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ToB企業要不要做品牌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本文深入探讨ToB企業是否需要建構品牌,通過品牌必要性三角形模型,分析ToB企業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和政策,幫助企業決策者了解品牌建設的價值,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ToB企業要不要做品牌

我們說到,要不要做品牌,用博弈論分析就非常清晰明了,如果是單次博弈,就不需要品牌和口碑,如果是多次博弈,就需要品牌和口碑。

是以歸根到底是要看生意的需要,可以畫出一個“品牌必要性三角形”。

或者通俗來說,“要不要做品牌,就看這三點”:

  1. 目标客戶數量多
  2. 希望客戶重複購買
  3. 老客戶口碑會影響新客戶購買決策
ToB企業要不要做品牌

有了上面的“品牌必要性三角形”後,那麼,一家ToB企業要不要做品牌,就很好判斷了,很多疑難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Q1:為什麼雲廠商往往比ToB工業企業更重視品牌?

答:3月底,老羅首都直播賣雲,在朋友圈裡很火爆,而且我們經常能在機場見到華為雲和騰訊雲的廣告。

最主要的原因是,雲服務大中小企業都需要,企業怎麼也得買一個官網網址和企業郵箱吧,是以目标客戶數量非常多。目标客戶數量越多,越需要品牌的知名度。目标客戶數量越少,品牌傳播的需求越弱。

比如工業品牌往往目标客戶數量少,很依賴幾個大客戶,銷售直接溝通更精準,就不太需要打造品牌。比如說,我為一家做電池材料的工業企業做咨詢,他們年營收百億,絕大部分營收依靠幾個KA大客戶,銷售投入一年上億,品牌投入才百萬。

這種客戶數量非常少的情況下,往往就是高管或者是銷售和客戶談,産品行就合作,不行就不合作,品牌起到的作用很小,主要靠産品(包括研發創新)+銷售+口碑。

是以我們會看到,雲廠商往往比工業企業更重視品牌。做數字化的ToB企業,比如釘釘、飛書、金蝶、做數字化教育訓練的雲學堂,做BI的帆軟,小鵝通,也都非常重視品牌,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的目标客戶數量非常多。

Q2:同樣是工業企業,為什麼有的大力做品牌,有的好像不重視?

答:我接觸到的一些工業企業,比如做汽車零配件的,做汽車車燈的,做到上市了也沒什麼名氣,非常的低調,他們的客戶就是那幾個汽車廠商,确實沒太必要去外部做品牌宣傳,隻要用心服務好這幾個客戶就好了。

其實這些企業也非常重視客戶的口碑,但是這種重視往往是通過具體的人來完成的,是通過優秀的産品、銷售服務、技術服務、高管親自溝通等實際服務來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帶來好的口碑,但這些都沒辦法在網絡平台上看見。

而酒店品牌在大衆點評上的評價和小紅書上的分享,普通大衆都能看得見。而有的工業企業,比如做物流機器人的,物流企業都是他們的目标客戶,目标客戶更多,也就更需要做品牌。(具體可見工業品牌營銷文章:專訪武亞偉:工業品牌營銷怎麼做,客戶體驗和口碑如何推動90%的複購與高速增長(萬字幹貨))同樣的道理,金融和醫療也是比較封閉的圈子,金融和醫療的ToB企業往往會在圈内做影響力,不太需要出圈傳播。

Q3:同樣是工業企業,為什麼英特爾、英偉達、甯德時代好像品牌影響力做得非常大?

