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說周紀、黃明等是海盜?封神中已有線索,說的非常清楚

作者:傻貓不傻

《歪歪侃封神》第1492期

前幾日歪歪将黃飛虎麾下四将周紀、黃明、龍環、吳謙歸之于海盜一流,就有요거현等問我這種說法的出處,不的不說,某人的那幾個字雖然不怎麼認得,但還是為他的考據精神感動。

為何說周紀、黃明等是海盜?封神中已有線索,說的非常清楚

可問題是,所謂周紀、黃明等是海盜出身,封神裡并沒有明說,難道是歪歪又正經胡說了嗎?

當然不,這回完全是真的,因為周紀、黃明等海盜出身,封神裡已經有了線索,而且說得非常清楚。

事情是這樣的。

纣王二十一年,纣王、妲己兩口子合作,将黃飛虎老婆及其妹子害死,消息傳出,黃飛虎非常氣憤。

這個時候呢,一向親如兄弟的周紀、黃明、龍環、吳謙等就紛紛勸說黃飛虎反商,尤其是四兄弟當中的智囊黃明,說的非常直接,曰:

纣王失政,大變人倫。嫂嫂進宮,想必昏君看見嫂嫂姿色,君欺臣妻,此事也是有的。

為何說周紀、黃明等是海盜?封神中已有線索,說的非常清楚

嫂嫂乃是女中丈夫,兄長何等豪傑,嫂嫂守貞潔,為夫名節,為子綱常,故此墜樓而死。

黃娘娘見嫂嫂慘死,必定向昏君辨明。纣王溺愛偏向,把娘娘摔下樓。此是再無他議。長兄不必遲疑。

‘君不正,臣投外國。’

想吾輩南征北讨,馬不離鞍,東戰西攻,人不脫甲,若是這等看起來,愧見天下英雄,有何顔立于人世!君既負臣,臣安能長仕其國。吾等反也!

一番話林林總總,有理有節,說完之後,四人各持利刃上馬,出門而走,一句話, 反了。

這時候呢,黃飛虎不樂意了,罵四将曰:

為何說周紀、黃明等是海盜?封神中已有線索,說的非常清楚

黃明等!你這四賊!不思報本,反陷害我合門之禍!我家妻子死于摘星樓,與你何幹?你等口稱‘反’字,黃氏一門七世忠良,享國恩二百餘年,難道為一女人造反。你借此乘機要反朝歌而圖據掠,你不思金帶垂腰,官居神武,盡忠報國,而終成狼子野心,不絕綠林本色耳!

什麼意思?

黃明等人的意見他完全不接受,而且,還斥責黃明等之是以造反,完全是狼子野心,綠林本色。

狼子野心姑且不論,關鍵綠林本色,什麼是綠林?

好一點,以武犯禁,除暴安良的英雄,說人話,就是一波落草為寇的強盜。

也就是黃飛虎情急之下,點名了黃明等人的出身:強盜。

也正因為這樣的出身,黃飛虎的父親黃滾可是一直看不起他們的。

黃飛虎造反不久,打到泗水關,汜水關守将不是别人,黃飛虎的父親黃滾。

為何說周紀、黃明等是海盜?封神中已有線索,說的非常清楚

黃滾與黃飛虎見面後,以忠孝大義勸說,曰:

你要做忠臣、孝子,早早下騎,為父的把你解往朝歌,使我黃滾解子有功,天子必不害我;我得生全,你死還是商臣,為父還有肖子。畜生!你忠孝還得兩全。

你不做忠臣、孝子,既已反了朝歌,目中已無天子,自是不忠;你再使開長槍,把我刺于馬下,料你必投西土,任你縱橫,使我眼不見,耳不聞,我也甘心。

你可樂意。庶幾不遺我末年披枷帶索,死于藁街,使人指曰:“此某人之父,因子造反而緻某于此也!

就這番話,說的黃飛虎心如刀絞,牛上大呼:老爺不必罪我,與老爺解往朝歌去罷!

說話間就要下牛,黃明等急忙勸住,這一勸不要緊,勸的黃滾惱羞成怒,直接就罵開了:

你們這夥逆賊!

吾子料無反心,是你們這樣無父無君,不仁不義,少三綱,絕五常的匹夫唆使,故做出這等事來。

為何說周紀、黃明等是海盜?封神中已有線索,說的非常清楚

什麼意思?

