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訪華最後一天,普京連提4項要求,俄挑戰書已下,美國嗅到不尋常

作者:吳學蘭

訪華最後一天,普京對華做出重要承諾,并提四項要求,中俄全領域合作提上日程,美方嗅到不尋常信号,并連夜展開行動。

5月17号,俄總統普京在第八屆中俄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稱俄羅斯支援中方在俄境内進行本地化生産,并願意為投資者提供優惠、幫助和支援,同時還将開放俄羅斯技術基地,為中方提供專業化人才。普京的這個承諾具有一定的分量,長期以來,外國企業在俄投資設廠存在諸多限制條件,比如無法經營特殊項目、在封閉城市無權設定法人機關、限制戰略公司和國有企業投資等,普京的表态對中企投資俄羅斯提供了便利。此外,普京還在經貿科技領域對華連提四個要求,稱中俄必須在高科技和創新領域不斷開展合作;必須聯合科研力量;必須堅定占據領先地位;提高中俄兩國和未來全球經濟的競争力。

訪華最後一天,普京連提4項要求,俄挑戰書已下,美國嗅到不尋常

2023年中俄兩國的貿易額已突破2400億美元,俄羅斯放開對中企投資設廠的限制,将推動雙邊貿易的持續深化。在能源領域,俄方還計劃建立輸氣管道,每年新增對華輸氣350億立方米;在不久前中方舉辦的西太平洋海軍論壇上,俄海軍指揮官帶隊訪華,表示希望加強中俄海軍力量的協作,維持世界海上安全和穩定,雙方還簽訂了關于海洋救助的諒解和合作備忘錄;結合普京在科技領域提出的幾項要求,不難看出俄羅斯與中方開展全方位深入合作的強烈意願,這背後暴露出普京急需為俄羅斯尋求新的經濟增長動能,而中方成為了最優選擇。

訪華最後一天,普京連提4項要求,俄挑戰書已下,美國嗅到不尋常

中俄合作具有高度的互補性和互利性,一方面中國是工業制造強國,擁有聯合國劃分的所有工業門類,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在國際社會備受歡迎,而俄羅斯是能源大國,其石油儲量占全球的22.5%,天然氣占全球的20%左右,中俄還互為最大鄰國,具有天然的貿易條件,雙方深化經貿合作是必然事件。另一方面,近期美歐對中俄經濟和産業大肆制裁,北約利用俄烏沖突、南海問題和台海局勢尋求進一步擴張,對中俄的地緣安全構成威脅,中俄強化合作應對西方圍堵十分必要。近日中俄元首發表聯合聲明,強調中俄将加強協調配合,應對美國對中俄非建設性和敵對的“雙遏制”政策。

訪華最後一天,普京連提4項要求,俄挑戰書已下,美國嗅到不尋常

目前俄羅斯的挑戰書已經發出,中國用實際行動給出了有力支援,國際格局的重塑正在開始,美方也嗅到了不尋常的信号,并進行了相關部署。在中俄發表聯合聲明的當天,美國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防長向中方打來視訊電話,其目的無疑是探探中國的口風,結果在台海和南海事務上被中方嚴厲警告。5月美防長奧斯汀或将在新加坡同中國防長董軍舉行會晤,從美國曆來的風格來看,大機率是避免中美發生沖突,在軍事層面再玩“緩兵之計”。

訪華最後一天,普京連提4項要求,俄挑戰書已下,美國嗅到不尋常

中美俄的博弈是全方面的,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在軍事對抗對各方都不利的背景下,發展經濟、強化科技是中俄兩國的必修課。在此次中俄元首會晤中,兩國已經達成共識,美國将面對中俄兩國的“雙重抵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