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國鋒首次以主席身份亮相,登天安門遭遇尴尬事,最終如何化解?

作者:孔甲丙

可以說,華國鋒是毛主席親手標明的接班人,他也以接班人的面孔出現在中國的政治舞台上,前後也有三年時間。

當華國鋒首次以主席的身份在天安門亮相時,也遇到了一些尴尬的事情,好在這些小問題最終都被成功化解。

華國鋒首次以主席身份亮相,登天安門遭遇尴尬事,最終如何化解?

毛主席看重的老實人

華國鋒曾這樣說過:“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而沒有毛主席就沒有中國革命的成功,湘潭的一草一木都是曆史的見證。”

1959年,新任書記張平化看到了一篇由華國鋒撰寫的文章,那篇文章雖說讀起來有些粗糙,可也算是一篇難得的“利劍”,當張平化進京後就把張平化的這篇文章拿給毛主席看了。

毛主席看完後非常欣賞,還說:“我們幹部中要有幾位像華國鋒這樣務實肯幹的老黃牛同志,那麼具體工作中就能少走一些彎路。”

華國鋒首次以主席身份亮相,登天安門遭遇尴尬事,最終如何化解?

待到1966年後,毛主席的消息開始還是很靈通的,他對随便某一地區的曆史事件都可謂了如指掌,華國鋒的表現也不會在毛主席視野之外,當47軍主要負責人龍書金到北京向毛主席彙報湖南動态時,毛主席就說:“華國鋒是一個老實人,他的基層工作經驗豐富,有頭腦且理論水準也行。”

這番評價,也奠定了華國鋒事業上升的重要基礎。

1971年2月,華國鋒來到北京參加全國計劃工作會議,在京西飯店的會議召開完成後,周總理則直接找上門來,對他說:“主席提名,讓你去國務院業務組去工作,接替負責财貿、農業、值班室的工作。”

華國鋒首次以主席身份亮相,登天安門遭遇尴尬事,最終如何化解?

那年,中央也下發了通知:中央決定增補華國鋒同志為國務院業務組成員并任副組長。

《人民日報》這種重量級的媒體也刊登了當時的情況,華國鋒的名字就這樣出現在中央和政府各部門負責人的名單中,對華國鋒而言,這是首次。

很快,華國鋒被委以國務院公安、政法工作的重任,接替逝世的謝富治。

此後,他在中共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政治局委員,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被選為國務院副總理及公安部長,随着時間的推移,華國鋒逐漸成為了毛澤東身邊的得力助手。

那段時間,華國鋒住在中南海的一處平房内,這裡原本到處都是灰塵與蜘蛛網,在簡單的收拾後,他就把此處當成辦公室和住所。

華國鋒首次以主席身份亮相,登天安門遭遇尴尬事,最終如何化解?

在北京的第一件事,華國鋒參加的是全國棉、油、糖會議,會議是由華國鋒負責起草檔案的,由于常年在基層工作,華國鋒也對這些關系到百姓民生的大事了如指掌,他也讓簡報組的同志如實寫出代表們反映的問題。

周總理對華國鋒的表現也很滿意,他說:“這次會議是由華國鋒同志主持的,開得很好。”

中南海的日子,也被華國鋒慢慢熟悉。

華國鋒的平房前是國務院值班室,那裡有20多人日夜輪流值班,他不僅在工作中與值班室的同志們頻繁接觸,飯後還常與他們一起打乒乓球,與大家關系融洽,很多人都說:“他為人平易近人,處事鎮定、通情達理,讓同僚們在他身邊感到格外親切,敢于直言無隐。”

在毛主席的推動下,可以說1977年的中國是屬于華國鋒的時代。

華國鋒首次以主席身份亮相,登天安門遭遇尴尬事,最終如何化解?

那時,大家都已知道華國鋒擁有極高的權威,他是主席,還同樣是軍委與國務院的一把手,一人同時兼得黨政軍三大權力,這也是前所未有的。

毛主席去世前,曾對華國鋒說過“你辦事,我放心”,這也使得華國鋒有了更多的底氣。

其實,華國鋒在人民群衆中的威望最高值是在1976年10月21日,大家都在慶祝着一段特殊時期的結束,順便慶祝華國鋒當選為主席,那天被很多人稱為“雙慶”。

慶祝儀式持續了4天還是有很多群衆來到街上,24日的街頭依舊出現了100萬人,而這些人都朝着天安門廣場走去。

伴随着《大海航行靠舵手》的音樂,群衆鑼鼓喧天、振臂高呼。

華國鋒首次以主席身份亮相,登天安門遭遇尴尬事,最終如何化解?

下午3點,華國鋒登上了天安門城樓,這是他第一次以主席的身份出現在大衆面前,習慣了在基層與辦公室工作的他,也感受到眼前的這一切來得太過突然。

對于國家級别的上司者來說,形象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隻是當時華國鋒還沒有準備好。

是以,這才鬧出了一些尴尬的曆史瞬間。

别樣的人生依舊是幸福

面對着城樓下高呼的人群,華國鋒一時間忘記風範,他竟突然颔首抱拳,對着廣場上的衆人連連作揖。

這一幕讓在現場的新華社記者杜修賢格外着急,他後來回憶起這段有些尴尬的往事:“我是很想給他留下一張傳世之作的,雖說這個動作符合中國傳統風範也有傳統之美,但畢竟無法登大雅之堂。”

華國鋒首次以主席身份亮相,登天安門遭遇尴尬事,最終如何化解?