我兒子原本是好人,就你這等強盜出身的逆賊唆使,才讓吾兒做出反商這等大事來。

從這個層面看,大約黃飛虎收留黃明等,是跟老爺子有過争執的,是以,多少年了,老爺子還對這事兒耿耿于懷,一有機會就拿出來說事,以此證明自己有多英明。

是以,有黃飛虎、黃滾倆父子佐證,黃明等是強盜毋庸置疑了,然而,強盜也分個山賊和海盜。

歪歪為什麼一定要說黃明等是海盜呢?

于是纣王二十一年正旦,黃飛虎夫人賈氏進宮朝賀皇後期間,被纣王、妲己合夥害死,消息很快傳到西宮黃妃處。

為何說周紀、黃明等是海盜?封神中已有線索,說的非常清楚

黃妃是黃飛虎的妹子,跟嫂子關系特好,如今一聽嫂子被纣王、妲己害死,當時那個生氣,一氣之下二話不說,就上了摘星樓,當時,她指着纣王的鼻子是這麼罵的:

昏君!你成湯社稷虧誰?

我兄與你東拒海寇,南戰蠻夷。掌兵權,一點丹心,助國家,未敢安枕。

我父黃滾鎮守界牌關,訓練士卒,日夕勞苦。一門忠烈,報國憂民。今元旦,遵守朝廷國禮,進宮朝賀,乃敬上守法之臣。任信潑賤,诓彼上樓。

昏君!你愛色不分綱常,絕滅彜倫!你有辱先王,污名簡冊!

她以父子兩代的功勞指責纣王忘恩負義,黃滾的功勞也就罷了,關鍵黃飛虎,黃妃是這麼說的:東拒海寇,南戰蠻夷。

東拒海寇,南戰蠻夷幹了些啥?

為何說周紀、黃明等是海盜?封神中已有線索,說的非常清楚

黃飛虎夫人賈氏指責纣王的時候說:我丈夫與你掙江山,立奇功三十餘場。

也就是說,黃飛虎地位武成王王位由這三十餘場大功而來。

南戰蠻夷就不說了,因為黃明等是強盜,并不是蠻夷,更何況他們說話辦事也完全是中原文化圈的習慣,并沒半點蠻夷的特點。

蠻夷不是,那剩下的也就隻有海寇,海盜。

綜上,隻能說明,黃明周紀等是海盜出身了,而且還是東邊的海盜。

東邊有什麼地方?

東海!

纣王三十二年,魔家四将讨伐西岐,黃飛虎對姜子牙介紹魔家四将的本事時說:此四将昔日在末将麾下,征伐東海。

為何說周紀、黃明等是海盜?封神中已有線索,說的非常清楚

這句話說明黃飛虎讨伐過東海。

纣王二十年,東海平靈王反,消息傳到朝歌時,纣王大驚失色,曰:平靈王又反,如之奈何?

東海平靈王二度造反。

那麼,第一度在什麼時候?

按封神時間計算,隻能是纣王七年以前。

因為以後的時間線,東海平靈王隻在二十年出現過一次。

要巧不巧的是,周紀、黃明等也是纣王七年以前跟了黃飛虎的。

因為七年以後,他們一直在黃飛虎身邊。

東邊的海盜,七年以前跟了黃飛虎,而黃飛虎也恰恰是七年以前往東海讨伐平靈王。

為何說周紀、黃明等是海盜?封神中已有線索,說的非常清楚

平靈王十餘年後再反,說明自黃飛虎讨伐之後,十餘年間,他一直保持着朝廷順臣的形象,因為倘若不老實,就沒個“又反”之說。

既然是朝廷順臣,又是一位王爵,黃飛虎自然不可能明目張膽的收留平靈王的麾下。

而東海是平靈王的地盤,黃明周紀等又在東海為盜,很明顯跟平靈王鬧不到一個壺裡,隻能是反抗平靈王的英雄。

綜上,隻能說明黃明、周紀等東海為盜,反抗平靈王,直到遇到黃飛虎,因緣際合之下與黃飛虎義氣相投,終生相随。

這就是周紀黃明等人的由來,完全可以稱得上大英雄大豪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