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PACE突然閉店,高端健身房最終的歸宿也是跑路?

作者:钛媒體APP
SPACE突然閉店,高端健身房最終的歸宿也是跑路?

健身房最終的歸宿都是跑路?線下健身房這門生意現在變得越來越難,斷崖式跑路不斷發生。

今年5月,高端連鎖精品健身房代表SPACE跑路了。它的突然倒閉,讓很多使用者都覺得措手不及。

4月30日晚,高端精品健身房品牌SPACE健身向會員及物業方釋出《告知書》,宣布旗下北京上海所有門店将在5月1日起停止營運,公司将依法進入清算狀态。钛媒體APP登陸SPACE微信小程式約課,目前均已顯示“課程尚未開放,敬請期待”。

而就在其宣布閉店5天前,SPACE還在其官方微信公衆号釋出招聘消息稱,熱招課程規劃師、團課教練、進階零售專員和企業健康業務拓展經理。

SPACE的倒閉,一度讓諸多健身愛好者擔憂,同樣作為精品健身房的pure和超級猩猩的狀況。這兩年間,已“跑路”的有舒适堡、一兆韋德,斷崖式閉店的威爾士、暴雷的梵音瑜伽……

國内線下健身行業如今的狀态,不禁讓人想要倒吸一口寒氣。它們是如何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

特種兵式關店的SPACE

據了解,2016年,SPACE在上海開設第一家門店,主要布局在上海興業太古彙、新天地、港彙和嘉裡中心,以及北京國貿、三裡屯等高端商圈。高峰時期門店數超過10家,截止閉店前,在大陸營運着7家場館,閉店預計涉及需要維權的會員數萬人。

SPACE關門,一方面源于消費降級浪潮之下,實體店整體低迷,中産逐漸降低消費。此外,SPACE的管理層不善經營也是一大主因。

在《告知書》裡,SPACE提到自新冠疫情以來,其已竭盡一切可能進行恢複,在過去的數月裡,為了使業務恢複并克服種種挑戰,其制定并實施了多個解決方案,但盡管采取多種手段依然難以為繼,極其無奈之下才走到今天這一步。

主打高端路線的SPACE曾經以優良的設施條件吸引了衆多中産使用者。大面積空間、燈光、幹淨毛巾、lululemon瑜伽墊、高品質健身器材、提供洗浴、精心設計過的氣味……與傳統健身房不同的是,SPACE還主打創意性地将音樂賣點與運動結合在一起,門店隻開在一線城市核心地帶。SPACE的課程一度難搶到堪比搶北京三甲醫院的專家号。

SPACE創始人Matthew Allison(馬修)曾任世界500強前唱片公司EMI的音樂亞太區總裁,索尼音樂大中華區副總裁,索尼台灣和内地子公司的創始人,沃頓商學院MBA,注冊瑜伽師。這些光鮮的履曆似乎很難讓人們将其品牌跑路聯想起來。

但事實就是事實,SPACE跑路屬于不太體面的“特種兵式”直接跑路,臨跑前還搞了最後一波促銷。

從SPACE的發展曆程看,可以說是典型的高開低走。

2016年起,SPACE開始在北京開店擴張。2018年,阿裡為其投資了1億元人民币。2019年,SPACE在全國拓店。2021年,SPACE并購了AI居家健身系統Myshape AI+硬體,2022年開始,SPACE研發線上課程和硬體研發。2022年開始,SPACE依次關閉了上海港彙恒隆店、杭州湖濱銀泰店、上海新天地門店。2023年8月,SPACE關閉了硬體項目。

SPACE的課程主要是售賣課包和月卡。2024年3月對SPACE來說,是一個明顯的轉折點,SPACE開始頻繁搞此前隻有618、雙11才有的年卡促銷優惠。

令人唏噓的是,SPACE早期還曾獲吳彥祖投資。但無論是選址、面積、各種設施還是教練研發課程與課時費,SPACE雖然給中産使用者提供了滿滿的情緒價值,但坪效使用率不高,營運成本過高,盈利壓力居高不下,現金流便面臨巨大的考驗。

有意思的是,SPACE的跑路似乎并沒有引發過于劇烈的一衆讨伐,甚至還有不少學員期待重新開課。這說明,SPACE課程本身的品質是存在使用者認可度的,但它确實沒能解決當下的經營問題。

線下健身房的盈利增量在哪?

