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澇不澇,就看四月十五”,明日四月十五,今年下半年是旱是澇?

作者:三農科普
導語:“澇不澇,就看四月十五”,明日四月十五,今年下半年是旱是澇?

時間過得真快,下一個節氣就是芒種節氣了,芒種對于農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不僅要收割小麥,還要趕緊播種玉米等作物,以免來了連陰雨,耽誤播種錯過農時。

“澇不澇,就看四月十五”,明日四月十五,今年下半年是旱是澇?

今年在芒種之前有一天在傳統民俗中非常重要,就是公曆5月22日,農曆四月十五這天。在過去民間,每個農曆月的初一、十五都是人們上香祈福的日子。為什麼要在初一、十五上香祈福呢?因為,初一是朔日,十五是望日。

朔代表着月亮這個月新的一圈運動開始了,是開始的意思。這天月球運作到地球和太陽之間,和太陽幾乎同時出沒,是以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而望日是指月亮圓的那一天,通常指農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澇不澇,就看四月十五”,明日四月十五,今年下半年是旱是澇?

在舊時,這一天,人們會進行各種慶祝和祈福活動,如祭祀、點燈、祈求健康和平安等。并且,朔日和望日對于古代社會的農業、祭祀、和政治活動都有着重要的意義。

另外,農曆四月十五還是“衛塞節”,也叫“佛吉祥日”或“世界佛陀日”。這個節日是紀念佛陀一生中的三件大事——誕生、悟道、涅槃的日子。同時,這一天也是紀念釋迦牟尼佛逝世的節日,被稱為“佛圓滿節”。人們會在這天祈福,多做一些善事等。

“澇不澇,就看四月十五”,明日四月十五,今年下半年是旱是澇?

此外,在舊時人們也會觀察四月十五這天的天氣情況,來判斷接下來的天氣走勢和作物收成。

例如,在民間有“澇不澇,就看四月十五”和“四月十五早看天,一年不用問神仙”的說法,什麼意思,有啥預兆呢?

“澇不澇,就看四月十五”,明日四月十五,今年下半年是旱是澇?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根據四月十五這天的天氣情況,就能預判未來時間段的天氣走勢。下面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農諺是咋說的!

一、四月十五落滿塘,今夏梅雨落得長

梅雨是指每年公曆6月上旬至七月中旬,主要分布在大陸江淮流域,即西自湖北宜昌,東至華東沿海,南端以南嶺以北的28°N為界,北抵淮河沿線34°N一帶,涉及上海、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多省(直轄市)。這一期間,由于雨水充沛,空氣濕度大,溫度高,百物極易受潮黴爛,因而又有“黴雨”之稱。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農曆四月十五這天下雨了,并且雨勢比較強的話,那麼就預示今年的梅雨季節比較長。同時,提醒農人要提前做好防汛準備。

早前水利部及相關機構的初步預測,今年汛期(7月至9月)長江流域的氣候年景整體呈現偏差态勢,主要表現為澇重于旱,且降水在時空分布上并不均勻,旱澇現象并存。

“澇不澇,就看四月十五”,明日四月十五,今年下半年是旱是澇?

二、四月十五日頭笑,水田幹旱斷草根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四月十五這天是個晴天的話,那麼就預示接下來大機率會幹旱少雨,田間裡的秧苗和雜草都旱死了。

三、四月十五雲遮月,丢下秧闆去搶麥

農曆每個月的十五月亮是又大又圓,但是如果出現 “雲遮月”的情況,說明不是陰天就是下雨了,看不到月亮。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農曆四月十五這天晚上下雨或陰天,看不到月亮了,那麼就預示着接下來下雨的天氣就會比較多了,要趕快把插秧的活先放下,先把麥子收回來。

“澇不澇,就看四月十五”,明日四月十五,今年下半年是旱是澇?

四、四月十五月亮光,割麥子曬稻場

這句農諺比較容易了解,大意是說,如果農曆四月十五這天是個晴朗的天氣,那麼就是預示接下來天氣也将以晴朗為主,适合收割小麥和晾曬歸倉。

總之,按上面農諺的說法,農曆四月十五這天是宜晴不宜雨的。

那麼,今年公曆5月22日,農曆四月十五這天,天氣如何呢?

從預報上來看,5月22日多地迎降雨天氣,包括新疆、西藏、青海、四川、重慶、雲南、廣西、廣東、海南、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台灣、浙江、上海、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河北、山西、内蒙古和黑龍江的部分地區。

“澇不澇,就看四月十五”,明日四月十五,今年下半年是旱是澇?

其中,雲南西南部、重慶東南部、廣東東南部、福建東部和南部、海南島中南部、浙江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海南島東南部沿海和廣東東部沿海有大暴雨,累積降雨量可達150毫米。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雨和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澇不澇,就看四月十五”,明日四月十五,今年下半年是旱是澇?
“澇不澇,就看四月十五”,明日四月十五,今年下半年是旱是澇?

四月十五這天也是“佛吉祥日”,祝您和家人:事事順心、幸福安康、财源廣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