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南武廟供奉18位名将,12位都是中國人,他們為何要這樣設定?

作者:壹點料
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

提到武廟,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夠想到關羽,這是因為他不光在民間被稱為“關二爺”,曆朝曆代的皇帝也不斷的為其賜予封号,紅臉的關公,忠肝赤膽,他是中國人心目中名副其實的武将。

但是你知道嗎?越南人民也非常的崇拜武将,他們甚至還修建了一座武廟,就是為了表達心中對武道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在越南阮朝時期,越南武廟甚至還成為了全國上下最至高無上的存在。

可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越南武廟内部供奉了18位武将,其中卻有12位武将來自于中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越南武廟供奉18位名将,12位都是中國人,他們為何要這樣設定?

一、一個武廟而已,為什麼能産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呢?

越南武廟位于越南順化市,在古代,順化市是越南阮朝的首都,阮福膽史稱明命帝,他是越南阮朝時期的第二位皇帝,明命十六年阮福膽竟然将一座武廟建造在了首都,并且号召全國,要将武廟也加入到春秋祭祀中。

春秋祭祀的時候,越南人要去拜山踏青,據西漢《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越南人顯然也十分重視這種活動,是以越南武廟也成為了越南人心目中最至高無上的存在。

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越南剛剛成立王朝不久,社會動蕩不安,舊阮政權與北方的西山朝經常發生沖突,北城地區頻繁爆發規模較大的農民起義。

越南武廟供奉18位名将,12位都是中國人,他們為何要這樣設定?

1833年黎維良之亂,以黎文魁為首的黎氏一族在潘安城設立百官,黎文魁自稱大元帥,阮福膽多次圍剿才平息了叛亂,終将叛亂者流放至了廣南、廣儀、平定等地,國内上下出現了“米罄逃荒,壹農貳士”的現象。

常年的戰事摩擦雖然不至于掏空國力,但是也讓百姓的心中有所憂慮,當時在越南國境内隻有一個七層磚塔福緣塔,用來傳承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講究無欲無求,這種觀念顯然無法緩解百姓心中的憂慮,而武廟的建立卻可以滿足百姓心中對于和平的期望。

随着武廟的建立,越南民間開始出現了一大波信奉武神的人,他們認為勇敢的武神擁有“遇佛殺佛,遇神殺神”的魄力,能夠開疆擴土保家衛國,賢臣出世終将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

越南武廟供奉18位名将,12位都是中國人,他們為何要這樣設定?

另一方面是因為越南的百姓經常強身健體,受到中國南少林和泰拳影響而發展起來的越南拳,在民間廣為流行,越南拳又叫越武道,出拳的時候拳鋒剛毅,擊中目标的時候又兼具防禦,是一種剛柔并濟的拳法。

在實戰中越南拳配合剪刀腿,可以最大規模的制服敵人,越南拳還配合有一套獨特的攻擊套路,入門非常輕松,幾乎沒有任何國術根基的普通人也可以練習,來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越南人民出于對國術的崇拜,進而轉向了對武廟的崇拜。

越南武廟中一共供奉了18位名将,分别是主祀姜太公姜子牙、配享張良,孫武、管仲、司馬穰苴、韓信、諸葛亮、李靖、郭子儀、李晟、嶽飛、徐達十位中國大将以及越南陳朝的陳國竣,黎朝的黎魁,阮朝的阮有進、阮有镒、尊室會、阮文張六人。

越南武廟供奉18位名将,12位都是中國人,他們為何要這樣設定?

二、18位名将中居然有12位是中國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這就要來看一看越南的曆史了,在古代,越南其實是大陸的一部分,屬于大陸的領土,被稱為百越,這樣的狀态持續了整整100年,後來越南和大陸分裂,成為了大陸的藩屬國。

藩屬國要向宗主國稱臣納貢,還要定期要前往宗主國彙報各項日常事務,藩屬國要接受宗主國的管轄,雖然有着足夠的自治權,但是卻沒有徹底獨立的權利,這樣的狀态一直持續到了公元前214年。

公元前214年,秦朝大将趙佗來到了西南地區,在這裡因為平定叛亂有功而被封為郡縣太守。當時這裡設定了兩個郡,分别是桂林郡和象郡,但趙佗并不是一名安分守己的老實人,他想要自立為王,脫離秦始皇的管轄。

越南武廟供奉18位名将,12位都是中國人,他們為何要這樣設定?

當時的秦始皇正在修建靈渠,分身乏術之下并沒有意識到趙佗的陰謀,而趙駝就趁機在南海郡自立為王,史稱越南武王,趙佗在這裡建立了南越國。

但在二戰時期,越南因為國土狹小且經濟落後,依然沒有逃脫被殖民的命運,1885年越南成為了法國的殖民地,而法國人把這裡稱為法屬印度支那。

直至1975年越南戰争結束,越南才得到了解放,結束了動蕩不安的局面,成立了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通過對越南曆史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越南其實一直以來都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影響,是以在綜合的權衡之下阮福膽就決定先将12位中國的大将放在越南武廟内部,

越南武廟供奉18位名将,12位都是中國人,他們為何要這樣設定?