SPACE跑路隻是線下健身房業态的一個縮影。

早在2019年5月,國内最早的連鎖健身品牌之一“浩沙健身”就已跑路,全國150多家門店關門。2021年,健身品牌金吉鳥健身陷入跑路關店潮。2023年夏天,擁有上百家門店的知名連鎖健身房一兆韋德傳出關閉的消息。2024年4月,Keep線下健身運動空間Keepland宣布暫停廣州9家合作門店的營運。

傳統大型健身房漸顯頹勢,當行業中,一家健身房的壽命,可能比你辦的年卡還要短暫時,幾乎所有人都在尋求破局點。現在,消費者敢選擇一家年卡健身房已經變成一種勇氣。

2014、2015年左右,以“網際網路+健身”為基礎的樂刻健身、超級猩猩等“小而美”的新興健身品牌,開始攻占線下健身賽道,不同于傳統健身房的重資産和預付費,按次付費、按月付費,或是24小時營業是他們的标配,一度被視為是線下健身房的最優解。現金流收緊,健身使用者趨向低價,按次付費和按月付費也成為最成本效益的選擇。

資本也一度熱衷過健身房業态。超級猩猩E輪後估值近10億美元,樂刻運動獲得高瓴資本、IDG資本、華興資本、騰訊等機構投資。

樂刻跑的并不慢。2023年夏天,樂刻提出未來5年内進入100個城市,開到10000家門店。2024年,樂刻進一步開放了針對中高端市場的樂刻私教館“帶店加盟”,和主攻下沉市場的閃電熊貓的加盟。樂刻方面此前告訴钛媒體APP,目前樂刻私教館加盟不收加盟費,分成隻是來自增量使用者的錢。

樂刻聯合創始人夏東曾對钛媒體APP表示,樂刻一直想做的是一個産業網際網路公司。

樂刻的特殊性也在于,本質是一個網際網路中台,樂刻APP能夠沉澱流量,門店供應鍊能夠複用,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控制成本。對樂刻來說,最核心的還是月付帶來的複購。

夏東告訴钛媒體APP,樂刻産業中台不僅僅隻包括數字化獲客,數字化營運這樣的數字化能力,還要有供應鍊能力,包括課程研發、教練排程、教練管理、教練招募、教練規則等。“規模增長的本質背後都是産品,都是商業模型,都是效率,都是組織能力。”

對樂刻來說,24小時健身房的樂刻運動之外,私教館、瑜伽工作室等持續的孵化品牌矩陣是尋求盈利與發展的一個重要解決方案。

超級猩猩的核心資産則是明星教練。明星教練作為品牌的KOL,是超級猩猩獲客和留住使用者的核心,按次收費的團課模式,是在用零售消費的方式做健身房。

超級猩猩現在80-100元左右的課程定價并不低,但在2021年前,超級猩猩一節團課其實在60元起步,2022年後,超級猩猩一節團課的單課人數也在明顯增加。有一個對成本的把控細節是,在超級猩猩的任意一家門店裡,從來都不會設定洗浴空間。

過去兩年,超級猩猩新增門店寥寥無幾。此前,超級猩猩在直營模式下拓店也不算很快。據了解,截止2024年1月,超級猩猩在全國9個城市有245家門店。2024年3月,超級猩猩釋出了“聯營模式”,合作方提供空間場地,超級猩猩提供自研團課課程及教練教育訓練。根據超級猩猩小程式,“聯營模式”目前落地福州、廈門等二線城市。

健身這個行業本身也存在進一步細分的市場。2020-2024年,團操課在健身行業年均增速67%,是健身增長最快的細分賽道,高于行業平均。而這也是為什麼超級猩猩選擇将各種運動項目的團課作為核心業務。

本質上,健身房是一個多邊生意,在教練背後,還有使用者,有門店、門店合夥人等等,怎麼去平衡好多方利益,都至關重要。

國内健身市場,目前還處在早期階段。健身市場目前存在嚴重的供需不比對,健身人群的需求旺盛,但優質供給不足。資料顯示,美國健身滲透率達到20%。香港接近7~8%,而目前大陸平均都未超過3%。超級猩猩創始人跳跳兩年前曾表示,如果滿分是100分,現在整個健身行業可能平均隻有40分。

與此同時,中國健身行業資料報告顯示,近三年每年有10%~14%的商業健身房倒閉。精練GymSquare《中國健身和健康生活方式行業報告2023》顯示,2023年,中國大陸有20%的健身房倒閉。

站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之中,越來越多的都市年輕人,開始選擇逃離健身房,去戶外運動。這對精品健身課程來說,也将是更大的挑戰。(本文首發于钛媒體APP,作者|柳大方,編輯|房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