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博物館奇妙日|我去山裡當“館長”!“ To Be A Curator in the Mountains” Jade&Evelyn’s Museum Diary

作者:安順經開區釋出
博物館奇妙日|我去山裡當“館長”!“ To Be A Curator in the Mountains” Jade&Evelyn’s Museum Diary

On the occasion of May 18,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we received a special task: to serve as a one-day museum curator at the "Memory on Hands Museum". Located at Wenggong Village, Guanshanhu District, Guiyang, "Memory on Hands Museum" is a display and experience center for traditional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kills, combining functions such a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exchang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raftsmen, academic lectures, and city support for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experience activities. Currently, the museum has a collection of nearly 6200 pieces of batik, embroidery, and folk objects. How can we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 task of "One-Day Curator"? Come with us to find out!

博物館奇妙日|我去山裡當“館長”!“ To Be A Curator in the Mountains” Jade&Evelyn’s Museum Diary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如期而至。

2024年,國際博協為國際博物館日定下的主題是“博物館緻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博物館收藏曆史,但博物館的研究和教育,則通向生活,面向未來。

這一天,我們沒有選擇去城市裡巍然矗立博物館裡當一個安靜觀賞的遊客,而是接到了一個神秘任務——去藏在山野間的博物館,當一日“博物館館長”。

博物館奇妙日|我去山裡當“館長”!“ To Be A Curator in the Mountains” Jade&Evelyn’s Museum Diary

從貴陽市區驅車約20公裡,沿着茶山駛入盤旋的鄉間小路,一片藍色突然出現在眼前。位于觀山湖區金華鎮翁貢村的手上記憶博物館掩映在一片郁郁蔥蔥之中。

青瓦紅磚,春草夏花,貓貓狗狗悠然踱步,被雞鳴鳥語和雨後青草味的空氣包裹,讓這裡如同遺世獨立的桃源。而走進去,你會發現,這更像是一個通往遠古世界的入口。

博物館奇妙日|我去山裡當“館長”!“ To Be A Curator in the Mountains” Jade&Evelyn’s Museum Diary

“這是織金地區的苗族蠟染,上面的紋樣是古老的太陽鳥,是由點繪式的工藝繪畫而成的。”

“納雍的蠟染以手繪線條為主,花紋都是根據他們的神話故事來創作的。”

“丹寨的紋樣都是轉動的,像個天體一樣,象征着太陽崇拜。”

..............

在“師傅”——手上記憶博物館館長王小梅的帶領下,我們在曆史的光影中遊走,聽着她将紋樣裡的藍色脈絡娓娓道來。

博物館奇妙日|我去山裡當“館長”!“ To Be A Curator in the Mountains” Jade&Evelyn’s Museum Diary

2000多平方米、6200件藏品,收藏着小梅館長行走在貴州各個村寨收藏而來的手上記憶。

紋樣、蠟染、服飾,深淺濃淡的藍色組成了館内的色譜,折射出不同地域和不同年代的光彩,傳遞着古老的生命哲學,連接配接着人與自然、個體與族群的精神共鳴。

從收集到第一抹藍到成為館長,20多年的積累和沉澱讓小梅館長熟悉每一個物品背後的故事,這可讓我們犯了難,僅僅一天的時間如何才能勝任“館長”的角色?

“成為館長的第一步其實是‘喜歡’,隻要你們感興趣,參與進來,就為當館長開了好頭。”小梅館長笑着說。身處在技藝與記憶的雙重世界中,聆聽紋樣的含義,觸摸千年的印記,從遠古傳來的回響已牢牢抓住了我們。我想,我們已完成了作為館長的第一步。

博物館奇妙日|我去山裡當“館長”!“ To Be A Curator in the Mountains” Jade&Evelyn’s Museum Diary

那成為館長的第二步是什麼?小梅館長告訴我們,手上記憶不僅是“記憶”,也是“技藝”。

手上記憶博物館的稻田手工坊裡,村裡的嬢嬢們身着藍衣,細細描繪,她們身後的染缸裡,藍靛在悄悄呼吸。

蠟染,不是挂在牆上僅供觀賞的藝術,也是記錄美好與生活的手藝。蠟刀在白布上流轉,指尖與遠古的記憶連接配接,而每一次的創造又将這些記憶喚醒複活,開出新的藍花。

博物館奇妙日|我去山裡當“館長”!“ To Be A Curator in the Mountains” Jade&Evelyn’s Museum Diary

刀尖輕描,時間流轉,太陽落下山頭,心中流動的美好被藍與白定格。

雨後天晴,放下蠟刀,嬢嬢們信步走出館外。一路流水潺潺,花香鳥鳴,順道和遇見的鄉鄰寒暄說笑,不出幾十米便到了自己的家。

在這座村子裡的博物館裡,館内是複活的生命,館外是本真的生活。

我們仿佛也變成了一株在鄉土田野裡自由生長的藍靛草,紮根藝術的土壤,汲取自然的靈氣。這一刻,我們好像懂了博物館庭前的話語:“這是一個回得去的故鄉”。

來源:貴州日報天眼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