礎上創作的3集廣播劇《地瓜僑歸曲》,講的就是“葉綠歸根”的故事。

2024年5月16日中國新聞網報道:僑鄉青田打造《地瓜僑歸曲》,展現華僑要素回流縮影。“這是一個海外僑領回國投資,與家鄉‘雙向奔赴’的故事,内容豐富、情節跌宕起伏,塑造了一批有個性、有熱情、立得住的人物,具有濃郁的現實主義色彩。”在16日于浙江杭州舉辦的廣播劇《地瓜僑歸曲》座談活動上,浙江傳媒學院電視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丁莉麗如是說。

僑行天下:從“葉落歸根”到“葉綠歸根”

▲廣播劇《地瓜僑歸曲》座談會在浙江杭州舉辦。

這是中國首部反映華僑回歸發展“地瓜經濟”的廣播劇,講的是青田籍厄瓜多僑領楊小田回鄉發展農遺研學項目的故事,生動展現了華僑如“地瓜”、葉綠即“歸根”的形象内涵,清晰闡釋了青田華僑特有的“地瓜精神”、華僑回鄉創新創業的家國情懷。

在劇中,楊小田最後說的話是:“就像地瓜一樣,藤蔓可以支到很遠很遠,但根永遠要在家鄉的土地裡。”是的,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而根莖始終紮根在本地土壤之中;地瓜本身就是典型的“葉綠歸根”,伸展的綠色藤蔓所擷取的營養,都要歸結到根部的地瓜上。

僑行天下:從“葉落歸根”到“葉綠歸根”

▲廣播劇《地瓜僑歸曲》海報。

作為僑眷和“僑老鄉”,我也應邀參加了這次座談會,共同感受家鄉華僑的創業激情,聆聽一段用聲音講述的“僑歸故事”。

華僑之鄉,世界青田。浙江麗水青田,是中國著名的僑鄉,常住人口不到60萬,卻有38.1萬華僑生活在146個國家與地區。我的4個弟弟妹妹及其全家都僑居在歐洲。在亞洲,青田人以旅居日本為主。當年青田華僑背着石雕“闖世界”,如今諸多有能力有闖勁的華僑又帶着“全世界”回國投資、歸鄉創業,這就是地瓜般的“葉綠歸根”。這5年來,青田累計引進僑資企業達283家,銷售額超過170億元人民币。

僑行天下:從“葉落歸根”到“葉綠歸根”

▲擁有38.1萬華僑的著名僑鄉青田。

從“葉落歸根”到“葉綠歸根”,這是時代巨大進步的縮影。

目前,廣播劇《地瓜僑歸曲》已傳播至美國、西班牙、意大利、厄瓜多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引發了海内外華僑華人的強烈共鳴。《地瓜僑歸曲》可不是一般的“三好生”,我稱之為一部“五好劇”,符合我心目中的“五好”要求。

B

一、好劇就要好選題與好主題。

廣播劇是一種融合表達,交融着思想性、藝術性、紀實性、故事性等多個次元,而好選題與好主題是前提與基礎。

作為中國著名的“華僑之鄉”“石雕之鄉”“名人之鄉”“田魚之鄉”,青田可寫的東西很多,而選擇“地瓜”“歸僑”“創業”,就屬于好選題與好主題。“地瓜經濟”,是開放的經濟;“地瓜僑歸”,是時代的旋律。

相比于抒寫老一代華僑,這是選題與主題的傳承和疊代、創新與賦能。

青田老一代著名的代表性華僑,當屬一生僑居日本的林三漁(1902—1987),他是青田仁莊鎮羅溪村人——與我同鄉不同村。林三漁是旅日著名愛國僑領,曾任旅日華僑浙江同鄉會副會長。林三漁家境貧寒,少年失學,1918年與鄉友赴日,白手起家,一步步發展成為華僑實業家。他先後回鄉40多次,一次次傾囊而出,為家鄉修橋鋪路、捐資辦學等,赢得了極大尊敬。1987年11月13日,林三漁因病逝世于日本東京。家鄉人民謂之:“赤子戀故土,千裡情深;丹心報國恩,一片誠意。”

