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晚了!大自然對核污染水的無聲回應

作者:小美說科普

日本核事故發生後,至今處理不到塵埃落定,而很多國家和海洋生态沒有應有的參與權,國際社會并不是對這種無憑無據的擔憂,并不是空穴來風,面對這些擔憂,日本政府的做法更多的卻是“還在等幾年”,日本幾次提出的例外方案并沒有獲得廣泛支援。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人們對放射性的恐懼,畢竟不僅是日本本國群眾的安全受到影響,也是全世界所有國家都要一同承擔風險。

日本晚了!大自然對核污染水的無聲回應

一、福島核洩漏事件,成為近年海洋的重災區

2011年發生的福島核洩漏事件至今被稱為世界上發生輻射洩漏最嚴重的核事故,這起事故在全球也引起了普遍關注,日本的前首相小澤一郎更是對此事進行了一些反思和報良,小澤一郎認為,由于當初日本一意孤行發展核四,才導緻了此次不可收拾的局面,他更是直言日本的核四就像“時鐘炸彈”,有可能随時引爆。福島核洩漏事件一出,立即引起了全球人民對核安全的關注,每個國家的政府也都調查起自己國家的核站,畢竟萬一出一樣的意外,那将平白無故損失幾十年人類努力的發展成果。

日本晚了!大自然對核污染水的無聲回應

福島核站洩密事件的不僅隻是在陸地,海洋也遭遇了重創,因為放射性物質外溢,不僅是當地的漁業收入,還有海洋生态環境,海産都受到了影響,放射性物質還會随着潮汐不斷向外擴散,周圍國家和地區也都有所影響。

日本晚了!大自然對核污染水的無聲回應

其中輻射最嚴重的還是那些物種對水質要求相當高的生物,比如魚、蝦、蟹,這些水産一旦受到放射物質的污染,就會從最底層食物鍊慢慢影響到人類,這樣的影響直指人類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發展。

日本晚了!大自然對核污染水的無聲回應

福島核站放射性物質被确認外洩後,引起了未曾消散的國際争議和抗議,對此事認真對待的國家不乏其人,包括當地自發的抗議遊行,很多國家的公民都對日本的這一不負責任的行為表示極大憤慨,紛紛要求日本收回這一決定,重新尋找安全可行的處置方案,畢竟這個事關海洋生态和全人類的關鍵問題,豈能等閑視之。

這一問題無疑讓國際社會看清了日本政府對此事的草率性,也讓人們意識到,在追求自己利益時,如果不顧及其他人的感受和權益,所帶來的後果将是意想不到的。

日本晚了!大自然對核污染水的無聲回應

二、除了排放核污水,政府還能做些什麼?

放射性洩露事件發生以來,處理核污水一直都是日本政府一直都在努力尋找的答案,當日本政府決定将這些核污水排放到海水中,以最扼要的解決方案,一時之間,道聽途說的消息四處飛揚,大家彼此都是心存疑慮和害怕,也出現了一些盲目的抵制行為。

決定核污水流入海洋雖然解決了此事,但這樣做又會破壞海洋本身的生态平衡,對一個國家來說,收益遠遠大于風險,但對世界來說,風險可能會遠遠大于收益,是以在這樣一個群眾與國家需求之間的兩難選擇面前,我們更應該及時的采取有效措施,抵制并且減小核污水對地球環境帶來的破壞。

日本晚了!大自然對核污染水的無聲回應

日本政府應該意識到,排放核污水隻不過是一個短期的舉措,成本低廉但帶來的後果卻是對海洋生态和全人類生命安全的威脅,日本政府不能再堅持短期利益的目光,需要對海洋、對地球,對全人類負起更大的責任,不僅要承擔應有的環境保護責任,更需要為全球環境問題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和支援。

除了排放核污水,日本政府還能做些什麼?還能利用創新技術與借助他國之手,進展更多科學方法來處理核污染問題,特别是放射物質對水質要求較高的生物,畢竟日本政府自身的實力和技術水準都是有限的,國際社會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視的,兩者合作,一定能找到最科學、可行、且帶來最小後果的處理方案。

日本晚了!大自然對核污染水的無聲回應

三、前世今生在一刻,從這一事件中汲取經驗和教訓

我們已經意識到,環境保護不僅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事,更是一個全球性的挑戰,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利益,隻有各國之間緊密合作,才能為地球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是以在此過程中,國際社會必須加強合作,與日俱增環保技術研究開發的投入,在科技進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環保事業之路充滿坎坷,困難,但我們無法退縮,海中日夜,希望迎來最後的曙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