答:因為他們不是普通的工業品牌,他們是要素品牌。他們的目标客戶數量不多,但是希望客戶重複購買,并且賣得更貴。

比如我在深圳機場看到高通骁龍晶片的廣告,按理說骁龍晶片的目标客戶主要就是幾家主流手機廠商,為什麼要想向C端大衆人群打廣告呢?Inter和甯德時代也一樣,目标客戶數量不大,但是品牌宣傳力度很大,在C端大衆人群裡的知名度都很高。

他們都是終端産品的核心要素,骁龍晶片是手機的核心要素,Inter是電腦的核心要素,甯德時代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要素。C端消費者在購買終端産品會關注到這些核心要素品牌。

ToB企業要不要做品牌

這是要素品牌的打法,通過提高C端大衆人群裡的知名度,來提高在B端客戶也就是手機廠商那裡的話語權,打造要素品牌,希望客戶重複購買,并且賣的更貴,實作品牌溢價,後面會有章節詳細來講要素品牌的打法。

Q4:有的ToB品牌并沒有符合你所說的“品牌必要性三角形”,為什麼品牌投入也挺大的?

答:我所畫的 “品牌必要性三角形”,說的是必要性,但是有的“富二代”品牌,雖然沒有必要性,但就是有錢,就是要花錢做品牌,或者其他特别原因,也是存在的。

比如說我們曾經服務過微衆AI,按理說目标客戶就是那些金融機構,但是宣傳力度卻很大,在“量子位”、“infoQ”等各大科技類公衆号大量投放“聯邦學習”相關的文章宣傳,一方面可能是有錢,另一方面可能也是為了提升微衆銀行整體品牌的科技屬性。有的ToB企業獲得大額融資,錢很多就想大力宣傳一波。有的ToB企業,上市前夕,需要對資本市場傳播同時強化品牌力,大量做正面宣傳。種種情況不一而足,可能沒有必要性,但有錢就可以做宣傳。

Q5:ToB企業的品牌預算,為什麼比快消品牌少?

答:目标使用者數量少,是大部分TOB品牌相比TOC品牌投入較少的重要原因。有句話叫做,最好的廣告是口口相傳。對于影響顧客心智來說,口碑效果最好,但是效率最差。家人朋友推薦的産品你會無條件信任,但是一個好口碑隻能影響寥寥數人,其傳播力是有限的。

隻有打造品牌才能一下子讓千百萬人知道你,品牌可以快速傳播資訊,讓你的企業和産品被社會大衆所關注。品牌是效率最高的大衆認知手段。它是企業産品撬動消費者認知的杠杆,隻要你把這個杠杆打造得足夠長,它甚至可以撬動整個地球上的人類。但是ToB企業的客戶群體非常精準和聚焦,數量也特别少。

有打造品牌這功夫,你還不如上門拜訪,做客情、辦展會,那個效率更高。對TOB來說,打造品牌有用,但沒大用,品牌隻是錦上添花。

比如還有做汽車零配件産品的,客戶就國内外幾個汽車公司,有的營業額也非常高,甚至是上市公司,但是客戶數量非常少,對品牌傳播的需求就會非常的弱。而對于TOC行業來說,做品牌就是雪中送炭了。

當你的目标顧客以百萬計、千萬計,你能一個個登門拜訪嗎?你能讓銷售人員拿着産品手冊和PPT挨個講解嗎?你能辦個展會把幾百萬人都請來嗎?是以,品牌傳播是效率最高的大衆認知手段,對于TOC行業來說做品牌是雪中送炭,對于TOB行業來說,往往是錦上添花。

這是對于大部分TOB品牌而言的,細分來說,TOB行業也有不同的類型,從這裡出發,就能了解,為什麼ToB企業不請明星代言人,不使用明星廣告轟炸,因為ToB的企業客戶數量少,采購非常理性。

而ToC品牌可以通過品牌廣告,明星代言,快速在大量使用者心目中建立起知名度和好感度,促進消費者購買。為什麼機場又能看到騰訊雲、華為雲等TOB品牌的廣告,因為雲廠商的目标客戶相對較廣,隻要是企業老闆和高管,都是他們的目标客戶,而機場的高端商務人士較為密集。

總結來說,品牌具有提高認知效率的價值,是效率最高的大衆認知手段,大部分TOB品牌的目标客戶數量少,品牌溢價能力不強,這是很多TOB品牌投入小的重要原因。

本文由人人都是産品經理作者【陳小步】,微信公衆号:【陳小步】,原創/授權 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