三、越南武廟為何要這樣設定呢?

如果你仔細研究這12位中國大将,不難發現,這12位中國大将,是根據年代的先後順序進行排列的。

而其中最早出現的就是姜子牙,姜子牙這個人物是在先秦時期出現的,他能言善辯,通讀兵書,還受到了周武王的任用,而越南武廟修建時參考的寺廟,就是大陸的太公廟,是以姜子牙這個人物是一定要被排在第一位的。

姜子牙的旁邊是西漢的開國功臣張良,張良是傑出的軍事家,有着非常深厚的國學修養,張良與蕭何、韓信被稱為“漢初三傑”。在秦二世時期,張良成為了劉邦的重要謀士。

越南武廟供奉18位名将,12位都是中國人,他們為何要這樣設定?

楚漢争霸時,他還曾偷偷的和項氏一族進行交涉,從内部瓦解項羽的實力,最終楚霸王被迫烏江自刎,劉邦獲得了最終的勝利,西漢就此成立,張良的人格魅力絕對不容小觑,是以越南武廟中供奉的第二位大将就是張良。

越南武廟内供奉着的12名中國大将,不光擁有顯赫的戰功,還要會撰寫兵書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孫武,孫武著有《孫子兵法》十三篇,被譽為兵學聖典,而且《孫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計”也一直被延續至今。

第四位名将軍管仲,其實并不完全是一位軍事家,他更是一位政治家,管仲作為春秋五霸中齊桓公的謀士,在天文、經濟、農業等領域都有着非常深厚的研究。

而“管鮑之交”的典故,在越南也逐漸流傳開來,正是因為管仲品行高尚,對君主忠誠奉獻,與朋友肝膽相照,這才被越南人民選中供奉到了武廟内部。

越南武廟供奉18位名将,12位都是中國人,他們為何要這樣設定?

其餘的司馬穰苴、韓信、諸葛亮、李靖、郭子儀、李晟、嶽飛、徐達八位将軍全部都有過無數的戰功,而且他們有的還會著作兵書,司馬穰苴因為戰功卓著被封司馬,著作兵書《司馬法》。

有的善用兵法,韓信指揮大兵團在魏都安邑聲東擊西,諸葛亮多次為劉備獻策,被世人尊稱為智聖,有的一往無前,李靖抵禦東突厥。

在貞觀年間立下汗馬功勞,郭子儀讨伐安祿山大敗高秀岩,收複靜邊軍,如果說這12名中國大将是功高蓋主的優秀人物那麼在戰國時期出現的白起将軍也應該位列其中。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優秀将軍卻沒有出現在越南武廟中,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是因為這個人物存在争議,雖然他在長平之戰中獲得了勝利,擁有卓著的功勳,但是他卻因為屠殺了太多的俘虜,而沒有被越南人接納。

越南武廟供奉18位名将,12位都是中國人,他們為何要這樣設定?

白起在秦國擔任将軍整整30多年,被他殺害的俘虜接近百萬,這個數字可是比南京大屠殺殺害的人還要多上幾十倍,越南人民認為白起生性殘忍,手上沾滿了無辜百姓的鮮血,他不應該被放在武廟内供奉,是以越南武廟中就沒有了白起這個人,

越南武廟成立後期,也放進去了6名越南本土的武将,其中最為出名的要數陳朝的陳國俊,陳國俊在13世紀曾兩次擊退了蒙古的軍隊,為捍衛越南領土,他誓死不退,舍生忘死成為了越南的民族英雄。

在和蒙古的軍隊作戰時,陳國俊隻帶領了2萬士兵,但是他卻利用西南地區多山的優勢,把敵人困在了茂密的森林深處,蒙古軍隊因為水土不服沒辦法進行反擊,隻好節節敗退,陳國俊除了會打仗以外,他還會撰寫兵書,他曾寫過兩本兵書,分别是《檄将士文》和《兵書要略》。

越南武廟供奉18位名将,12位都是中國人,他們為何要這樣設定?

阮朝的阮有進也是一位傑出的民族英雄,越南曾有過一段時間是處于南北分裂的局面,17世紀中期,阮有進參與阮鄭内戰,他不懼生死,積極整治軍隊,在廣平省峥江附近擊殺逃犯,嚴防邊界,最終為越南境内換來了長達一百年的和平。

四、結語

但無論是中國的武将還是越南的本土武将,但凡能被放在武廟内的,就全部都是優秀的軍事家、傑出的名将。

他們象征着百姓對武道的崇拜,也象征着每個人心中的英雄主義精神,在近些年來,中越關系也開始變得越來越親密了,如果你去到越南旅遊你一定能夠體會到“同志加兄弟”的熱情友好。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詞條白起、張良、姜子牙、陳國峻、阮福膽、越南武廟、中越關系。

著作《越南通史》商務印書館

央視新聞用戶端2023年12月15日21:02 中越關系新定位是民心所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