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午睡和不午睡的人,長期下來有何差別?差别還不是一般大

大家都有午睡的習慣嗎?

相信不少老年朋友都有,在早早起床後,中午睡上那麼一小會,不僅可以緩解疲勞,還有助于恢複精力。

但午睡時長有講究,并不是睡得越久越好,睡得太長反而不利于身體健康。那這個時間多長才合适呢?

午睡和不午睡的人,長期下來有何差別?差别還不是一般大

一、大陸研究:午睡過久或增加30%死亡風險

對于很多人來說,午睡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否則就會“中午不睡、下午崩潰”。《2023中國健康睡眠白皮書》中的資料顯示,約有71.8%的受試者有午睡習慣,但午睡時長不對,或會危害身體健康。

2020年,歐洲心血管學會年會公布的廣醫一院的研究指出,午睡1小時或與更高的全因死亡風險、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該研究共納入20多個研究内的31.3萬餘名受試者資料,評估午睡與全因死亡風險、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系。

午睡和不午睡的人,長期下來有何差別?差别還不是一般大

通過分析發現,相較于不午睡的受試者,午睡時間大于60分鐘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30%、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34%相關。

無獨有偶,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也曾對30萬人進行研究發現,午睡超40分鐘,更容易罹患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綜合征,而這些與心髒病風險增加存在直接關系。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内科的李偉醫生表示,人的睡眠呈周期性變化,成年人每個睡眠周期一般在90分鐘左右,入睡40分鐘後會進入做夢階段,這個時候醒來會覺得非常疲累。是以日常午睡最好不超1小時,保持在半小時左右最好。

午睡和不午睡的人,長期下來有何差別?差别還不是一般大

二、午睡和不午睡的人,長期下來會有什麼不同?

午睡其實是人的本能反應,1986年一項關于睡眠與覺醒的節律實驗就發現,人清醒時的狀态差不多隻能持續4小時,4小時左右就會發困一次。一天中最容易犯困的時間點是淩晨1~4點和下午1~4點。

這兩個時間點,身體受到生物鐘的刺激控制會處于清醒狀态的低潮,需要通過睡眠來讓自己恢複體力、精神,差別就是白天隻需要小憩一會即可恢複,而晚上需要的睡眠時間更長。

相較于不午睡的人,經常午睡能獲得這4個好處。

1.補充睡眠

對于夜間睡眠不足的人來說,午睡可幫助補充睡眠,有助于恢複精力。

午睡和不午睡的人,長期下來有何差別?差别還不是一般大

2.放松大腦

午睡可以讓工作、學習了一上午的大腦充分休息,可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恢複體力。且在睡眠時,有助于讓早晨的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

3.有效護眼

閉眼休息時,眼球睫狀肌也能得到休息,且淚腺會開始分泌淚水,滋潤幹燥的眼球、預防視力下降。

4.修複皮膚

皮膚的新陳代謝在睡眠狀态下最為旺盛,因為睡眠時各髒器、肌肉的消耗都會減少,血液可到達皮膚為其提供養分,讓皮膚進行自我修複、細胞更新。

午睡和不午睡的人,長期下來有何差別?差别還不是一般大

三、睡個午覺有講究,3類人群不适合午睡

在正确午睡的前提下,可給健康帶來不少好處,但如果采用了錯誤的方式,反而會越睡越累,還會給健康帶來威脅,這3個誤區一定要避開。

1.不要直接趴着睡

趴着睡會讓頸部前傾,與頸椎正常的生理曲度相反,時間長了容易誘發頸椎變形,導緻頸椎病。且趴着睡也會對眼球造成壓迫,醒來後會覺得視物模糊、面部發麻等。

2.入睡時間不要太晚

午睡的時間過晚會打亂正常的生物鐘,夜間無法正常入睡,導緻第二天醒來沒精神,形成惡性循環。

3.不要吃完午飯就睡

飯後身體的血液大量集中在胃部進行消化,大腦的供氧會明顯下降,馬上入睡容易讓大腦供血不足。

午睡和不午睡的人,長期下來有何差別?差别還不是一般大

浙江台州中心醫院副主任醫師王國芬提醒,午睡也不适合所有人。如本身血液粘稠度較高的人,午睡容易加重梗塞風險;體重超重>20%的人群,午睡也容易讓血液粘稠度增加;低血壓人群也不建議午睡,否則容易讓血壓進一步降低。

參考資料:

[1]《午睡過久死亡風險增30%!科學家揭開“最佳時長”……》.生命時報 2020-09-04

[2]《午睡超過這個時間,死亡風險增加30%!避免這三個錯誤》.人民網科普 2022-08-10

[3]《研究顯示:午睡超過這個時間,可能增加死亡風險!多長時間最好?答案來了…》.健康成都官微 2021-07-1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