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編輯|
(注:本文純屬虛構,如有類似經曆,純屬巧合,請理智閱讀)
最近公司的事情不太忙,我和老公休息了幾天,準備回老家看看公婆去。
之前一直叫公婆搬來和我們一起住,他們不肯,說農村裡還有好些親戚要走動呢,去了城裡就見不到幾面了,不去。
沒辦法,我倆隻能抽出時間,多回去看看他們,這幾年公婆的腿腳也不好了,離的一些遠的親戚也沒法走動了,都是我和老公代為他們去的。
這次回來之後,還沒好好休息兩天呢,婆婆就拿了一袋自己曬得鹹菜,和我倆說,你們明天去看看你們小姑去,順便把這袋鹹菜捎去,她最愛吃我曬的鹹菜了,我這腿腳不好之後也沒給她送過了,正好你倆在家,你倆送去。
正好我們也好些日子沒有見過小姑了,于是我便替老公應了下來,又去超市買了點禮品和水果,準備給小姑帶去。
第二天一早,我因為起的有點早,沒有胃口吃飯,隻喝了兩口粥就不吃了。
老公看到之後,對我說,你還是先在家把飯給吃飽了,我搖了搖頭說,等中午在小姑家吃呗,小姑又不是不給咱們飯吃,幹嘛非得吃的那麼飽。
見說我說不通,老公也放棄了,跟我說,反正我是提醒你了,你吃不吃飽就是你自己的事了,到時候餓肚子我可不管你啊。
雖然我嘴上是那麼說,但還是認命的多喝了兩口粥,然後就換衣服,帶上禮品開車和老公去小姑家了。
小姑家離婆婆家不是很遠,開車也就二十來分鐘的時間吧,去的路上我打趣老公道,這麼長時間不來了,還記得去小姑家的路嗎?
老公義正言辭的和我說,去誰家的路他都可能會忘,唯獨去小姑家的路他永遠會記得,因為這條路在他小的時候就走了上百次了。
當年,我公婆生下老公之後,就雙雙去外地打拼生活去了,把老公留給了奶奶和小姑照顧。
那個時候,奶奶已經沒有心力再去照顧一個孩童了,于是照顧老公的責任就落在了小姑的身上。
想當年,老公出生的時候,小姑才剛剛成年,哪有什麼照顧孩子的經驗啊,隻能四處求人幫忙。
小姑和我說,那個時候她天天抱着小龔(老公)往别人家跑,不是像這個取經,就是找那個人問經驗,愣是把一個還沒結婚的姑娘給磨煉成了一個照顧孩子的高手。
當時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村裡有個媒婆來給小姑說媒,本來兩個人都見面了,也都很滿意對方,說是闆上釘釘也不為過了。
可偏偏小姑的相親對象來找她的那天,正巧碰見小姑正帶着小龔四處跑呢,人家當時就誤會了,以為小龔是小姑的孩子,說什麼也不肯跟小姑跑了。
小姑的第一門親事就這麼黃了,後來小姑傷心了,之後再有人來給她說媒,她就拿小龔來當擋箭牌,把人家給吓跑,把奶奶給氣的夠嗆。
老公說,他五歲之前一直都是跟着小姑生活的,在他的印象裡,他一直以為小姑才是他的親生母親,而他是沒有爸爸的。
是以在公婆回來把他接走的時候,他死後都不肯跟他們走,以為是小姑不要他了,抱着小姑的腿跪在地上跟小姑哭着說,别不要他。
小姑心裡也舍不得,跟公婆說,孩子小,跟你們也還不熟悉呢,先别接走了,就讓他繼續跟着我吧,以後跟他跟你們熟悉熟悉,你們再把他接到身邊去。
别看那個時候小龔才隻有五歲,其實心眼子多着呢,他在外邊聽到最後還是要把他送走,他就開始鬧脾氣、使小性子了。
那個時候,是小姑怎麼哄也哄不好,公婆怎麼拿零食收買也收買不走,可真是把小姑和公婆給愁的一個頭兩個大了都。
後來時間一長,小龔也就慢慢忘了這件事了,但心裡也一直對公婆有戒備,雖然會收下他們給買的零食和玩具,但就是不跟他們親近。
小龔七歲那年,小姑結婚了,當時小龔和我公婆的關系已經緩和很多了,也開始跟着他們一起生活了。
本以為事情都在向着好的方向發展了,沒想到在小姑結婚的那天又出了岔子,差點把小姑的婚禮都給搞砸了。
小姑和我說,那天不知道村裡那個人又逗他了,說我嫁人之後就不回來了,也不管他了,等以後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就不喜歡他了。
他哪聽的了這話啊,當場就大哭了起來,誰哄都沒辦法,後來你們小姑父來的時候,他死活攔着人家,不叫人家進門,把你公婆還有奶奶給氣的差點就要打他了,後來還是你小姑父說,讓他跟着我一起走,他才不哭了的。
