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瓶開挂體考?注意!氮泵可能對青少年大腦發育産生不良影響

作者:紅星新聞

“助力體考,潛能‘泵’發”“一瓶開挂體考”“沖刺體考,快人一步”……随着全國各地陸續進入中考體育考試時間,号稱“體考神器”的氮泵愈發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各大電商平台和社交媒體上,氮泵被不少賣家和部落客宣傳為能夠提升體能、增強爆發力的神奇産品,尤其受到即将參加中考體測的學生和家長們的青睐。

氮泵是什麼?效果如何?青少年使用後是否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在正式體考場合能否使用?是否會破壞體育賽場秩序?……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尚待追問。

氮泵熱銷背後

暗含健康隐憂

記者以“中考體育”氮泵為關鍵詞在各電商平台進行搜尋,一系列配有“一瓶就可開挂考試”“助力體考 點燃狀态”“2024體考專用補劑”等宣傳語的功能性飲料被推薦至搜尋結果界面,其中不乏下單人數過萬的商品,售價在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

一瓶開挂體考?注意!氮泵可能對青少年大腦發育産生不良影響

“氮泵”到底是啥?

“‘氮泵’不是單一進制素,是由不同的成分組合在一起的一種補劑。氮泵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氮,因其服用後可以幫助健身者更好地達到肌肉泵感而得名。”運動健身領域專業人士焦昊天告訴記者,氮泵的工作原理是通過一氧化氮的合成與分解,進而擴張血管,增加肌肉的血流量,提高肌肉做功能力。此外,氮泵中常見的咖啡因和可可堿等成分還能刺激神經興奮,增強運動員的專注度,提振精神狀态。

“跑得更快”“擁有良好狀态、保持耐力”等宣傳效果,讓氮泵使用的“風”吹向了學生體考。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關于氮泵的讨論也持續升溫。

有家長和學生“曬”出氮泵使用體驗,稱使用後确實感受到體能上的提升,有“輕松很多”的效果。

一瓶開挂體考?注意!氮泵可能對青少年大腦發育産生不良影響

但也有不少人反映使用後并未達到預期效果,有消費者調侃,“實際上都是心理作用”“所謂‘氮泵’其實就是一瓶糖水,還賣得那麼貴”;還有考生反映使用後出現心率飙高,甚至頭暈、嘔吐等不良反應。

一瓶開挂體考?注意!氮泵可能對青少年大腦發育産生不良影響

類似情況也在多地曝出,讓不少準備使用氮泵的學生和家長猶豫不決。事實上,對于氮泵是否适合孩子的身體狀況,很多人并沒有充分把握。

記者随機咨詢了一戶售賣氮泵産品的商家,客服表示,“不适宜孕婦,哺乳期婦女及14歲以下人群使用”。另一商家客服“營養健康師芮芮”也明确表示:“氮泵是運動健身前喝的飲料,針對健身人群使用。不建議體考使用。”

近日,一位北京的初三生家長告訴記者,即便不清楚氮泵是否具有副作用,但自己的孩子還是決定在體育考試前服用,“沒辦法,班裡特别多同學喝,但是會控制用量”。

像這樣心态的學生和家長不在少數。究其原因,家長大多無奈表示,“有副作用又如何?‘一分千人’不是說着玩的”……

揭開“神器”面紗

實為食品非藥品

記者在北京多家藥店進行走訪,銷售人員均表示不售賣氮泵相關産品。

随後,記者線上購買了一款銷量位居前列的氮泵液體飲料,在其标簽上明确标示含有“紅參40mg、咖啡因63mg、牛磺酸300mg”,配料表上依次為水、食用葡萄糖、食用香精……

在另一款氮泵産品的配料表中則依次為水、葡萄糖、咖啡因、人參粉等成分。通過對比其他類型能量飲料的成分,普遍含有咖啡因、牛磺酸、煙酰胺等,号稱“可增加力量,補充體能”。

一瓶開挂體考?注意!氮泵可能對青少年大腦發育産生不良影響

△圖為售賣的多款氮泵産品的主要配料。

面對紛繁複雜的食品标簽,消費者普遍表示困惑和擔憂。氮泵的定性及其安全性成為公衆關注的焦點。

“氮泵作為一種運動營養食品,在大陸有明确的分類和技術名額,執行的标準是《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運動營養食品通則》(GB 24154—2015)”,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北京市京都食品藥品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思嘉介紹。

