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防盜窗怎麼成了“奪命窗”?

作者:不斷記住黎明

防盜窗堵塞群衆逃生和消防救援通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财産損失,是近年來多起重特大火災事故中暴露出來的共性問題。防盜窗存量難除、增量難控,一些地方開展“破窗行動”遇到較大阻力。

防盜窗怎麼成了“奪命窗”?

防盜窗常成“奪命窗”

防盜窗怎麼成了“奪命窗”?

今年春節前後,河南南陽學生宿舍、江西新餘臨街店鋪以及江蘇南京居民小區相繼發生3起重特大火災事故,從媒體播發的現場報道圖檔可以看出,其場所門窗均加裝了防盜窗。

江西新餘一名現場目擊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事故發生場所二樓的防盜窗雖有插銷,但在火災濃煙彌漫的緊急情況下很難找到。

調查發現,一些防盜窗焊死在外牆上,将火災現場封鎖為“死亡牢籠”。不少防盜窗未開設逃生門,成為“奪命窗”,加劇了火災傷亡。

防盜窗阻礙逃生救援的問題,既出現在居民樓,也常見于臨街商鋪、教育訓練機構等人員密集場所。2021年6月25日,河南省柘城縣震興武館發生重大火災事故,造成18人死亡。事故調查報告指出,武館二層西側學員集體宿舍4個外窗均安裝防盜網,導緻學員無法從此逃生。

防盜窗怎麼成了“奪命窗”?

江蘇省鹽城市消防救援支隊曾對不同型材的防盜窗開展過破拆試驗,結果顯示:破拆空心不鏽鋼圓管防盜窗用時1分30秒;破拆鍍鋅鐵方管防盜窗用時1分12秒;破拆老式的純鋼筋防盜窗用時1分46秒。

“這還不算消防人員取送破拆器材的時間,因破拆防盜窗往往需要高空作業,進一步增加了實施難度。”鹽城市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丁俊标說,在争分奪秒的火災救援現場,防盜窗極大延誤救援時間。

中國消防協會科普教育工作委員會原主任委員範強強說,大陸大多數居民樓僅有樓道一個疏散通道,當樓道被煙火封鎖時,窗戶就成為唯一緊急逃生出口,一旦被防盜窗阻塞,極易造成人員傷亡。

控不住,拆不動,管不着

防盜窗怎麼成了“奪命窗”?

近年來,随着社會治安環境改善和安防技術進步,入室盜竊搶劫等接觸式犯罪大為減少,防盜窗防止入侵的原有功能不再顯著。但也有不少高層小區居民為防止兒童、老人意外墜樓,選擇安裝防盜窗,防盜窗安裝數量有增無減。

“一些群衆認為安裝防盜窗能帶來額外心理安慰,感到更加安全。”鹽城市亭湖區消防救援大隊副大隊長盧俊傑認為,安裝防盜窗已成為不少居民的思維慣性。一些居民認為,即使技防水準提高了,實體防禦仍然很重要。

消防法規定,人員密集場所門窗不得設定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一些地方的消防部門也是依據這一法規,對人員密集的“九小場所”開展“破窗”專項整治行動。但是,該法律條文難以援引到破拆居民樓等非密集場所防盜窗的工作上,不少地方的消防部門隻能以釋出倡議的方式,規勸居民不要安裝防盜窗。

湖南省嶽陽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在答複市政協委員《關于進一步加強“防盜窗”整治的建議》提案時表示,全國範圍内還沒有針對防盜窗特别是高層住宅防盜窗管理标準的立法。

一些地方城管部門在接到防盜窗相關投訴時,對超出牆立面的外挑式防盜窗,以不符合城市容貌管理的相關标準要求拆除,而對非外挑式的防盜窗,沒有強制拆除依據。

今年2月,國家消防救援局釋出通告,嚴禁在人員密集場所的門窗設定障礙,已設定的應主動拆除。專家建議,加大對人員密集場所防盜窗清除整治力度,消防、城管、規劃等部門應主動擔責、相向而行,引導居民減少安裝防盜窗,或在防盜窗開設逃生口。

受訪基層幹部認為,地方政府可因地制宜,通過修訂地方消防條例、管理辦法,明确防盜窗安裝标準和管理要求。住建、城管等部門指導物業企業增設物防、技防裝置,提升小區安防水準,減少部分小區住戶安裝防盜網意願。

來源:半月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