于是,他也顧不上那麼多了,趕緊跑到華國鋒的身邊,輕聲對他說:“主席,您揮揮手。”

在中央也工作過這麼多年了,華國鋒當然馬上意會,于是高高舉起了自己的手,面對慈祥的微笑對着歡呼的人群,杜修賢這才趕忙抓住了這個珍貴的曆史瞬間,那張照片後來也廣泛流傳。

賀敬曾寫下了這樣一句話:看到天安門城樓上,華主席在向我們招手,聽《國際歌》聲在全球響徹。

很多新的宣傳畫也應運而生,而畫像上還有毛主席的題字:你辦事,我放心。

在改革開放的前夕,華國鋒還以主席的身份通路南斯拉夫。

這也是中國官員時隔20年再次走出國門的通路,他們看到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繁榮經濟與先進生産力,這次通路更是堅定了中國高層上司人的改革信心。

華國鋒首次以主席身份亮相,登天安門遭遇尴尬事,最終如何化解?

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一緻決定将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上來,由此打開了新的一頁。

可以說,華國鋒當時的位置也很重要,因為他站在了時代的交彙口,對外開放及對内改革都是華國鋒在1978年外訪後才進行的。

晚年的他,在北京郊區找到了好幾個葡萄園,學習如何管理葡萄,有些從業人員也會和他讨論葡萄的種植,沒幾年,他就成為了這個行業的專家。

華國鋒首次以主席身份亮相,登天安門遭遇尴尬事,最終如何化解?

而且他對于葡萄的判斷力極為神奇,在葡萄還沒有長出來時,他就會說葡萄将在某個時候長成某個樣子。

若是起風了,他馬上就要出門捆葡萄,院子裡還有蘋果、李子、櫻桃等水果,都被他照顧的很好。

可以看出,他退下來後依舊保持着原有的待遇,國家在各方面都将他照顧的很好,華國鋒除了經營着自己的小果園外,還把子女都教育的很好。

他常常告訴後人:“不許浪費,一定要勤儉節約。”

幾個孩子中,沒有一個是出國或靠着家裡的關系做生意發财的,大家都很樸實本分。

即便家中有各種各樣的從業人員,華國鋒還是交代:“廚師負責做飯,那麼孫輩就負責洗碗,大家要各有各的分工。”

華國鋒首次以主席身份亮相,登天安門遭遇尴尬事,最終如何化解?

他不喜歡出門,當然也擔心自己清靜的生活被人打擾。

一次勞動節,他帶着自己的小孫女去北海玩耍,卻不巧被人認出,圍觀的群衆們馬上就擁擠圍觀,還有不少人會拿着攝影機拍照,就這樣公園也沒能逛成。

回來後,小孫女不高興還跟爺爺發了火,華國鋒對此也無可奈何。

家裡人回憶,華國鋒一年中隻有2天是一定要出門的,分别是9月9日與12月26日,這對應着毛主席逝世和出生的日期。

他的生活,總體是甯靜的。

醒來後,華國鋒常在院子裡散步,或是在屋内靜坐片刻,之後便是早餐時間,早餐簡單而有規律,以牛奶為主,偶爾搭配雞蛋羹、主食多為硬烤的饅頭片或低油的麻花,蔬菜通常是白菜或炒洋蔥。

華國鋒首次以主席身份亮相,登天安門遭遇尴尬事,最終如何化解?

據從業人員回憶:“華國鋒早上會對報紙情有獨鐘,常沉浸其中,有時連餐點也忘記。”

通過報紙,他也能感受着這個國家正在發生的變化。

從山西來的廚師謝師傅介紹說:“華國鋒午餐晚餐尤愛家鄉的各種面食,如莜面、貓耳朵、刀削面,還有羊肉臊子面,出生并長大在山西的華國鋒,一生鐘情于這些鄉土美食,說話也帶着濃厚的山西口音。”

一直到2008年8月逝世前,他都保持着這種生活。2008年的時候,中國第一次承辦了奧運會。

然而,就在奧運會開幕式完美落幕的12天後,華國鋒同志在305醫院與世長辭,享年87歲。在更多人的印象裡,華主席給人的感覺都是非常随和的。然而,他對于黨和國家的貢獻卻是不可磨滅的。

過去的一切華國鋒也很少提及,無論如何,他在時代的交彙口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那些也是他人生的一部分,注定被寫入曆史。

參考資料

初到中央工作的華國鋒 李海文 黨史博覽

毛澤東稱華國鋒為“老實人” 李海文 湘潮(上半月)

華國鋒首次以主席身份亮相,登天安門遭遇尴尬事,最終如何化解?
華國鋒首次以主席身份亮相,登天安門遭遇尴尬事,最終如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