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壓垮後燕一根稻草:17萬大軍潰敗,慕容4兄弟飲恨柏肆

作者:岩岩說史

384年,59歲慕容垂辜負苻堅,在關東扯旗,重建燕國,史稱“後燕”。慕容垂複國成功,除了本人具備韓信、白起一樣的軍事能力外,也跟衆多兄弟子侄能征慣戰有關。

壓垮後燕一根稻草:17萬大軍潰敗,慕容4兄弟飲恨柏肆

慕容德、慕容紹、慕容農、慕容隆、慕容麟、慕容會、慕容盛、慕容楷,都算是一代人傑。其中,慕容隆、慕容農、慕容麟這3個兒子,都可以獨當一面,是慕容垂能橫掃河北的關鍵。

“後燕”建國,是慕容家族一起努力的結果。但是,慕容家族很不幸,因為他們遇上了更強的對手,就是号稱成吉思汗“原型機”的拓跋珪,他是少年帝王的天花闆,而慕容垂又太老了。

慕容垂一生奮鬥的成果,在柏肆之戰被拓跋珪打回原形。17萬燕軍潰敗,隻有2萬餘人回到都城中山,慕容4兄弟狼狽不堪,被拓跋珪壓着吊打。

淝水之戰後,前秦分崩離析,慕容垂在複國,15歲的拓跋珪也不例外。慕容垂在河北打地區賽,拓跋珪在代北也打區域賽,姚苌、姚興父子則在關中打西北賽。

後燕、北魏、後秦同時崛起,北方三足鼎立,勢必會進行下一輪争奪。單純看軍事水準,拓跋珪不如慕容垂,但拓跋珪有年齡優勢,時間在北魏這一邊。

慕容垂的志向是恢複“燕國”疆域,沒有奪取天下的雄心。拓跋珪就不一樣,目标是天下,成為一代大帝。如此,拓跋珪不斷挑戰後燕,攻殺服從後燕的草原部落,樹立北魏權威。

395年,為了懲罰24歲的拓跋珪,70歲慕容垂派10萬大軍出征。此時,慕容垂已經老了,他希望太子慕容寶能立威,故而讓太子挂帥,遠征北魏。

慕容寶能力一般,慕容垂心知肚明,但他依然有信心擊敗北魏。因為,協助慕容寶的慕容德(慕容垂弟弟)、慕容紹(侄子),以及慕容農、慕容麟都是名将,燕軍陣容豪華。

一将無能累死三軍,慕容寶糟糕的指揮水準,以及慕容麟的個人野心,導緻後燕主力在參合陂被拓跋珪消滅。

為了扳回一局,慕容垂不顧身體孱弱,禦駕親征,并把慕容隆的龍城騎兵從遼東調到中山,參與遠征北魏。

壓垮後燕一根稻草:17萬大軍潰敗,慕容4兄弟飲恨柏肆

396年,慕容垂親自出擊,慕容農、慕容隆、慕容麟幾個兒子便超常發揮,直接殺到平城郊外,斬殺北魏首席大将拓跋虔,俘虜3萬戶人口。

拓跋珪聞知慕容垂殺來,直接放棄都城盛樂,逃到草原。此時,北魏的盟友紛紛倒戈,許多人前來投降,拓跋珪一度陷入絕望,但慕容垂輸給了年齡。

71歲慕容垂身體很差,看到參合陂慘狀之後,急火攻心,吐血而亡,慕容寶班師回朝,繼位稱帝。如此,拓跋珪躲過一劫,也拉開後燕滅亡的序幕。

慕容垂死後4個月,拓跋珪立刻調集大軍,分三路南下攻滅後燕。拓跋珪首先在并州展開攻擊,雙方騎兵對決,慕容農慘敗,獨自逃到中山,連妻子都被俘虜。

拓跋珪攻勢淩厲,慕容寶惶恐不安,便下令放棄太行山防線,把燕軍主力集中在中山、邺城、信都三座城池,準備采取堅壁清野戰術,拖垮北魏大軍。

慕容寶此舉,讓拓跋珪得以順利進入平原,拓跋鮮卑騎兵的機動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依托要塞防禦,是抵禦北魏最佳政策,可惜慕容寶糊塗,葬送了基業。

拓跋珪攻打中山,拓跋虔攻打邺城,王建、李栗攻打信都,北魏3路大軍同時撲向後燕,使其首尾不能相顧。其中,後燕除了慕容隆守衛中山有點戰績外,其餘都慘敗,信都被攻破。

拿下信都之後,拓跋珪把主力集中起來,猛攻中山,即将破城而入。但是,北魏内部不穩定,後方又出現叛亂,拓跋珪便打算跟慕容寶議和,遭到拒絕。

後院起火,拓跋珪不敢戀戰,連夜拔營撤退。慕容寶則召集全國兵馬,又拿出宮内的财寶以及侍女,招募天下勇士投軍,準備追擊北魏,消滅拓跋珪。

壓垮後燕一根稻草:17萬大軍潰敗,慕容4兄弟飲恨柏肆

一番動員後,慕容寶聚集了17萬大軍,慕容農、慕容隆、慕容麟等兄弟都跟着出征,骁勇善戰的龍城騎兵也全部出動,去柏肆攔截拓跋珪。如此陣營,與前一年慕容垂奔襲平城何其相似,兄弟都上陣,隻是主帥換了。

