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遠走他鄉的川兒,回來了

作者:作家荟

文/于國棟

遠走他鄉的川兒,回來了

川兒回來了,開着勞斯萊斯,很風光也很氣派。

其實川兒要回來的消息很早就在村民間傳開了。當川兒下車的那一刻,村長一個箭步竄上去,雙手緊緊握住川兒的手,“歡迎榮歸故裡!歡迎榮歸故裡!”說罷,趕忙從衣服口袋裡摸出一盒硬中華,抽出一支,遞給川兒,川兒擋住了他遞煙的手。

“來!抽我的。”川兒拿出一盒黃鶴樓,給村長一支,接着給在場的抽煙人士每人發了一支。

“川兒這小子混好了!”聲音不大但很清晰,王大爺似乎在自言自語。

大夥把目光齊刷刷投向做了一輩子牧人的王大爺。

“王大爺,身子骨還硬朗吧?”川兒走向王大爺,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并親切地問道。

王大爺嘿嘿笑着回答:“還行!還行!”說着,還用粗糙手掌撣落和自己擁抱時粘在川兒身上的土漬。

“川兒!咱們回村部吧,飯菜都準備好了。”村長殷殷地說。

“不!今兒我要在王大爺家吃。王大爺你不會拒絕吧?”

村長:“你看!你看!這……”

王大爺:“不會!就是沒啥好吃的,你别嫌棄就行!”

遠走他鄉的川兒,回來了

王大爺家的小院裡彌漫着土雞的清香和小燒的濃烈氣息。

“王大爺,拿旱煙我卷一支!”

川兒吐一口煙,動情的說:“這才是家鄉的味道!真!純!在外面總感覺是遊子,還是回家踏實啊。”

在回鄉創業誓師大會上,川兒深情的說:“鄉親們,咱們農村不能在咱們手裡凋落,鄉村振興是國家的發展戰略,也是我們每個有良知的中國人的一份責任。當然,我們不能靠口号振興,不發展産業,振興就是空談。我這次回來就不走了,要在咱們村發展現代畜牧業,走‘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統一畜種,專心于發展昭烏達肉羊産業,淘汰落後品種,靠品質求發展,以品質創品牌。現在的散養農戶,通過自願的方式,以劣質羊換優質羊,可以帶羊入股,利益共享。沒有養畜的農戶,可以用稭稈換取發酵好的羊糞做肥料或換取糞磚作燃料,大家各取所需,做到資源利用最大化和長久化。有意向參加我公司的人員先報名,根據稽核結果進行錄用。我們錄用的原則是:肯實幹,求實效。”

川兒的昭烏達肉羊開發公司挂牌成立了。王大爺成了進公司的第一批員工中的一員,他憑着多年的牧羊經驗,搭眼一看就知道哪隻羊有了毛病,哪隻羊到了發情期,哪隻羊要生産。傳媒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吳點點因誤用網貸無法償還詐騙入獄2年剛剛出來,四處求職到處碰壁,吳點點怯怯地想入職公司,并把自己的過往如實講出。

川兒接納了他,鼓勵他說:“難道做過一次賊就永遠是賊嗎?知錯就改善莫大焉,發揮你所學,可以大有作為的。”川兒安排吳點點為公司做電商推銷,效果真的不錯。

遠走他鄉的川兒,回來了

公司通過兩年多的營運,業務不斷拓寬,培育的種羊已遠銷到甘肅等省份;與多家旅遊區内的餐飲業主簽約,成為他們最優質、最穩定的的羊肉貨源供應地;與物流公司合作,把羊肉及制品銷往全國的各個地方。公司的效益節節攀升,帶動村民緻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輻射面越來越廣。

川兒和他的公司火了,他成了當地的創業名人,多家電視台來采訪他,報道他的事迹,他平靜地說:“鄉村振興為我們回鄉創業者提供了平台,我們在舞台上要把産業興農、産業富農這部戲唱好。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帶領大家共同緻富這才是回鄉創業人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