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億市值國企被ST,為達控股股東目标,2年虛增收入42億

作者:南方都市報

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氯堿行業龍頭中泰化學(002092.SZ)的處罰終于落地。

近日,中泰化學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東及相關負責人被處以“巨額罰單”。中泰化學不僅被罰款500萬元,公司股票還于5月20日停牌1天,自5月21日開市起複牌,公司股票變更為“ST中泰”。

對于業績、股價持續三年低迷的中泰化學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南都灣财社記者注意到,中泰化學财務造假案還牽扯到兩家保薦機構與會計師事務所,目前尚無處罰。

為達控股股東營收目标,中泰化學兩年虛增收入42億元

今年3月,因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中泰化學及其控股股東新疆中泰(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泰集團”)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時隔近2個月,5月18日晚間,中泰化學對外披露此事的調查及處罰結果。《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中泰化學主要涉及兩項違法違規:一是為了完成控股股東中泰集團下達的營收目标,通過将不具有控制權或實為代理人的業務按照總額法核算,2022年合計虛增收入42.48億元、虛增成本42.48億元,分别占2022年報中披露的營業總收入及營業總成本的7.60%及7.75%。

二是中泰化學未在2021年、2022年定期報告及臨時公告中披露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的關聯交易。2021年、2022年,中泰化學及其子公司以預付款、退貨款、代收代付運費等名義,直接或通過第三方公司與控股股東中泰集團及其關聯方發生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的關聯交易,總發生額為77億元。

上述虛增收入與成本,以及未披露關聯交易的行為,導緻中泰化學2021年、2022年财報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另外,也導緻中泰化學公開發行的“23 新化 01”“23 新 化 K1”等公司債券,出現募集說明書引用的資料不準确、虛假記載等問題。

監管開下巨額罰單,保薦機構及會計所會否被罰?

新“國九條”之下,監管部門加強了對上市公司的資訊披露監管,其中,财務造假、資金占用等違法違規行為被重點監管。此次,新疆證監局對中泰化學、中泰集團及相關負責人開出了“巨額罰單”。

新疆證監局決定,對中泰化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500萬元罰款。此外,中泰化學股票自5月20日開市起停牌1天,自5月21日開市起複牌。複牌之時,公司股票亦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從“中泰化學”變更為“ST中泰”,股票代碼不變。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後,公司股票交易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百億市值國企被ST,為達控股股東目标,2年虛增收入42億

同時,對時任中泰化學董事長楊江紅罰款250萬元,對時任中泰化學财務總監彭江玲罰款150萬元,另有5名高管分别被處以50萬至60萬元不等的罰款。

其中,2020年11月至2022年9月,時任中泰化學董事、總經理劉洪被罰60萬元。劉洪現為另一家新疆上市國企公司中基健康(000972.SZ)的董事長。

對于上述處罰,劉洪申辯稱,其履職時間較短,信賴審計機構,對違法違規事項不知情。而且任職期間多次就中泰化學缺乏獨立性等問題作出報告及提醒,積極配合調查工作。

不過,新疆證監局認為這些理由并不屬于法定免責事由,該局在量罰時已充分考慮了中泰化學的内部治理和劉洪的履職情況,是以不予采納其申辯意見。

作為中泰化學财務造假案的始作俑者,中泰集團自然難逃處罰。新疆證監局指出,中泰集團作為中泰化學控股股東,組織、指使了對中泰化學的資金占用行為,導緻上市公司存在重大遺漏的資訊披露違法行為。

新疆證監局對中泰集團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500萬元罰款。時任中泰集團财務總監龔春華是組織、指使中泰化學實施資訊披露違法行為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被給予警告,并處以200萬元罰款。

南都灣财社記者注意到,中泰化學2021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項目的保薦機構是東方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持續督導期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另外,2021和2022年負責中泰化學審計工作的是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參考近期的金通靈财務造假案,這兩家機構是否會與中泰化學一同被罰?這兩家機構有無針對此事的表态?南都灣财社記者就相關問題詢問新疆證監局及上述兩家機構,截至發稿前,尚未獲回應。

股價、業績持續低迷,去年資産負債率逼近60%

公開資料顯示,中泰集團是新疆最大的國有企業,也是新疆首家進入世界500強的國有企業。2012年7月,中泰集團在中泰化學的基礎上成立,2021年5月被改組成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并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持股95%的省屬國企。中泰集團是中泰化學控股股東,持有後者25.44%的股權。

中泰化學前身是新疆氯堿廠,以氯堿、粘膠為雙主業,也是氯堿行業龍頭企業,主要生産聚氯乙烯樹脂(PVC)、離子膜燒堿、粘膠纖維、粘膠紗四類産品。

2021年,中泰化學曾憑借行業高景氣,業績和股價一度重新整理曆史紀錄。近三年來,受行業周期底部影響,中泰化學的業績、股價持續低迷。

财報顯示,中泰化學2023年營業收入約371.18億元,同比減少28.15%;歸母淨利潤虧損約28.65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7.76億元,這是中泰化學近20年來首次出現淨利潤年度虧損。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77.8億元,同比下降27.33%;歸母淨利潤虧損約1.77億元。

百億市值國企被ST,為達控股股東目标,2年虛增收入42億

近5年中泰化學淨利潤變化。

對于大幅虧損,中泰化學解釋稱,受行業周期影響,公司主要産品銷售價格不同程度下降,加上資産減值損失增加、聯營企業業績下滑虧損增大,投資損失增加,導緻盈利能力下降。

兩家公司的财務壓力也很大。截至2023年底,中泰集團總資産725.3億元,比上年末減少9.86%,總負債431.26億元。其中,流動負債706.28億元,主要包括短期借款295.4億元,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85.47億元。

同期,公司賬上貨币資金僅42.29億元,資産負債率達59.46%,去年的财務費用高達11.66億元。

聯合資信曾在2023年11月出具的評級報告中指出,中泰集團收入及利潤對中泰化學依賴度較高,經營業績受行業周期波動影響顯著。中泰集團整體債務負擔較重,短期債務占比高,貿易業務對資金形成一定占用。

二級市場上,自2021年9月階段性高點至今,中泰化學的股價區間跌幅超過70%。截至5月17日收盤,中泰化學報收4.93元/股,最新市值為127.69億元。

采寫:南都灣财社記者 方詩琪

三年占用資金84億元,百億化工龍頭中泰化學控股股東被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