僑行天下:從“葉落歸根”到“葉綠歸根”

▲精神傳承:青田仁莊鎮為老一輩著名旅日僑領林三漁樹立雕像。 徐迅雷 攝

僑者,“橋”也。事實上,原産于南美洲的地瓜,也是早期華僑引進的。地瓜也叫甘薯,因來自域外,是以稱之為“番薯”。如果沒有華僑,番薯不知道還要過多久才能傳入中國、造福百姓。

最早引入番薯的,是明代廣東虎門人陳益,他于1582年從越南偷偷将薯種藏匿于銅鼓中帶回國,成為“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也是在明代,長期在呂宋(即菲律賓)做生意的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在1593年“取薯藤絞入汲水繩中”,将其偷帶回國。陳振龍的五世孫陳川桂,在清康熙初年把番薯引種到浙江。

老一代華僑、僑領愛國愛鄉,是最傳統最淳樸的情愫,是寶貴的思想資源精神底蘊,這是不能丢的。而創作的選題,則需要與時俱進,今天的華僑已經走在時代前面,文藝創作當然得跟上,《地瓜僑歸曲》就做到了。

僑行天下:從“葉落歸根”到“葉綠歸根”

▲著名評論家張子帆等多位學者以及業内人士參與座談研讨。 徐迅雷 攝

C

二、好劇就要好題材與好素材。

僑鄉青田,有豐富的傳統創作素材:田魚,地瓜,油茶,楊梅,青田魚燈,青田鼓詞等等;也有豐富的新元素:紅酒、咖啡、西餐、網紅橋等等。

西餐以及圍繞着西餐的紅酒、咖啡等,是《地瓜僑歸曲》中時常出現的新元素。如今,西餐已然成為僑鄉青田的特色産業。據5月15 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僑鄉青田培育“西餐大師”,截至目前,累計開辦“西餐大師”系列教育訓練200多期,教育訓練3萬多人次,培養了一批品酒師、咖啡師、火腿切片師、西餐師、西點師、侍酒師、調酒師和葡萄酒營銷師,他們能品、能鑒、能說、能推廣。

在《地瓜僑歸曲》中,“地瓜”和“田魚”成為聯結曆史與現實的重要題材與素材,有青田味,有鄉土味,對我這個正宗的“青田地瓜”而言,有着特别的親切感。

青田人還是習慣于把“地瓜”叫做“番薯”。先人概括番薯的特點是“塊根大如拳,皮色朱紅,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産量又高,廣種耐瘠”,确實如此。我對番薯很有感情,因為番薯就是我小時候的主食,我是吃番薯長大的,秋天收獲番薯的時候,在我們家鄉稱之為“打番薯仗”,那時節因為多吃番薯人會胖起來。種番薯、挖番薯、挑番薯、曬番薯絲、挖小山洞存番薯種……各種有關番薯的農活我都幹過。

番薯全身都是寶,番薯葉不僅豬可以吃,人同樣也可以吃。到今天我還愛吃烤番薯、喝瓜幹酒。在麗水山區,之前計劃經濟時代,糧食緊張時也用番薯釀酒。青田著名高度白酒“老酒汗”,我想其實可以有地瓜的成分。現在,山東的番薯最好,特别是“煙薯25号”,烤箱烤出來,糖心軟瓤流蜜,美味極了;而山東臨沂的“瓜幹酒”制作工藝,還是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廣播劇《地瓜僑歸曲》的劇情,如果設計成僑領回鄉發展地瓜深加工創新項目,我想也是可以的,因為這個很接地氣。但更好的,顯然是現在的回鄉發展世界農業遺産——稻田養魚研學項目,這個更有說頭。

僑行天下:從“葉落歸根”到“葉綠歸根”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核心區。 徐迅雷 攝

