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崇明這條“十裡花溪”,是這樣來的~

作者:上海崇明
崇明這條“十裡花溪”,是這樣來的~

五月綠意正濃,崇明中心橫河靜谧流淌,自西向東橫貫新海鎮,滋潤一方土地。65年前,這條河流還是一片蘆葦蕩,現如今,兩岸楊柳依依,花團錦簇,宛如一條翠綠的綢帶,成為市民和遊客散步觀景的“打卡”勝地。

崇明這條“十裡花溪”,是這樣來的~

今年85歲高齡的老人陳冠鶴全程見證了中心橫河的“前世今生”。“65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蘆葦蕩,這條河全都是人工開挖的。”陳冠鶴說,五六十年前,在這片土地上,一群來自城市的知識青年,在新海鎮搭起環洞舍、建起人字棚,艱苦圍墾出畜牧場、農田。開溝挖渠、引水灌田是最主要也是最艱苦的工作任務之一,那時條件非常有限,全長18公裡的中心橫河就是由圍墾青年憑着堅毅的拼搏精神,靠稚嫩的臂膀,一鎬一鋤開挖而成。

中心橫河是橫貫新海農場的第一條生産生活用水河道,記載着老圍墾們的青春歲月和殷切期待,也給下一代留下了難忘的童年回憶。“中心橫河是新海的母親河,在每一個新海人心中都有着特殊的情結。”新海鎮建立辦常務副主任曹偉棟憶起往昔有些動容地說,“這一河清水一直飽含着父輩的恩惠,滋養着我們的心田,伴我們健康成長。”

崇明這條“十裡花溪”,是這樣來的~

随着時光飛逝,中心橫河的生産生活性供水功能早已被東風西沙水庫、北橫引河等大型水利項目替代,逐漸出現河泥淤積等問題。如何定位其在崇明世界級生态島建設新形勢下的作用?新一代年輕人從父輩手中接過了建設新海的曆史接力棒。

崇明這條“十裡花溪”,是這樣來的~

據曹偉棟介紹,自2009年起,新海鎮分三期實施中心橫河治理工程,通過清理淤泥、修建護坡、生态修複等措施進一步改善水質。為了對标崇明世界級生态島建設,并呼應2021年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2018年,新海鎮又在中心橫河生态治理基礎上,高起點謀劃、高水準布局、高标準建設,實施中心橫河沿岸綠化提升造景。

“十裡橫河十裡柳,楊柳輕揚蕩鄉愁。鄉愁幾何,亦淡亦稠,當年蘆蕩連天碧,而今白鳥唱豐收。十裡橫河十裡花,花香流水到天涯……”崇明籍著名詩人徐剛曾在2018年10月為中心橫河賦詩一首,道盡了它的歲月變遷,“十裡橫河”也成為這條母親河的别稱。

崇明這條“十裡花溪”,是這樣來的~

現如今,銀杏、榉樹、垂柳、烏桕、美人蕉等數十種植物将十裡橫河兩岸景觀打造得格外雅緻。一條獨具新海特色的生态景觀走廊也應運而生,全長4.3公裡的沿岸景觀帶,東起瑞華果園,西至新海加油站,路在林下、林在水邊,綠廊、花溪、碧水相映成趣,如今中心橫河又有了一個更加好聽的名字——“十裡花溪”,串聯起光明田原、瑞華果園等景點,成為市民和遊客散步觀景的“打卡”勝地。

在景觀打造的同時,中心橫河的曆史人文也被充分挖掘。新海鎮在河的北側建設了一座知青公園,在河的南側彩繪了農場知青辛勤勞作、大地豐收等景象,使十裡橫河成為記錄知青曆史、弘揚墾拓精神的重要地标。漫步在綠樹成蔭的小徑上,仿佛置身這片原本荒茫的灘塗之中,看見圍墾大軍浩浩蕩蕩開河挑泥激蕩人心。

記者:國珊珊

編輯:顧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