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實的太陽系,假如地球直徑1厘米,縮小的太陽系仍大得難以想象

作者:碎碎念大王

導語

如果我們假設地球的直徑為1 厘米,那麼按照這個比例,太陽也就有一個球體的直徑,那麼這個模型中其他行星的直徑又有多大呢?

假如我們将這個太陽模型放在地面上,那麼各個行星與太陽的距離又是多少呢?

當地球的直徑縮小到1 厘米的時候,太陽系是什麼樣子,而太陽系的邊界又在哪裡?

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經過這個太陽模型又需要多少時間?

真實的太陽系,假如地球直徑1厘米,縮小的太陽系仍大得難以想象

地球占據在太陽系中隻是比較小的一部分,但是卻是我們最熟悉的,也是人類唯一的家園,一顆蘊含着無數溫暖生命的行星。

但是地球相對于太陽也是一個非常小的天體,如果我們要将太陽系中大大小小的天體都展示出來,就需要将其縮小很多,但是地球的直徑縮小到1 厘米的時候,這太陽系的邊界到底又在哪裡?

一、縮小版的太陽系。

按照縮小了之後的比例,人類步行在地球上走路也是需要很長的時間,那麼地球的直徑縮小到1 厘米的時候,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又有多遠呢?

科學家們對太陽系的邊界并沒有一個明确的規定,是以把太陽系的邊界定在哪裡就會存在很多的争議,但是太陽系的邊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還是比較好定義的。

真實的太陽系,假如地球直徑1厘米,縮小的太陽系仍大得難以想象

因為太陽系中的天體大多受到太陽的引力作用,而太陽能夠發射出來輻射,這個輻射是有一個範圍的,這個範圍就是太陽光能夠照射到的距離,那麼太陽系的邊界就應該是在太陽剛好還能夠照射到的地方,也就是屬于太陽的引力和屬于其他星系的引力相等的時候。

這個範圍就是太陽的伽利略輻射帶(Galactic Radianation Zone),這個範圍是一個不透明的氣體球層,這個氣體球層對于太陽光的輻射都是不透明的,而這個範圍就是太陽系的邊界,這個範圍的直徑也是在2光年左右,也就是人類發現的最近的恒星就在這個範圍内,也就是太陽剛好能夠照射到的地方。

真實的太陽系,假如地球直徑1厘米,縮小的太陽系仍大得難以想象

如果将2光年的直徑按照地球縮小到1 厘米的比例,那麼太陽系的邊界也就是11700公裡左右,這個範圍就比地球的直徑小的多,這是因為太陽的引力主要是影響了太陽光的照射,而對于其他的星體的引力卻是比較弱的。

太陽的引力作用範圍是比較廣泛的,但是同樣有一部分天體不在太陽的引力範圍内,這些天體也被認為是太陽系的一部分。

真實的太陽系,假如地球直徑1厘米,縮小的太陽系仍大得難以想象

這其中就包括了海王星的外圍一塊巨大的冰塊,被稱之為柯伊伯帶,還有更遠處的一些小天體,被稱之為奧爾特雲,以及塞德娜等。

塞德娜是人類在2003年才發現的一顆小行星,這顆小行星也被認為是近來新發現的一顆太陽系冥王星的大天體,這個天體的軌道非常的偏離,直接就進入了天王星的公轉軌道外。

真實的太陽系,假如地球直徑1厘米,縮小的太陽系仍大得難以想象

人類還發現了比海王星還要更遙遠處的一個範圍,這個範圍還沒有得到一個明确的名字,但是被人類稱之為“天外天”的範圍。

在這個範圍中,有着比海王星還要大的天體,也就是一些小行星,這些天體的軌道都是非常的偏,而塞德娜的軌道還是有一定的規律的,但是這些天外天的範圍中的天體卻沒有一個規律可循。

真實的太陽系,假如地球直徑1厘米,縮小的太陽系仍大得難以想象

二、太陽系縮小版。

真實的太陽系,假如地球直徑1厘米,縮小的太陽系仍大得難以想象

我們現在就将太陽縮小到地球的1 厘米大小,那麼地球就隻一顆鋼珠那麼大,我們的月球就隻能是半顆米粒,這樣算下來地球和月球的直徑隻有40 厘米,那麼這樣來說,月球距離地球也就隻有1.2 米的距離。

月球在地球的周圍公轉的時間也就是1.5 分鐘,那麼這樣來看光速走1.2 米也是需要4 秒的時間。

真實的太陽系,假如地球直徑1厘米,縮小的太陽系仍大得難以想象

那麼按照這個比例,地球離太陽的距離是有多遠呢?

