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上最短命航母——日本超級航母入役17天被擊沉

作者:海南小甲

航空母艦是現代海戰中最具有威力和戰鬥力的武器。它作戰範圍廣,火力強大,機動性強,被視為20世紀海上的巨無霸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航空母艦發展和運用的全盛時期,當時,交戰雙方總計有近200艘航空母艦在大洋上遊弋。其中最大的一艘航空母艦是日本海軍的超級戰艦信濃号。然而,這艘戰艦命運不濟,沒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像泰坦尼克号一樣,它在處女航中便遭到了滅頂之災。

史上最短命航母——日本超級航母入役17天被擊沉

1、建造背景

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海軍損失了4艘主力航母,是以急需補充航母兵力。信濃号原本是超級戰列艦大和号系列的第三艘,它在大和号和武藏号動工之後的1940年5月開始動工,地點是日本的橫須賀造船廠。但是在施工期間,日軍在中途島遭到慘敗,四艘重型航母被擊沉導緻日軍航母機動力量大大減少。日本海軍方面處于無奈,隻能下令将已經完成一半的建造計劃的信濃艦,改建成航空母艦。該艦的建造是日軍的一号機密,建造船廠位置隐蔽,同時建造的勞工在該艦的建造期間均不得走出工廠一步。信濃的原計劃是必須在1944年12月完工。但是因為1944年日軍聯合艦隊受損嚴重,大量艦隻在橫須賀船廠進行大修,導緻信濃号建造工作中斷了數月。到了萊特灣海戰後,日本海軍的航母機動力量幾乎被全殲,無艦可用的尴尬局面和帝國即将滅亡的危局,使得日本海軍嚴令信濃号必須在1944年内建成。造船廠方面隻得不分日夜趕工并盡量忽視次要的流程,在1944年11月19日勉強宣布建成。11月11日信濃号在東京灣進行了第一次公試,随後于11月19日服役,編入第三艦隊第一航空戰隊。舾裝元長阿部駿雄海軍大佐被任命為艦長,河野通俊大佐任副艦長兼機關長,全艦乘員約2400人。

2、信濃号的性能

信濃号以日本本州長野縣古時的藩國信濃國命名。關于信濃号的艦名,有一種說法:在1944年年中,日本政府已經有了本土作戰的覺悟,并開始在長野縣的松代秘密建造大學營,準備在盟軍登陸後将天皇轉移到此,成為臨時首都,即未來的國都松代。信濃号動力主鍋爐12座,有蒸汽輪機4台,150000馬力,最大航速28節,續航力18節時10000海裡。動力和大和級相當,而信濃号的續航能力超過大和級的前兩艘很多

标準排水量:64,800噸/72,890噸(滿載)

動力:153,000馬力

飛行甲闆長度:266米

航速:最大27節

續航力:10,000海裡/18節

火炮:主火炮5英寸16座、副炮4.7英寸12座、高炮25mm145座、13mm22座

标準艦載機:47架,最大可載機120架

艦員:2400人

3、信濃号的處女航

由于此時美軍飛機對京濱地區的空襲越來越猛烈,海軍決定将信濃号轉移到相對安全的内海吳港。11月24日,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豐田副武給阿部發報:“信濃号及第17驅逐艦隊向濑戶内海西部回航。”并委托阿部本人自行決定航線和出港時間。在收到長官的回航令後,阿部還是盡職地召集副艦長以下主要軍官進行商議。27日又與三艘驅逐艦長确定最終出航時間和路線,三位艦長不贊成夜間航行,相反認為白天沿岸航行較為安全,經驗豐富的信濃航海長也支援這些艦長的意見,但阿部以權威壓服了這些意見,最後還是維持原方案。

1944年11月28日13時32分,信濃号搭載着大部分官兵、一些舾裝工程人員和其他乘員,在第17驅逐艦隊的濱風号、矶風号和雪風号三艦的護衛下離開了橫須賀。在第17驅逐艦隊護衛下的信濃号,小心翼翼地按Z字形航線前行着,雖然這種走法較費時且操縱麻煩,但相對直航還是更容易給原始的潛艇魚雷火控系統制造麻煩。入夜後,為了安全,4艦均采取了嚴格的航管保密措施,關閉一切燈光。