17萬燕軍殺來,在滹沱河北岸列陣,阻擋拓跋珪北歸。此時,由于拓跋珪事先分兵回去平定叛亂,他麾下兵馬不足10萬,且糧草不多。

對後燕而言,最佳戰術是“拖”,與北魏拼消耗。一旦拓跋珪回歸受阻,北魏國内動亂越鬧越大,後燕才能有機會反殺,延續國祚。

慕容寶,高估了龍城騎兵的威力,低估了拓跋珪的能力。慕容農、慕容隆、慕容麟雖說是名将,但不是拓跋珪對手,正面對決,一點勝算都沒有。

為了早點消滅拓跋珪,慕容寶不顧将士反對,堅決要發動襲擊,希望能借助一次夜襲扭轉乾坤。

慕容寶的認為,拓跋珪連續獲勝,容易産生輕敵之心,夜襲容易得手。一旦前鋒龍城騎兵與招募而來的“敢死隊”取得突破,立刻把慕容隆、慕容農的主力壓上去,全殲魏軍。

漆黑的夜晚,寒風凜冽,慕容農、慕容隆、慕容麟兄弟悄悄渡河,以“敢死隊”突襲北魏大營,兄弟三人則率精兵在北面列陣,捕捉戰績。一旦北魏軍營出現動亂,立刻投入戰鬥,合擊拓跋珪。

燕軍渡河,發起突然襲擊,放火燒了大營。魏軍連日作戰,疲憊不堪,還沒在夢中醒來,便被大火包圍,一度出現潰散。

但是,拓跋珪畢竟是少年帝王的扛把子,他很快從混亂中反應過來,在慕容隆投入主力之前,整頓好兵馬,與燕軍展開激戰。

壓垮後燕一根稻草:17萬大軍潰敗,慕容4兄弟飲恨柏肆

拓跋珪親自操刀上陣,又下令點燃火把,把大營照亮得如同白晝,讓魏軍知道主帥所在的位置,以此提升士氣。

帝王親自拼殺,北魏滿血複活,先消滅燕軍“敢死隊”,然後對決龍城騎兵,把攻擊方向對準慕容農。參合陂之戰、并州之戰,慕容農被拓跋珪暴揍,但依然頑強反擊,絲毫不畏懼。

從晚上厮殺到白天,燕軍招架不住,慕容隆隻好撤回北岸,依托工事防禦。拓跋珪則乘勝渡河,在北岸列陣,不斷派騎兵去挑戰慕容4兄弟,讓他們趕緊出來決戰,不要龜縮營寨裡。

拓跋珪反殺而來,慕容寶心驚膽戰。此時,正時冬季,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拓跋珪又派兵截斷了燕軍砍柴的道路,慕容寶的大軍出現了混亂。

沒有柴火,就無法做飯、取暖,士兵雙手被凍僵,連拿起武器都困難。慕容寶面對的困境,在800多年後的金軍身上重演。柏肆之戰,與金蒙的三峰山之戰十分相似,天氣扭轉了局勢。

慕容寶沒辦法再拖下去,無法與拓跋珪拼消耗,隻能下令撤兵,傳回中山。拓跋珪沒有給慕容寶機會,北魏騎兵一路跟蹤追擊,不斷消滅燕軍斷後部隊,逐漸消滅對方有生力量。

看着士兵一點點被消滅,慕容寶擔心拓跋珪追上自己,便下令放棄所有铠甲、物資,全軍輕裝逃走,皇帝本人第一個開溜。此景,與600多年後的岐溝關之戰何其相似,曹彬作為主帥,丢棄士兵先跑,10萬宋軍被耶律休哥消滅。

拓跋珪扮演耶律休哥的角色,慕容寶則是曹彬。慕容寶自己跑路,留在後面的燕軍隻能被魏軍宰割,十幾萬軍隊全部潰敗,要麼投降,要麼被踩踏而死,要麼被魏軍射殺,回到中山的才2萬餘人。

17萬大軍潰敗,慕容寶再一次重蹈參合陂之戰覆轍,慕容4兄弟在拓跋珪的攻擊下,沒了戰鬥的勇氣。但是,這一次沒有父親慕容垂兜底,後燕已經損失了幾乎所有精兵,無法在跟拓跋珪過招,滅亡隻是時間問題。

壓垮後燕一根稻草:17萬大軍潰敗,慕容4兄弟飲恨柏肆

拓跋珪赢得柏肆之戰後,立刻回國平定内亂,然後再次南征。數月後,拓跋珪再次抵達中山郊外,慕容寶兄弟隻能選擇逃走,回到慕容鮮卑興起的遼東,投靠自己的舅舅。

慕容寶離開中山,“後燕”名存實亡。遼東這一畝三分地裡,慕容鮮卑喜歡内鬥的做派多次上演,慕容寶、慕容農、慕容隆都是受害者。

柏肆之戰,成為壓垮後燕的一根稻草。慕容垂辛苦複國,曆經無數磨難,終于擊敗各路對手,把後燕推向極盛。慕容垂時代,後燕是第一強國,比東晉、後秦、北魏都要強悍。

誰知,慕容垂死後不到2年,他辛苦締造的“後燕”,卻被自己妹妹的孫子拓跋珪被打垮。除了慕容寶,慕容垂的兒子都很優秀,可惜遇見拓跋珪,這是慕容家族的不幸。

說句題外話,拓跋珪能打垮後燕,第一個要感謝的人是前秦丞相王猛。如果不是王猛的“金刀計”,讓慕容鮮卑最優秀的新生代慕容令被殺,由慕容令接管慕容垂的基業,拓跋珪想要踏足中原,估計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