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新調倉曝光!張坤、朱少醒、喬遷、林英睿、胡昕炜……

作者:券商中國
最新調倉曝光!張坤、朱少醒、喬遷、林英睿、胡昕炜……

随着多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回購股份公告,多位百億級基金經理近期的調倉動向也随之曝光。

券商中國記者梳理發現,張坤、林英睿、朱少醒、胡昕炜、喬遷等多位知名基金經理旗下相關産品對部分個股進行了調倉換股,有的為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有的則選擇減倉。

具體來看,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加倉乳業龍頭伊利股份220萬股;林英睿旗下兩隻基金廣發價值領先混合、廣發睿毅領先混合減倉王府井;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精選成長與胡昕炜管理的彙添富消費行業混合新進增持千味央廚;喬遷管理的興全商業模式優選再次新進公牛集團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等。

張坤加倉伊利股份

5月14日晚公告顯示,伊利股份最新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現身,比一季度末增加了220萬股。

該基金于2024年一季度新進伊利股份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目前由一季度末的第十大流通股東跻身為第九大流通股東,持股比例增至0.9%。事實上,伊利股份也是張坤一直鐘愛的公司,最早于2021年三季度末進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名單。

作為乳業龍頭,前十大流通股東顯示,伊利股份深受機構青睐,社保基金、證金、陸股通、公募基金等均有現身。

市場表現來看,伊利股份股價自2021年年初創曆史新高後不斷下滑,今年一季度以來股價有所反彈。截至5月17日收盤,該公司今年以來股價上漲幅度達5%。

業績方面,進入2024年伊利股份營收端有所承壓。資料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該公司實作營業總收入325.77億元,同比下降2.58%。其中,液态奶營收的下滑是伊利股份一季度業績承壓的主要原因。

對此,在最新的業績說明會中該公司進行了說明。伊利股份表示,2024年一季度來看,需求恢複低于預期,一方面因為消費力恢複速度變慢;另一方面,則是有産品多元化沖擊的影響。不過,公司也表示這種影響相對短期。需求受消費力和消費習慣雙重驅動,長期來看,消費者對于乳制品的剛需需求并沒有改變,随着整體消費的持續恢複,乳品行業仍會回到正常的增長軌道上來。

林英睿旗下兩隻基金減倉王府井

5月13日,王府井最新釋出回購股份公告,披露了截至2024年5月9日公司前十名流通股東和前十名無限售條件股東的情況。

王府井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林英睿的廣發價值領先混合、廣發睿毅領先混合現身,較一季度末持股數量均有所減少。上述2隻基金均于2022年下半年新進王府井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其在2023年總體以增持為主。

業績來看,2024年一季度,王府井實作營業收入33.08億元,同比下降1.74%,歸母淨利潤下降10.86%至2.02億元。

對于業績名額的下滑,王府井副總裁、董事會秘書王健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從總體消費市場看,盡管消費市場規模有所回升,但各行業、各業态、各品類恢複趨勢不均衡,服務類消費顯著好于商品類消費。受市場環境影響,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較同期小幅下降。

“同時由于公司新業态、新門店尚處于培育期,收入增幅尚不足以覆寫相對固定的成本費用支出,加之長租約高租金項目在租賃前期受新租賃準則影響較大,對公司利潤産生一定影響。”

兩位知名基金經理新進千味央廚

預制菜公司千味央廚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多位知名基金經理管理的産品,如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精選成長、胡昕炜管理的彙添富消費行業、孫彬管理的富國價值優勢、鄢耀管理的工銀圓興與工銀核心優勢、王園園管理的富國消費主題等。

與一季度相比,孫彬管理的富國價值優勢、鄢耀管理的工銀圓興與工銀核心優勢、王園園管理的富國消費主題持股數量不變。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精選成長、胡昕炜管理的彙添富消費行業混合分别新進加倉57.46萬股、70萬股。此外,國聯優勢産業退出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據介紹,千味央廚主要為餐飲企業提供定制化、标準化的預制半成品,海底撈、華萊士、真功夫、九毛九等全國性品牌連鎖餐飲企業均為該公司客戶。

業績方面,千味央廚2024年第一季度實作營業收入4.63億元,同比增長8.04%;實作歸母淨利潤0.35億元,同比增長 14.16%。

針對2024年一季度業績增速有所放緩的情況,千味央廚在機構調研中解釋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2023年第一季度是個高基數,結合2023年四季度的增長和2024年第一季度的綜合資料來看第一季度是比較良性的增長趨勢;二是第一季度大的消費環境與同期相比較為疲軟;三是大B端市場競争加劇。

任相棟加倉裕同科技

近日,裕同科技因股份回購事項披露了截至4月24日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任相棟管理的興全合泰加倉包裝印刷公司裕同科技34.59萬股。該基金自2021年四季度新進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已連續十個季度持有裕同科技,最新持股數量為1068.49萬股,持股比例為2.05%。

公開資料顯示,裕同科技主要産品為紙質包裝、植物纖維模壓制品、可降解新材料制品、軟包裝、功能材料模切、文化創意印刷産品、消費電子零部件及其他新材料等。作為行業領先、國際知名的品質包裝方案商,公司積累了大批優質客戶資源,涵蓋消費電子、智能硬體、煙草、酒、化妝品、奢侈品、大健康、醫療保健、文創和高端食品等領域。

業績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該公司實作營業總收入34.76億元,同比增長19.37%;歸母淨利潤2.19億元,同比增長20.55%。

東吳證券研報表示,裕同科技布局持續完善,2023年該公司馬來西亞新工廠通過客戶認證并順利投産,越南環保包裝新工廠建設完成并順利投産,新工廠投産驅動海外收入明顯增長。

喬遷加倉公牛集團

公牛集團近期公布了截至2024年4月25日前十名流通股東和前十名無限售條件股東持股情況。該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潤、興全合宜,喬遷管理的興全商業模式優選等多隻百億基金産品現身。

與2024年一季度末相比,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潤、興全合宜A持股數量保持不變,分别為公司第五、第七大流通股東。喬遷管理的興全商業模式優選再次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持股數量為181.98萬股,持股比例為0.2%;該基金最早于2021年三季度進入公牛集團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公開資料顯示,公牛集團深耕民用電工領域,逐漸形成電連接配接、智能電工照明、新能源三大主營業務。業績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該公司實作營業收入38.03億元,同比增長14.06%,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29億元,同比增長26.27%。

針對2023年度、2024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同比顯著提升,在近期的投資者調研中,公牛集團解釋表示主要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大宗原材料價格下降帶來的正收益;二是内部經營管理能力的提升帶來的,包括采購、研發、生産、銷售全價值鍊的精益管理水準提升。談及新一年公司的發展戰略,公牛集團表示2024 年,公司将保持面向未來的長期經營政策,繼續加快推動“智能 生态、新能源用電、國際化”三大業務戰略的發展程序。

責編:桂衍民‍‍‍‍‍‍‍‍‍

校對: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