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慶餘年2:慶帝收範閑2個禮物的反應,點透這對父子為啥不死不休?

作者:水姐聊劇
慶餘年2:慶帝收範閑2個禮物的反應,點透這對父子為啥不死不休?

作為範閑權勢最大的爹,慶帝對範閑的态度很有意思。

很多人都覺得,慶帝很看重範閑。

聽到範閑的死訊,一向慵懶的慶帝,跑出了風火輪的速度,跳着腳呼叫陳萍萍。

即便範閑假死欺君,慶帝也沒懲罰他,還讓他假裝挨了廷杖,以免被皇子們腹诽。

但慶帝又沒有像庶爹範建一樣,對範閑百般包容。

明明範閑當面指出二皇子和長公主與北齊走私的罪行,慶帝卻直接扔了他的提司腰牌,還把範閑的妹妹指婚給了二皇子的親信。

範閑假死回京時,第一次跪在地上跟慶帝請罪,洋洋灑灑說了一大篇。

但慶帝都置若罔聞,直到聽到“神廟”二字,才從榻上擡起頭來。

明明陳萍萍叮囑範閑,如果慶帝沒有問神廟的事,範閑就别主動說。

為啥範閑沒等慶帝問,就自己把神廟的事說了出來?

因為他太了解慶帝,知道貌似無所畏懼的慶帝,内心最害怕的是神廟的力量。

在慶帝看來,世上能給他緻命一擊的,除了五竹,便是來自神廟的那個箱子(裡面裝着狙擊qiang)。

慶餘年2:慶帝收範閑2個禮物的反應,點透這對父子為啥不死不休?

他無時無刻防備箱子的襲擊,總是在研究箭頭,宮殿裡放了很多盔甲。

正因範閑看破了慶帝的恐懼,是以他剛回京時,托陳萍萍送給慶帝一封信。

上面不是求情的話,也不是北齊的情報,而是一把複合弓的設計圖。

看過這張圖後,慶帝的怒氣消了一半,這才允許範閑入宮觐見。

聽到“神廟位于極北之地”的情報,慶帝覺得自己有望找到神廟,用神廟的力量保護自己,這才怒氣全消。

慶帝看完範閑送的這2份禮物的反應,也說明了範閑在他心中的真實分量——工具人成分>親兒子。

因為範閑有能力,肯做事,慶帝才會給他尊榮和權力。

如果範閑不堪大用,慶帝才不會看他一眼,畢竟他的兒子多的是。

可一旦範閑的能力太強,威脅到慶帝的位置,慶帝也會想方設法将他除掉。

當年,慶帝之是以調開葉輕眉身邊的各方勢力,讓她在生子之夜被皇後的親族害死,正是因為葉輕眉的勢力太大,對他構成了威脅。

葉輕眉倡導的“人人都可以做自己的王”的理念,會動搖慶帝皇權的根基。

慶帝的大男子心理也在隐隐作祟,不願始終被一個女子若有若無地壓制。

是以,慶帝跟神廟聯絡,讓神廟派人來慶國,将五竹調離葉輕眉身邊。

慶餘年2:慶帝收範閑2個禮物的反應,點透這對父子為啥不死不休?

慶帝跟鄰國暗中勾結,做出邊境不穩的假象,迫使陳萍萍不得不遠赴邊境坐鎮。

範建也被慶帝用相同的手段調離。

接着,慶帝又用葉輕眉的事,挑起皇後的嫉妒。

讓這個愚蠢的皇後,主動派親族圍攻葉輕眉。

等到陳萍萍等人聽到噩耗,回京為葉輕眉報仇時,慶帝又表現得悲痛欲絕,任由陳萍萍等人一夜屠盡皇後親族。

所有的肮髒事都不是慶帝親手幹的,面對陳萍萍的質問,慶帝才能理直氣壯地說,“我沒有殺葉輕眉”。

等到葉輕眉的兒子範閑出現後,慶帝一開始覺得很欣慰,能用範閑做磨刀石,來磨煉他的繼承人。

但随着範閑的勢力逐漸擴大,身邊有多個忠心的下屬,手握東夷城,武學境界也突破9品,還有五竹和箱子這兩個大殺器後,慶帝便無法容忍他的存在。

而範閑,得知當年葉輕眉身死的真相,眼看着陳萍萍被慶帝下令處死後,也不再把慶帝當父親,而是當作一定要除掉的敵人。

這對父子,在慶帝珍藏葉輕眉畫像的小樓裡,展開了正面對決。

慶餘年2:慶帝收範閑2個禮物的反應,點透這對父子為啥不死不休?

大宗師境界的慶帝,在武學上要略勝範閑一籌,但範閑早就留有後招,早在3年前,便在小樓裡埋了火藥。

隻可惜火藥沒炸死慶帝,範閑又在皇宮裡疾馳,繞了大半個皇宮,将慶帝引到宮牆内廣場上。

範閑的兩個同伴海棠朵朵和王十三郎早就埋伏在這裡,隐藏在皇宮中的北齊細作,也将城牆上的nu箭對準了慶帝。

慶帝躲過了nu箭,還重傷了海棠朵朵和王十三郎,派兵站滿城牆,将弓箭對準範閑三人,誓要他們當場身亡。

可他萬萬沒想到,五竹沒出現,但那個箱子出現了。

一個神秘人拿着狙擊qiang,對着慶帝連發兩槍。

慶帝閃過了第一槍,躲進城樓上一個小房間。

房間裡赫然藏着一堆舉着盾牌的士兵,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就被慶帝安排在這裡。

但内庫生産的盾牌,抵擋不住子dan的威力。

第二顆子dan,穿過盾牌和士兵的身體,正中慶帝!

慶帝的身體顫抖了一下,立馬流出血來,但他還是咬着牙說,“朕死不了”。

因為,他在心髒的位置放了一片護心鏡。

這顆子dan隻擊碎了他的胸骨,卻沒能射穿心髒。

慶帝流血昏迷後,三皇子發話,将範閑等人放出城外再追擊。

自此,慶帝和範閑各自養傷,積蓄力量。

他們心照不宣,彼此之間,隻能活一個。

慶餘年2:慶帝收範閑2個禮物的反應,點透這對父子為啥不死不休?
慶餘年2:慶帝收範閑2個禮物的反應,點透這對父子為啥不死不休?

#慶餘年2##張若昀##範閑##慶帝##陳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