在多款氮泵産品的詳情頁也确實可以看到,其執行标準标注為“GB 24154”。

記者查閱資料看到,所謂運動營養食品是指為滿足運動人群(指每周參加體育鍛煉3次及以上、每次持續時間30分鐘及以上、每次運動強度達到中等及以上的人群)的生理代謝狀态,運動能力及對某些營養成分的特殊需求而專門加工的食品。

受訪專家均強調,氮泵等運動營養食品的成分和用量都有嚴格限制。

張思嘉介紹,速度力量類運動營養食品必須添加肌酸,每日可使用量為1—3mg;耐力類運動營養食品建議添加咖啡因,每日可使用量為20—100mg;牛磺酸則為可添加成分,其每日使用量不得超過0.6g。

“咖啡因是國家管制的二類精神藥品,作為食品添加劑隻允許添加在可樂等碳酸飲料中。”食品工程博士、食品健康科普作家雲無心特别強調了咖啡因這一成分的特殊性,“嚴格說來,運動飲料中不能添加咖啡因,不過現實中是個灰色地帶”。

針對氮泵産品的安全性問題,雲無心和焦昊天表示擔憂。

雲無心認為,雖然含有咖啡因和牛磺酸的液體氮泵飲料可能對成年運動人群有一定益處,但對于青少年和兒童來說,飲用此類飲料可能對大腦發育産生不良影響。

“過量攝入咖啡因等刺激性成分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焦昊天結合科學資料指出,氮泵等補劑對中學生這一特殊群體存在潛在風險。中學生的内髒器官尚未發育完全,且缺乏管控成瘾性物質的能力,貿然使用氮泵可能對其造成長遠危害。

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學體考中,并無興奮劑檢測環節,也未明确禁止氮泵等運動營養食品的使用。

焦昊天并不贊成中學生使用氮泵。他認為,氮泵的使用量應根據個體的器官負荷功能、肝髒腎髒以及心髒負荷功能等因素來确定,是個體化的選擇,“如果中學生需要使用補劑,應在家長監管下嚴格控制用量和次數,并與專業人士就補劑的使用和心理依賴問題進行深入溝通”。

宣傳或誇大功效

過度引導需擔責

事實上,在氮泵成分和推薦用量對未成年人有潛在風險的情況下,還能讓學生相約購買的背後,與商家對氮泵功效的誇大宣傳不無關系。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電商平台上不少氮泵商品在宣傳時存在誇大功效的現象。這些商品在瓶身包裝上并未明确标注功效,但在電商平台的展示圖上卻頻繁打出“沖刺有力”“耐力持久”等宣傳語,并明确指向“體考”。

一瓶開挂體考?注意!氮泵可能對青少年大腦發育産生不良影響

焦昊天提醒,要仔細檢視産品配料表。有些産品的主要成分可能僅僅是水、葡萄糖、果糖等普通成分,而真正具有增強運動表現功能的添加成分含量很少。這樣的産品雖然價格低廉,但實際效果可能并不顯著,甚至可以說是消費者支付了“智商稅”。

從公共健康角度出發,雲無心呼籲相關部門應嚴格把關,避免未成年人誤飲誤用。他建議,應要求含有咖啡因和牛磺酸的飲料在标簽上明确注明“不建議未成年人飲用”。

針對氮泵産品的宣傳和銷售問題,張思嘉指出,根據大陸廣告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如果商家在宣傳中誇大氮泵類商品的功效,對消費者産生實質性影響,則構成虛假廣告。對此,相關行政部門應及時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并強化對氮泵類商品廣告營銷的合規檢查。同時,電商平台也應承擔相應責任,及時處理消費者關于商家虛假廣告的投訴,引導商家合規經營。

張思嘉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氮泵類商品時,應仔細檢視産品說明和成分表,了解産品的真實功效和适用人群。如果因商家的虛假廣告購買了氮泵類商品并受到損害,消費者可以根據大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進行維權,“具體來說,消費者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并請求行政主管部門對廣告經營者和釋出者予以懲處;如果構成欺詐,消費者還可以要求經營者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

回歸教育的本質,

蔡元培先生曾提倡

“完全人格,首在體育”,

為孩子們打造一個

健康、積極、向上的體育環境,

始終是教育事業發展中

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當下,

我們寄望每一位考生

能在體育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更希望廣大學子

理性看待市場上的氮泵等輔助産品,

不被短暫的成效所迷惑,

而是真正投入運動中去,

感受每一次汗水

帶來的身心愉悅與成長蛻變,

培養出終身運動的良好習慣,

塑造出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質,

實作“完全人格”的初心和初衷。

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