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有3家暴雷?我都懵了!

作者:好買研習社
又有3家暴雷?我都懵了!

按以往慣例,4月30日為止意味着年報季正式過去,被ST、被退市會暫告一段落。

此外,在上個周末,曾有3家公司因為财務造假、資訊披露存疑,突然被ST,就已經很離譜了。

但更離譜的還在後頭——這個周末又有2家被ST,另有1家被立案調查。

一、又有3家暴雷

具體來看:

第一,某泰化學。總市值128億,實控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資委,國資背景,但财務造假被ST。

第二,某瑞科技。浙江國資背景,參與虛假業務、2020年年報存在虛假記載,被ST。

第三,某屯礦業。總市值162億,連續兩年年報财務資訊不準确,被正式立案調查。

又有3家暴雷?我都懵了!

圖檔來源:相關公司公告

按照以往慣例,一旦被ST,基本上10個跌停闆起步。

其中的投資者也損失慘重。

正如我前段時間跟大家寫的這篇《我怕了!我再也不敢亂買了》那樣,我自己有關注的某個輕資産軟體公司——某江技術,之前也沒啥異常,但突然被ST,每天巨錘20%,跌到人絕望。

又有3家暴雷?我都懵了!

資料來源:iFind;截至2024年5月20日

還有幾個我之前曾輕倉買過,但很快發現商譽過高、應收賬款過高,都睡不踏實,很快止損清倉。

比如某鐵股份,主業做高鐵座椅,我當時心想還湊活。但很快發現商譽高的離譜,隔天止損跑了。

後來先被ST,現在已經正式退市。

又有3家暴雷?我都懵了!

資料來源:iFind;截至2024年5月20日

二、自我暴雷主動ST、退市?

書歸正題。

上周3家被ST,這周又2個被ST加1個财務造假被立案。

一周3個,兩周6個,後面可敢想象?之前累計的問題又有多少,以後還會有多少被ST和暴跌?

未來是否會ST和退市上瘾?

說到這我突然有些很不妙的聯想:是否在ST、退市之中隐藏着巨大的利益?

事實上,一些類似造假公司,與其繼續吊着,可能更樂意自己被ST、退市……

因為上市至今,他們能圈的錢(IPO、定增、減持等)早都到手了,繼續維護上市的好處已經極小。反而還要費心費力的編造業績、财報審計、被監管查。

再看目前被ST、退市的現況:本應給投資者的賠償卻啥也沒有,反而要自己費心費力找律師維權,就這還得花兩三年時間,再扣律師費,隻剩微薄補償。

于是一些自我暴雷,主動ST、退市。

由此,市場形成了一個新的、完美的閉環:高價上市,繼續定增圈錢,大舉套現,再超低價退市!

如果這成了市場風氣,會多麼可怕?

突然腦海中浮現東叔在《破冰行動》中的嘶吼,“你告訴我,我的錢呢?”

三、光暴雷不賠錢,與搶劫何異

我認為,清退害群之馬、妖魔鬼怪、造假退市,本身沒什麼問題,問題是投資者賠償制度沒跟上。

不管是ST還是退市,懲罰要真正落到造假者身上。比如,公司實控人、審計、律所、券商保薦人。

而不是公司造假,但該圈的錢都圈走了,中小投資者承受無妄之災。

是以,隻要财務造假等因素被ST、被退市,就讓大股東按發行價回購!以往減持也要掏出來回購!

不能糊裡糊塗的高價上市,低價退市,不明不白的蒙混過去……

再看隔岸老美:

主動申請退市,應出價向投資者回購。私有化或重組合并退市,也要向投資者回購。至于弄虛作假被強制退市,以公司全部資産向投資者賠償,并罰巨款加判刑坐牢。

其實國内之前也有類似賠償案例!

比如某晶儲存财務造假上市,由券商保薦人先行設立了10億元賠付基金。16986名、97.2%的受損投資者獲得賠償,共計獲賠10.86億。

又有3家暴雷?我都懵了!

圖檔來源:相關公司公告

明明有類似案例近在眼前,其他大多數财務造假被ST、退市的,為何不擴散實行。

文末跟大家總結下:

目前國内對造假者的懲罰力度顯然不夠,甚至存在明顯的退市不賠償漏洞,被心懷叵測的人利用。

高價發行,低價退市,這個閉環簡直絕了……

期待盡快建設賠償機制,否則光暴雷不賠錢,與搶劫何異。

當然了,我們也别沒事找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唯有遠離類似風險公司才是最掌握主動的。相應小微盤等風格,也可以配置相關指數基金。

另外投資權益資産時,還需要做好股債搭配,可以優化波動和體驗。

我們也為大家篩選了優秀債券基金名單,背景踢我擷取名單。

本文系好買研習社原創,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注明來源于“好買研習社”。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否則将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免責條款:本文内容為基于公開資料研究完成,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審慎決策、獨立承擔風險。

邊學邊賺,就在好買研習社,更多内容,可以關注@好買研習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