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化“造船”助力企業“出海”

作者:環球網

來源:羊城晚報

文/羊城晚報記者 戚耀琪 圖/受訪者提供

近年來,東南亞市場這片電商“新大陸”被更多玩家注意到。作為目前東南亞排名第二的電商市場,泰國是不少賣家的“福地”。當東南亞市場生長到規範有序的階段,精細化營運、合規、品牌化等将成為東南亞商家需要發展的競争力。

今年3月,一家來自廣州的企業進入了泰國,這就是钛動科技。其業務基地正式落地曼谷,攜手一支由電商專家、市場營運精英和本土直播達人組成的團隊,通過更加原生态的洞察,為跨境電商客戶提供專業TikTok Shop電商營運政策和服務,并實作業務增長新高度。

數字化工具為品牌開路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數字營銷花費增速維持在較高水準,規模持續看漲。eMarketer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企業出海數字營銷花費達344億美元,增速超過25%。報告預測,該規模至2025年或将超過511億美元。

钛動科技創始人兼CEO李述昊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說,在數字媒體覆寫上做品牌化是根本的途徑。首先海外整體環境的複雜程度和資訊差遠遠大于國内電商,依賴于數字媒體覆寫,可以逐漸篩選分析,簡化這個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希望讓消費者對産品内容有更多了解,進而對企業本身産生更多回報,推動品牌化。

要打造品牌,就要海量優質内容:文案、素材、明星達人、策劃、跨界合作、特效、創意、拍攝、腳本。同時,更面臨本土挑戰:宗教習俗、當地使用者喜好、全球實拍攝影棚、本土推廣管道、外籍主播&配音、語言和文化等。這一切都會讓企業打造品牌的過程處于難題之中,無法完全依賴自己的能力,是以尋求外部數字工具就很重要。

李述昊舉了一個例子:Bilibili在融入異域文化業态、挖掘本土UGC内容和觀衆方面就曾經遭遇很大的困難。為此,公司運用數字媒體SaaS管理工具,幫助Bilibili量身定制其在東南亞各國的管道增長政策,優化TikTok、Google和Kwai三大平台資料增長曲線。經過一番努力,Bilibili在TikTok平台上的資料增長中,過半數來自钛動的平台賦能,使用者觸達效果也跑在了行業前列。

拼多多跨境電商平台Temu也有類似的出海實踐經曆。經過數字廣告精準投放,Temu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内快速沖上北美App免費下載下傳榜前列,擷取全球過億使用者,推動中國制造的産品直達北美市場。積極轉變的背後,數字化轉型成了打造品牌的重要途徑。

社交電商本土化成為關鍵

據粗略統計,疫情後,全球消費者在社交平台的使用者時長提升了三至四倍,社交平台消耗時長幾乎成為全球消費者除上班外的第一大時長。月活躍使用者資料背後,是全球消費者在社交平台上逐漸發展起來的認知和心智。

钛動科技調查顯示,現階段,泰國消費者在發掘購物靈感和搜尋産品時,首選社交管道的占比達到48%,非常逼近傳統零售電商。有别于以往的貨架式電商,社交電商核心邏輯是基于數字媒體,内容推薦,資訊找人。這是钛動科技現在以及未來要做的。

今年1月釋出的報告指出,中國賣家已由最初的注重成本優勢,轉型為更加注重品牌價值和使用者體驗。而想要深度連結本土消費者,實作品牌溢價,“本土化”勢在必行。

在内容社交和興趣電商時代,生産打動消費者的内容成為關鍵,而全球化勢必面對跨語言、跨文化等本土難題。“我們的目标是要實作本地化,除了幾位初始團隊成員,其他幾乎全是本地的同學。”钛動科技泰國業務負責人Jensen告訴記者。相比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這些以英語為主的東南亞市場,泰國是小語種國家,從直播賣貨、短視訊引流、電商産品上架到電商客服溝通等都需要本土語言支援。钛動科技泰國業務基地通過深度本土化和直播營運能力,提供1對1定制化服務,終于撬開了局面。

人工智能快速提升生産力

李述昊說,現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對于數字媒體覆寫的應用場景幾乎是最多的,利用AI技術可以高頻地産出内容,有了這項技術的支援,未來數字化建設服務也會向品牌和内容延伸。

比如美妝客戶SACE LADY曾經有個痛點,大促期間需要進行超量廣告投放,人工搭建廣告是常見手段,但是會消耗大量人力和時間成本,錯誤和遺漏還極易高發,極大影響廣告效果和推廣效率。為此,钛動科技通過将 TikTok for Business 的API解決方案內建到其 SaaS 平台中,開發了批量導入廣告的功能,提高了品牌投放視訊購物廣告時的創編效率。同時還針對客戶定制化提供技術解決方案,開發了批量授權 TikTok 文章的功能,支援廣告批量修改,顯著提升了 SACE LADY 在大促期間管理廣告創意的效率,最終節省了80%的廣告搭建時間。

榮耀手機的營銷也有痛點,那就是展現新品未來感,真人實景拍攝流程複雜,後期處理耗時長、成本高的問題。為此,钛動科技融合對未來智能手機的想象、關聯達人制定AIGC内容營銷政策。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生産内容,取代真人實景拍攝,形象化呈現數字包包等科技新概念。最終單周内獲得超過30萬的曝光量和超3萬互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