太陽的直徑縮小之前是多少?

地球和太陽的直徑又是多少?

太陽的直徑是139.1萬公裡,而地球則是12742 公裡,那麼按照這個比例,地球的直徑就是10.9 厘米,而太陽一共有10 個行星級别的大天體。

太陽的品質就占據了整個太陽系大約99.86%的品質,其餘的星體都是非常非常小。

真實的太陽系,假如地球直徑1厘米,縮小的太陽系仍大得難以想象

那麼根據這個縮小的比例,按照地球直徑縮小到1 厘米的比例,那麼太陽的直徑僅有1.2 米。

那麼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又有多遠呢?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是1.496億公裡,如果按照這個比例計算,那麼就是1249米,這将近有1.2千米。

光速走1249 米也是需要大約4000 多秒左右的時間。

真實的太陽系,假如地球直徑1厘米,縮小的太陽系仍大得難以想象

那麼按照這個比例,水星的直徑就是0.21 厘米,金星的直徑就是0.52 厘米,那麼地球的1.09 厘米,火星是0.95 厘米,木星是12.2 厘米,土星是10.2 厘米,天王星就是3.7 厘米,海王星是3.6 厘米,冥王星就是0.04 厘米,而其他的那些小天體就沒有必要再去細緻的計算了。

真實的太陽系,假如地球直徑1厘米,縮小的太陽系仍大得難以想象

那麼按照這個比例,塞德娜的距離就是50.3 米,那麼人類走一趟塞德娜的時間是非常的長,也就是大約16萬多秒,而太陽發出的任何一種波都是要很久才能到達的。

而警告的範圍是3.2 千米,警告比想象的還要大。

真實的太陽系,假如地球直徑1厘米,縮小的太陽系仍大得難以想象

三、發現天體。

2003年,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照片中,科學家們發現天邊的一個小光斑,一開始以為是月亮的光斑,但是當月亮落下來之後卻發現原來是一顆新的小行星。

經過對這顆小行星的軌道和距離的測量,這顆小行星的軌道是比較固定的,不會有太大的偏差,那麼這顆小行星并沒有什麼特别之處。

而人類在4000年之前就已經發現了七顆古代的行星,正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這七顆行星中的天王星和海王星其實是非常容易被發現的行星,在很久之前人們在地球上觀察天空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這兩個行星,就算在夜晚,也是可以清楚地看見的。

真實的太陽系,假如地球直徑1厘米,縮小的太陽系仍大得難以想象

古代的人類在觀察天空的時候,也是非常的刻苦的,因為天氣條件可能有陰有晴,但是這七顆古代的行星比較亮,在夜晚也是可以清楚的看見的。

那麼在古代的人看來,這七顆行星就是比較亮的恒星,隻不過這些恒星是并不是一直都出現的,有的時間會消失,有的時間會碰到其他的恒星,甚至被陰影擋住,但是當這些行星重新出現的時候,就會非常亮,是以古代的人常常把這些行星看做是非常重要的東西。

并且同時還會相信,每一個行星都非常重要,這就導緻了:羅馬神話中,每一個行星的名字都和神相信聯系,是以各大行星的名字都和羅馬神話關聯在一起。

真實的太陽系,假如地球直徑1厘米,縮小的太陽系仍大得難以想象

結語

通過這種縮小的方式,人們不僅可以更加生動的感受到,地球和其他星體的微小的相對距離,更能夠對宇宙有着更加深刻的認知。

而在太陽系的小行星中,有着各種不同的小行星,并且大小也有很大的差異,這些小行星大多數都是冰體,地球上就是由這些小行星撞擊而形成的。

冥王星一直被認為是太陽系中除了土星以外的最大恒星,直到2006年,冥王星因為其體積小,被重新定義為小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