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作者:弘曆走遍地球村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

有人問,他們臉不紅嗎?

紅,酒精過敏。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最近,河南省南陽市搞了個挺有意思的活動,叫作“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周年座談會”。諸葛亮老家山東臨沂的,他辛勤耕讀的地方河南南陽的,還有他最後安息之地陝西漢中的專家們,可以說是“三省三地”的智囊團齊聚南陽,共同參與了這場名叫“相約南陽,追憶孔明”的紀念活動。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會上,那可真是高手如雲,比如山東沂南縣諸葛亮研究會的,陝西勉縣三國文化管委辦、三國文化研究院的,還有管理着武侯墓和武侯祠的朋友們,加上南陽這邊的社會科學聯合會、文物保護研究院、博物院,以及南陽諸葛亮研究會、武侯祠博物館的學者們,簡直是諸葛亮文化的全明星陣容,就差諸葛亮親自到場了。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大家夥兒圍繞着一個核心議題——“諸葛亮文化的内涵底蘊與時代價值”,展開了熱烈的讨論。有的聊諸葛亮一生的豐功偉績,有的講他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還有的提到了他清廉無私的品格,以及這些品質對後世的影響,當然了,也少不了讨論在咱們現代,諸葛亮精神還能怎麼發光發熱。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這次座談會可不簡單,收上來的學術論文堆起來得有四十多篇,真是把諸葛亮文化的傳承發揚光大做到了實處。座談會第二天,大夥兒還實地走訪了南陽卧龍崗、諸葛草廬、武侯祠這些跟諸葛亮息息相關的古迹,一個個都對南陽在保護和利用這些文物古迹,弘揚諸葛文化方面豎起了大拇指。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說起來,這次“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周年座談會”背後的推手,主要是南陽市社科聯、文物保護研究院和諸葛亮研究會,南陽卧龍崗文化園也出了份力。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提起諸葛亮,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181年到234年在世,字孔明,号卧龍,三國時候蜀漢的丞相,軍事、思想樣樣精通,《出師表》、《誡子書》都是他的名篇。他打小在山東臨沂沂南縣長大,後來跑到南陽種了幾年地,直到劉備三次拜訪,才出山輔佐,成了建立蜀漢、促成孫劉聯盟的關鍵人物。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可惜啊,公元234年,諸葛亮在陝西岐山五丈原軍中累垮了,最後安息在漢中勉縣定軍山下,劉禅封他為忠武侯,後人尊稱為武侯或諸葛武侯,他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成了忠誠與智慧的代名詞。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像這樣紀念曆史人物的活動,其他地方也沒少辦。比如說,重慶和成都之前就借着“紀念劉備托孤1800周年”的由頭,征集論文,準備開學術研讨會。這事兒是去年12月開始籌備的,計劃今年4月到6月在重慶奉節和四川成都舉行,由一串機關聯合辦。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這次座談會上,大家夥兒心照不宣地達成了三點共識,挺有意思:

第一點,大家都認準了,諸葛亮的根兒在山東臨沂,那地兒古時候叫琅琊,算是給“諸葛亮老家之争”畫上了個句号。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第二點,話說回來,諸葛亮後來的生活軌迹把他帶去了河南南陽,在那裡度過了青春歲月,這一段也是諸葛亮成長史裡不可或缺的一章。

第三點,大夥兒還一緻感歎,諸葛亮那真是拼了命,六出祁山加上一次未完成的北伐,總共七次北伐,最後在漢中耗盡了最後一絲力氣,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原本還納悶兒,為啥山東臨沂、陝西漢中和河南南陽這仨地方的研究者能坐到一塊兒開會呢?瞧見這三條共識,心裡就有譜了。他們這是在聯手守護諸葛亮的“品牌權”,不允許别的地方随意解讀或是“搶注”諸葛亮。就像諸葛亮當年在三國裡分了天下,現在這幾個地方也像是在諸葛亮身上“三分天下”,其他宣稱諸葛亮足迹所至之處,在他們看來,都是在蹭。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諸葛亮,這位千年難遇的智者,已經仙逝長達1790年之久,而世人對他的探究與崇拜,也同樣持續了這悠悠千載。如今,不論是翻閱報紙、滑動網絡頁面、打開電視,還是沉浸在書籍的海洋,關于他的故事和智慧,簡直是信手拈來,想了解啥,搜一搜,資料多得能把你淹了。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提到這個“1790周年紀念座談會”,不少網友覺得挺新鮮,還帶點兒小疑惑,畢竟這年頭不怎麼常見。但想想,要是為緬懷孔明先生,好像也挺應景的。真可謂“三省三地,共論一賢”。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說起來,這座談會規模不小,跨省關聯,花銷自然也不菲,路費、餐費、會議室租金、可能的遊玩費用,還有那些精緻的小禮物,樣樣都得算計着。但轉念一想,能為探讨和傳承文化搭台唱戲,這筆錢花得也算值當吧。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再說了,咱們講究禮尚往來,南陽開了個好頭,接下來山東臨沂是不是也得接接力,辦一場?臨沂熱鬧過後,陝西漢中估計也得張羅起來。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這還不算完,網友們腦洞大開,琢磨着劉備、關羽、張飛這些曆史名人,他們的座談會是不是也該提上日程了?畢竟,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每個角色都值得咱細細品味一番。這樣一來,文化的盛宴,怕是要連軸轉咯!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河南舉辦的這場紀念諸葛亮的座談會,要是比起某些主流相聲社團和演員的表現,那可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話怎講?首先,這類座談會雖然免不了要投入一些成本,但關鍵在于,人家實實在在辦了場文化盛事,行動力滿分。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反觀那些體制内的文藝團體,比如文工團、曲藝團、說唱團,他們平時都在忙活啥?有沒見到頻繁的演出?有沒推出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似乎除了每個月定時定點領國家的補貼,演員們領領工資,他們對社會文化的貢獻,就顯得沒那麼顯眼了。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是以說,盡管辦一場紀念諸葛亮的座談會得花些銀子,可至少人家辦了,有動靜,有成果。這種積極作為,總比啥也不幹隻知拿錢的“寄生蟲”形象強多了。辦活動,就是對文化的尊重與傳承,這樣的行為,值得咱點個贊!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這“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周年座談會”,太應該辦了!不這麼搞一搞,咋能請得動山東臨沂、河南南陽、陝西漢中這“三省三地”研究諸葛亮的大咖們聚到一塊兒,南陽論劍呢?

這場座談會簡直是個大課堂,讓各地的專家有了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這不光能提升他們自己的研究水準,還能讓大家看看,研究諸葛亮這事兒,多有價值,多重要!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再者,這些文化大佬湊一起,相當于開了個諸葛亮智慧研讨會,一邊挖掘孔明先生的閃光點,一邊把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傳承下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還有,這活動一辦,南陽的名聲那是響當當的,口号都出來了——“南陽,一個值得三顧的地方”,這廣告效應,以後吸引投資、搞活經濟,還不是順水推舟的事兒?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别忘了,這期間南陽的吃喝住行也跟着火了一把,交通、酒店、餐館,哪個不是賺得盆滿缽滿?這簡直就是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典範嘛!

搞什麼鬼?舉辦“紀念諸葛亮仙逝1790年”座談會,還達成了共識?

你看看,連南韓人都跑去争屈原了,咱們有的地方連西門慶、潘金蓮、武大郎都不放過,争得那叫一個熱鬧。諸葛亮這樣智勇雙全,一生奉獻的牛人,咱們憑什麼不搶着紀念?必須得搞,而且得搞得有聲有色,這才是對得起咱們這位千古智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