既然是歸僑、僑歸,那就有國内國外兩個空間。《地瓜僑歸曲》的國外部分,選擇南美洲的厄瓜多,而不是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這些發達國家,這也挺有意思的,也是用心了。地處南美洲西北部的厄瓜多,本身就是番薯的重要原産地之一。如今厄瓜多華僑華人總數約5萬人,其中大部分祖籍廣東和福建兩省,早期多是廣東中山人,如今僑居厄瓜多的青田人也逐漸多了起來。

這個厄瓜多,我看也是“地瓜多爾”。

D

三、好劇就要好故事與好人物。

走遍天下,家在青田。青田人是有故事的,要努力講好“青田故事”,是以故事情節選擇華僑歸國發展世界農遺“稻魚共生系統”即“稻田養魚”研學項目,這個故事是青田的,更是世界的。

僑行天下:從“葉落歸根”到“葉綠歸根”

▲青田稻魚共生系統博物館。 徐迅雷 攝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青田,稻田養魚曆史極其悠久,早在1300多年前,青田人就開始稻田養魚,并傳承至今。2005年,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被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是首批,更是第一。青田的活田魚和田魚幹,也是華僑們的最愛,帶鱗吃是鮮明特色——那種美味,你嘗一次就一輩子忘不了。

僑行天下:從“葉落歸根”到“葉綠歸根”

▲稻魚共生,生機勃勃。

該劇在故事情節的推進中,有着“和諧的沖突”,而不是勢不兩立的沖突,這個也比較适合廣播劇來表現,畢竟它不是美國電影大片。

故事背後是細節。在劇中,青田鼓詞的演奏,勾起我的童年的遙遠記憶,那是最初的藝術熏陶。幾次房間開門聲——那是“不蠹戶樞”木門軸發出的聲音,很有老家的親切味道。現實中,稻魚共生系統的代表性村落是方山鄉的龍現村,在劇中使用“方山谷”這個地名,不是直接說“方山”,也是匠心獨運,聽起來感覺極好。

十多年前,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和英國廣播公司(BBC)首次聯手,攝制了6集大型紀錄片《美麗中國》,其中第一集《錦繡華南》就呈現了方山鄉龍現村稻田養魚的美好情景。

僑行天下:從“葉落歸根”到“葉綠歸根”

▲劇中的“方山谷”,在實作中是方山鄉龍現村。 徐迅雷 攝

故事與人物是不能分離的。青田人熱情大方,大氣開放,青田華僑更是這樣。劇中人物鮮明鮮活,角色有血有肉,演繹真情真實,借用詩人海子“神的故鄉,鷹在言語”來說,那是“人的故鄉,僑在言語”。

如今把華僑比喻成地瓜番薯,這很形象,相當不錯;而青田是聞名天下的石雕之鄉,著名作家黃亞洲的長詩《封門山頌》,把青田華僑比喻成青田石頭:“青田的華僑,就是出國的石頭;青田的石頭,就是不出國的華僑。”最初是杭州知名朗誦家通哥(徐濤)朗誦的,通哥這次在廣播劇中也有激情到位的演出。

哪裡讓人安心,哪裡就有歸來;哪裡讓人溫暖,哪裡就成家園。故鄉使人“歸來”,不僅“我們”成為“我們”,青田華僑的“洋女婿”“洋媳婦”,“他們”也成為了“我們”,都是創作的好故事與好人物。

E

四、好劇就要好聲音與好藝術。

廣播劇是聲音的藝術,是形象的聲音,是聲音的形象。融媒體時代的廣播劇,從傳播效能看,其審美特性需要現實的鮮活感、曆史的豐厚感、叙事的親切感、表達的共情感、聲音的個性化等等。

作為“聲景藝術”,廣播劇有着不一般的“氣氛美學”,《地瓜僑歸曲》“氛圍感”濃郁,有着“以聲動人”的藝術魅力。

看了錄制過程演員們表演的短片,有溫度,有熱情,有激情,那是相當的感人,立刻就被“吸住”;正因情感真實真切,是以能夠達到“聲臨其境”的境界。

其中著名的電台主持人葉峰,聲音極具辨識度,他演繹的華僑老闆,從意大利回到青田,“葉綠歸根”,專做紅酒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葉峰的人生曆練非一般人可比,他的成熟與激情,通過聲音能夠充分地表現出來,百分百完美地呈現了角色的個性特征。

