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做勇于擔當作為的不懈奮鬥者”
——弘揚奮鬥精神凝聚奮進力量系列談⑧
■楊 敏 董同利
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正如習主席所說:“要自覺做勇于擔當作為的不懈奮鬥者,銳意改革創新,敢于善于鬥争,願挑最重的擔子、能啃最硬的骨頭、善接燙手的山芋,在直面問題、破解難題中不斷打開工作新局面。”
幹事擔事,是幹部的職責所在,也是價值所在。擔當和作為是一體的,不作為就是不擔當,有作為就要有擔當。能否敢于負責、勇于擔當,最能看出一名幹部的黨性和作風,也最能展現一名幹部的奮鬥精神。從“認準的事,背着石頭上山也要幹”的廖俊波,到“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作出貢獻”的黃文秀,再到把事關打仗的事練到極限、做到極緻的海軍海南艦艦長張美玉……他們以實際行動诠釋着共産黨人的初心使命,彰顯出敢于迎難而上、勇于闖關奪隘的擔當精神,為我們立起了新時代不懈奮鬥者的好樣子。
沒有奮鬥動力的人生,如同缺乏生機的原野;沒有奮鬥動力的事業,就像失去引擎的航船。目前,實作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标到了吃勁奮鬥的攻堅期、加油加壓的沖刺期。現實中,有些“硬骨頭”不好啃,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心力,還可能要擔風險、擔責任;有些難題牽涉面廣,短期内很難有大的突破,卻又必須破題、解題。最重的擔子是試金石、磨刀石,也是鋪路石,急難險重任務最能考驗人,也最能成就人。這就迫切需要廣大官兵自覺做勇于擔當作為的不懈奮鬥者,“在困難面前逞英雄”,起而行之、勇挑重擔,甚至做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越是艱險越向前。
“責重山嶽,能者方可當之。”自覺做勇于擔當作為的不懈奮鬥者,既要有“那麼一股子氣”,也要有“兩把刷子”。能力過硬、本領高強是勇于擔當作為的底氣所在。能力本領從何而來?從黨的創新理論中來。這要求我們自覺用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頭腦,從中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真正把看家本領學到手。從火熱的強軍實踐中來。這要求我們主動到重大任務重大鬥争最前沿,到艱苦複雜地方和關鍵吃勁崗位去磨煉,多接幾次“燙手山芋”,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在經風雨、見世面中壯筋骨、長才幹,練就“硬脊梁”“鐵肩膀”,為更好地擔當作為打下堅實基礎、積蓄強勁動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曆史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擔當。現在,距離實作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标越來越近,廣大官兵參與其中、奮戰其中,這是人生之大幸。我們應樹立正确的奮鬥觀,激發真抓實幹、知難而進的奮鬥姿态、幹事狀态,扛得起重擔、闖得過險灘、打得了硬仗,跨過一溝再越一壑,過了一山再登一峰,在強國強軍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實作新作為。
監制:徐 強主編:許志振
編輯:王星媛來源:解放軍報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