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遭MSCI全球小盤股指數剔除,朝聚眼科正在“掉隊”?

作者:智通财經APP

中原標準時間5月15日淩晨,國際指數編制公司MSCI公布2024年5月指數季度調整結果:本次調整中,MSCI全球小盤股指數納入港股21隻,剔除29隻,而知名上市眼科連鎖集團朝聚眼科(02219)就在被剔除之列。

回顧朝聚眼科在資本市場的曆程,盡管公司早在2021年就已登陸港股,但整體上股價始終呈下行趨勢,如今相比公司三年前的發行價10港元,已然跌去近三分之二。

消息面上,近期公司公布了2023年業績,實作營收、淨利雙雙增長。然而從市場反應來看,積極的業績表現并未明顯提振股價。

俗話說“金眼銀牙銅骨頭”,盡管身處眼科這一熱門賽道,但朝聚眼科的營收規模卻與頭部企業相差甚遠,這或許也是朝聚眼科難以獲得投資者青睐的原因之一。

遭MSCI全球小盤股指數剔除,朝聚眼科正在“掉隊”?

量價齊升 助推盈利名額改善

據智通财經APP了解,朝聚眼科傳承自百年醫學世家仲和堂,于1988年成立了公司前身朝聚眼科診所,并以内蒙古為中心,業務版圖逐漸向全國範圍擴張。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朝聚眼科經營由31間眼科醫院及29間視光中心組成的網絡,橫跨中國七個省份與自治區。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實作營收13.69億元,同比增長38.3%;實作淨利2.29億元,同比增長21.9%。公司方面稱,營收增長主要由于眼科服務需求的恢複,以及集團接待增加的患者就診人次的能力提高、行業複蘇以及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後的經濟環境改善。

遭MSCI全球小盤股指數剔除,朝聚眼科正在“掉隊”?

具體而言,公司業務分為消費眼科服務和基礎眼科服務,其中消費眼科服務包括屈光矯正(包括老視矯治)、近視防控、幹眼症、眼部整形以及提供視光産品及服務,基礎眼科服務則包括治療白内障、青光眼、斜視、眼底疾病等常見眼科疾病。

2023年,消費眼科和基礎眼科分别實作收入7.09億元和6.54億元,分别同比增長30.64%和46.26%,收入占比分别為51.79%和47.76%,毛利率分别為49.14%和41.55%。得益于疫情積壓的白内障等眼病需求釋放,基礎眼科服務錄得更高增速。

2023年,公司的醫院門診服務及視光中心雙雙出現“量價齊升”,帶動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提升,整體毛利率從2022年同期的43.9%增加至45.4%。具體而言,醫院門診就診次數112.87萬次,同比增長19.50%,醫院門診服務客單價從626元/次提升至698元/次,同比增加11.5%;視光中心客戶就診次數12.02萬,同比增長17.88%,視光中心客單價從746元提升至806元,增長8.04%。

遭MSCI全球小盤股指數剔除,朝聚眼科正在“掉隊”?

與此同時,公司銷售成本也有所上升,2023年銷售開支率為7.67%,同比增加1.48個百分點,主要由于建立及收購醫院的營銷開支增加。

“小而美”區域性龍頭,機會在哪?

據智通财經APP了解,2023年,受益于居民居民眼健康意識的提升及疫情後消費眼科服務需求的反彈,多數上市的民營眼科醫療機構業績均錄得上漲,如愛爾眼科營收、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均超20%,普瑞眼科歸母淨利潤達到2.68億元,錄得1202.56%的同比增速。

遭MSCI全球小盤股指數剔除,朝聚眼科正在“掉隊”?

而在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眼科領域的風險投資活動也迎來了顯著增長,表明市場依然對眼科醫療的市場前景保持樂觀态度。行業研究資料顯示,2023年至2030年,眼科市場複合增長率達6.63%。

遭MSCI全球小盤股指數剔除,朝聚眼科正在“掉隊”?

2023年,向外并購仍然是許多民營眼科醫療機構的擴張政策。僅在2023年,眼科行業就有5起以上交易金額達上億美元的并購案。

以細分領域龍頭愛爾眼科為例,據統計,2023年愛爾眼科合計并購了41家眼科醫院,同時還在福建新設了甯德古田愛爾眼科門診有限公司、泉州鯉城愛爾眼科門診有限公司和泉州台商投資區愛爾眼科門診有限公司等。

2024年以來,業内并購勢頭不減,如蔡司醫療已達成對荷蘭眼科DORC的并購,交易金額高達9.85億歐元,約合10.6億美元或77億元人民币;普瑞眼科近期也公開透露,公司還有8家新醫院正在籌備過程中,預計大部分将于年内開業,将持續推進“全國連鎖化+同城一體化”整體布局戰略。

盡管将并購來的資産注入上市公司能夠進一步增厚業績,但在這種“跑馬圈地”的模式背後,亦存在着資金壓力、商譽減值風險等一系列隐憂。

2019年至2021年,愛爾集團資産負債率分别為91.18%、63.63%、65.84%,資産負債率持續偏高;截至2023年底,愛爾眼科賬面商譽65.33億元,2017年至2023年公司計提的商譽減值準備合計為13.77億元。

根據朝聚眼科披露,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商譽為2.06億元,2023年内完成了多項醫院業務并表,業務合并産生的商譽約為1.05億元,未來商譽減值風險亦不可忽視。

此外,以營收規模來看,朝聚眼科的營收規模相對于愛爾眼科、華廈眼科、普瑞眼科等一衆頭部企業來說也相差甚遠。據智研咨詢統計,目前在眼科醫療服務行業,愛爾眼科的市占率遠超其他企業,2022年市場佔有率約為11.3%,且其門診量和手術量也均位居行業前列。

遭MSCI全球小盤股指數剔除,朝聚眼科正在“掉隊”?

據智通财經APP了解,國内眼科消費區域主要集中在國内東部地區、人口集中區域,如華東、華北、華中、華南是主要消費區域。

目前來看,朝聚眼科戰略布局主要位于内蒙古,近年來亦輻射華北、華東地區。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31家眼科醫院的網絡布局主要位于蒙西、蒙東、浙東、浙北、蘇北、甯夏和北京等地區,29家視光中心則主要分布于蒙西、蒙東、浙東、浙北及蘇北。

遭MSCI全球小盤股指數剔除,朝聚眼科正在“掉隊”?

(朝聚眼科醫院所在地圖示)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于民營眼科醫院中,按2020年的收益總額計,朝聚眼科在內蒙古排名第一、在中國華北地區排名第二及在中國排名第五。

展望未來,朝聚眼科計劃繼續鞏固華北地區的領先優勢,并提升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等重點區域的市場地位。

盡管朝聚眼科已經成為内蒙古的區域性眼科龍頭,但若要向本就競争激烈的東部地區擴張,顯然不會如同以往一般輕松。且不提愛爾眼科近年來已在大多數省會級城市、地級市實作覆寫,華廈眼科也将并購重點聚焦在長三角地區,并提出長三角地區收入比例要占比超30%的目标。

在營收規模已然“掉隊”的情況下,朝聚眼科若要與同業競争利潤更高的東部地區市場,顯然将面臨更大的資金壓力。若未來以債券或銀行借貸等方式融資,将會增加公司的财務風險;若通過二級市場增發等管道融資,則股價也将承受更多下行壓力。

截至目前,朝聚眼科的股價已處于曆史低估值區間,在大盤整體上漲的情況下,短期或将出現超跌反彈的行情;但從中長期來看,公司的綜合競争力相對同業仍有一定差距,若市場對後續業績的預期不足,未來公司股價的上漲空間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