我的腦海裡立刻閃過葉峰“橋頂救人”的鏡頭:作為媒體人、作為“談判專家”,葉峰曾經兩次爬上杭州複興大橋橋頂,在距離錢塘江江面80米的高空,經過推心置腹的長時間“談判”,先後成功勸下一女一男兩名要跳橋輕生者。

僑行天下:從“葉落歸根”到“葉綠歸根”

▲著名主持人葉峰來到《地瓜僑歸曲》座談會現場參與研讨。 徐迅雷 攝

在俄國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建立的表演理論體系中,“情緒記憶”是演員塑造真實角色、展現真實生活、傳達真實情感的一種有效手段;而他的學生、表演大師邁克爾·契诃夫則緻力于突破和超越“情緒記憶”,提出“創造性想象力”的訓練和演繹方法。“邁克爾·契诃夫方法”以“想象的中心”和“想象的形體”為核心要義,緻力于激發演員找到創造性的狀态,愉悅地進入表演,而且始終充滿表達自我的力量。

如今在廣播劇《地瓜僑歸曲》裡,從葉峰、徐濤、王小紅、杜雨梅、朱靜瑛、房召東等等藝術家的演播中,我聽到了這種充滿着“創造性想象力”的表達力量。

他們都是“中國好聲音”,有着放在任何地方都能表現得頂呱呱的藝術水準。

僑行天下:從“葉落歸根”到“葉綠歸根”

▲走遍天下,家在青田。

F

五、好劇就要好團隊與好制作。

錄制廣播劇一如拍攝電影,這是團隊合作的成果,而不是一個人的“單口相聲”。與電影、電視劇、舞台劇等藝術形式相比,廣播劇的投資成本相對較低,制作周期也較快;但要制作出一部“一頂一”的廣播劇,需要好團隊的好制作,全員勠力同心,不能有短闆,不可有“木桶效應”。

因是團隊創作,是以首先就要組織好團隊。《地瓜僑歸曲》的主創人員,構成了“尖刀排”式的強隊:藝術指導董慧臨(阿寶),是廣播連續劇《呦呦青蒿》的編劇之一,該作品抒寫2015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獲得第十四屆全國公德心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編劇之一的鄭莉娜,此前所編的廣播劇《苗疆的早晨》,曾獲貴州省和浙江省“五個一工程”獎……《地瓜僑歸曲》是用聲音藝術擦亮僑鄉的“金名片”,參加演播的主創人員,都是浙江廣播界的頂尖人才。

這個團隊,同樣是“葉綠歸根”——這個“根”就是《地瓜僑歸曲》本身。

僑行天下:從“葉落歸根”到“葉綠歸根”

▲廣播劇《地瓜僑歸曲》錄制現場。

不僅有好組織、好制作,而且他們有探索、有創新,進行了可視化的制作,拍攝了視訊,目前來看,這個視像化的視訊還是“副産品”,但也是一個很有價值的補充。

真正的藝術,從來都是靈魂的表達方式。以劇為媒,心靈感應,情感互動,雖是“他者”,始終“在場”。

……

華僑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釋出的《華僑華人藍皮書:華僑華人研究報告》顯示,海外華僑華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移民團體之一,全球有6000多萬華僑華人——這與英國、法國的人口相當。不久前我看到中文網絡紛紛轉載日本《鑽石周刊》的報道:目前在日本的中國華僑華人已經超過了100萬……那麼多華僑華人活躍在世界各地,有着豐富的文藝創作題材。

外面的勝景千千萬萬,連接配接着家鄉的溝溝坎坎。從廣播劇《地瓜僑歸曲》出發,以“五好劇”為目标,期待有更多抒寫華僑華人的各類劇作不斷問世。

(作者系《日本華僑報》專欄作家、香港新聞社日本分社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