後來你奶奶總跟他說,我已經結婚了,不能總去打擾了,不然小姑父會不高興,會不好好對我,這才安穩了幾天。
記得有次他過生日,自己一人跑了十多裡地來找我來了,恰好那天我和你姑父有事出門,下午的時候才回來,這孩子就在我家門口待了一下午。
他爸媽都快急瘋了,本想着過生日帶他好好出去玩一天呢,沒想到一睜眼人不見了,找遍了整個村子都沒瞅見人影。
我和你姑父回來後,在門口發現他,這才把他送回了家,送回去的時候,小龔還委屈的跟我說呢,今天是他的生日,想吃我做的手擀面了,但是等了一天都沒等到,見了面之後,就又要急匆匆地把他送回去。
小姑說她當時聽了這話心裡挺不是個滋味的,就跟小姑父在奶奶家待了一天,陪他過完了這個生日。
從這件事情以後,小姑再也沒有出過門了,就算是要出門,也必須留個人在家裡守着,怕的就是小龔突然跑過來,撲個空。
一回生二回熟,從那次生日過後,小龔時不時的就會跑來我家,一個星期得有五天都是往我這跑的。
後來上國中以後就是寄宿制了,沒什麼休息的時間了,去的次數也就少了,隻不過每次隻要時間充足,他也都還是會去。
小姑也把老公當成親兒子對待,每次去了都給買上一堆零食,還會做上一桌子好吃的飯菜,要我有這麼個姑姑,我肯定也天天往她家跑。
再然後,小姑父在工地上出了事,小姑家不像之前一樣富裕,甚至還欠了債,老公就不怎麼去小姑家了。
老公跟我說,不是嫌棄姑姑家窮了,而是每次他去姑姑都會給他買好吃的,即使家裡條件不如以前了,也還是會準備,他不想小姑多花錢。
這幾年,小姑家的經濟條件有所回轉,但也隻夠日常的生活,是以他們每次去小姑家,都是放下東西就走,從不在家裡吃飯,就是怕給小姑增添負擔。
就算是吃的話,也是把他們拉到飯店一起吃,然後他們負責結賬,不讓小姑出錢。
可小姑是個實在人,每次吃完飯回去後,總是會給他兩百塊錢,有時候他們不要,小姑還會生氣地說,你們不要下次就别來我家了。
聽到這裡,我才明白,原來老公讓我早上吃飽再來,是不想小姑為了我們破費啊,隻可惜,我沒聽老公的建議,喝了兩口粥就來了。
到小姑家的時候,才九點多種,小姑拉着我倆說了會兒話,就要去廚房準備午飯去了。
老公趕忙拉着小姑說,中午不在這吃,回去還得有事呢,坐一會兒就走了,不用忙活。
小姑拍了老公一巴掌說,你們來都來了,我還能不管你們飯吃,你媽昨天就給我打電話,說你們要來了,我菜都準備好了,今天必須在這吃。
小姑執意留下我們吃飯,我們也沒有再推辭,而是進廚房幫着小姑一起忙活去了。
小姑是個勤快利落的人,一個多小時,就把一桌子的菜都給做好了,我和老公除了洗菜之外,其他的都是小姑做的。
大概十二點鐘,我們正式開飯了,看着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飯菜,我的肚子不争氣的叫了起來。
小姑聽了之後,笑了笑就趕緊招呼我倆吃飯了,該說不說,小姑做飯是真的好吃,怪不得老公小時候總往小姑家跑呢。
吃完飯,我們又和小姑聊了會兒天就準備走了,走的時候,小姑又給我們收拾了一堆東西讓我們帶回去吃。
臨走前,我從兜裡掏出了僅有的六百塊錢現金,讓老公去給小姑,老公接過錢後,沒有直接給小姑,而是趁着小姑為我們收拾東西的時候,塞到了小姑家的被子底下。
回去的路上,我問老公為什麼不直接給小姑,那樣小姑不是更開心嗎?
老公跟我說,直接給小姑的話,小姑是不會收的,咱們這次隻是給她帶了點水果和奶,她就給咱們搜羅了一後備箱的吃的,你覺得以小姑這脾氣,直接給她會要嗎?
我點了點頭,老公又接着說,把錢放到被子底下,小姑早晚都會看到的,看到了她也沒辦法再把錢還回來了,隻能收下了,這不是更好嗎?
害,說白了都是為對方着想,小的時候,小姑真心對待老公,現在小姑老了,換老公來孝順小姑。
其實一家人不就該是這樣的嘛,都是想要對方好,是以用盡了小心思去幫助對方,親人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包容,這才是和諧有愛的大家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