4、信濃号被擊沉

在美軍潛艇射水魚号雷達發現信濃号編隊的同時,信濃号上的逆探器也感應到了雷達信号,阿部艦長判斷美軍可能在誘敵,它認為不應該和美軍潛艇多做糾纏,指令日軍艦艇以25節以上的高速開走,但是美軍的射水魚号潛艇的最大航速隻有18節,射水魚号潛艇被遠遠的甩開了,但是信濃号卻并不争氣。這所搶工期生産出來的航母全速航行幾個小時後就出現了問題,它的一根主軸發生了故障導緻信濃号的航速降低到了15節。這邊的射水魚号全速航行,終于在11月28日淩晨,再次發現了信濃号,并且發現有三艘日軍高速驅逐艦護航。

射水魚号潛艇艦長恩賴特展現了一個美國軍人的勇敢,他決定冒險攻擊。隻要擊毀信濃号這樣重要的目标,自己和船員是可以冒着生命的危險的。随即射水魚号潛艇下潛,同時準備魚雷,等待伏擊信濃号。沒有多久,日艦隊很快駛來,首先是一艘日本驅逐艦幾乎從射水魚号的上面開過,高速螺旋槳的聲音震耳欲聾。此時的射水魚号沒有還手的餘地,隻能期望上帝的保佑。幸運的是,日艦并沒有發現美軍潛艇。在日驅逐艦駛過以後,射水魚号立即上浮,果然,此時信濃号巨大的身影已經近在咫尺。射水魚号立即向該艦發射了六枚魚雷,其中的四枚準确的擊中了信濃号,引起了巨大的爆炸。此時日本驅逐艦也發現了射水魚,瘋狂的朝着它撲來。射水魚号緊急下潛到400英尺的潛水極限躲避攻擊。幸運之神再次照顧了潛艇,它奇迹般的躲過了二十枚深水炸彈的近距離攻擊,随即高速脫離了戰場。

3時過4分,信濃号艙室被撕開了10來米寬的口子,海水洶湧地灌了進來。

5時,艦體嚴重傾斜。

8時,動力艙進水,鍋爐全部癱瘓。

10時18分,阿部俊雄大佐下令棄艦,同時三艘驅逐艦開始轉移信濃号的船員。三十分鐘後,信濃沉沒,信濃号的2515船員隻有1080被救(這裡面并不包括阿部俊雄大佐),有1435人遇難。

随着第一次航行不足20個小時,當時世界第一巨艦信濃号就沉沒,這也是世界曆史上,由潛艇擊沉的最大一艘戰艦。可以說,擁有強大裝甲和水下防禦能力僅僅被四枚魚雷擊中就很快沉沒似乎不可了解。防禦能力和其基本相當的武藏号,被足足二十枚魚雷擊中後最終沉沒;而大和号在三百多架美機的圍攻下,身中12枚魚雷和7顆炸彈以後才沉沒。對比起來,信濃曾經特地加強了水下防禦能力,為什麼如此不堪一擊?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1、這是個“半拉子工程”,細節沒有完工,不少水密艙的門無法關緊,甚至根本沒有門,造成大量海水的進入。

2、該艦排水系統沒有完成,汽動水泵還沒安裝,排水管也沒有配齊,而手動水泵又太少,根本無法滿足需要。

3、水兵素質很差,在初期還能在統一指揮下排水。一旦艦隻發生一定程度的傾斜,立即失去了勇氣,全部亂作一團,四散逃命,造成艦隻失去有組織的搶救。總之,信濃号仍然是日本海軍曆史上的重要戰艦,它的誕生和覆滅都從某種程度上預言了日本在二戰中的必然結局。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你氣質那麼好還來看小甲的文章,喜歡曆史和房産知識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小甲,每天都會更新好文章哦^_^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