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消失的5個老物件,60後一個沒用過,全認識的人不簡單

作者:鏡頭的生活
民間消失的5個老物件,60後一個沒用過,全認識的人不簡單

友友們好!

今天周末,本打算帶小妮子回娘家的,可天氣預報有中雨,早起天就陰沉沉的,不到八點鐘,遠處雷聲不斷。

當下,莊稼苗急需雨水。隻有風調雨順,才是好年景,希望這場即将來的雨,能滋滋潤潤下一天,那樣農民就省心了。

時光荏苒,歲月蹉跎,時光它留不住我們的年少時光,留不住我們的人世滄桑,但能留得住的是我們那些年的美好記憶。

這一件件老物,曾經是平常易見的東西,看似不起眼,卻承載着幾代人的無數個喜怒哀樂故事,它與那個年代人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

大碗,以前的大碗相較當今的碗,顔色單一,做工稍粗糙,但經久耐用,年代感滿滿。

民間消失的5個老物件,60後一個沒用過,全認識的人不簡單

油壺,主要用來給縫紉機塗抹油。自打有了塑膠裝的油壺,銅質油壺、鐵質油壺便離我們遠去。

記憶如風,由着流年的經絡,一些老物件折射的是鄉愁觸動的心扉。歲月無痕,時光一去不複返,過去已成曆史,作為平凡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力所能及的留住老祖宗傳下來的物件。

民間消失的5個老物件,60後一個沒用過,全認識的人不簡單

友友們,知道此物是啥麼?

時光凝固了歲月,這一件件曾經風靡一時的老物,見證了一代人的呱呱落地,見證了一代人的青春,見證了一代人無憂無慮的童年,見證了一代人的老去。

它,承載着昨日說不完的故事,還有明天帶不走的回憶。

民間消失的5個老物件,60後一個沒用過,全認識的人不簡單

笤帚,80後的筆者,記得兒時火炕上的掃炕笤帚是用高粱穗所做,将高粱粒用鐵鍬刮掉,再将高粱穗晾曬至半幹,匠人就可将其制作成笤帚。

圖中的笤帚,80後的筆者未用過,問了問六旬母親,母親說他們那代人用的就是高粱穗做的笤帚。

後來,随着吸塵器、除塵器、粘塵器的使用,掃炕笤帚就悄無聲息的退出了我們的生活。

民間消失的5個老物件,60後一個沒用過,全認識的人不簡單

木質鐵質物件,模樣像極了錢包,具體是啥,友友們,有知道的麼?

以上五個民間消失的老物件,60後一個沒用過,全認識的人不簡單。

每一件老物,都有其獨特的被制年代,都有其獨特的名字和用途,它們是某個年代的“留聲機”,也是我們回憶往昔歲月的“穿梭機”,它們從被制作,到使用,再到更替,一生雖短暫,卻為我們付出了所有。

它們是歲月流逝的“記錄者”,是時代變遷的“見證者”,是社會向前發展的“推動者”,可見物件雖小,功勞卻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