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家提前做好準備,明年開始,3種汽車或将面臨嚴重“掉價”

作者:錦衣夜行

随着瘋狂的技術革新,雖說很多汽車都在降價,但背後的含義,卻大有不同。

譬如比亞迪,降價是實力的象征,隻為背水一戰,掃清油車的阻礙。然而對另一些車子,降價則是“掉價”的掩飾,以維持體面,硬撐下去。

沾上這些“掉價車”,哭也來不及了。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總結經驗,從明年開始,3種汽車或将面臨嚴重“掉價”。

你有沒有碰到呢?

大家提前做好準備,明年開始,3種汽車或将面臨嚴重“掉價”

第一種就是不思進取,受到嘲笑的“bba”豪華電車

雖然在前兩年,有車主買了奔馳EQC,被全網嘲笑。但過了兩年來看,”bba”的電車依舊還是那麼幽默。

打個比方來說,早兩年可能大家都瞧不上的寶駿,今年都上無圖智駕了。寶駿車主看到“bba”的電車,或許都要皺眉,畢竟”由奢入儉難”。

降價榜也證明了這一點:放眼望去全是“bba”,并且降幅達到驚人的40-50%。

如果說還沒意識到這是什麼概念,再舉個例子吧:

像特斯拉、理想,隻是降了1-2萬,就有老車主拉橫幅,上熱搜。然而“bba”降那麼多,為啥卻沒動靜?原因很現實,根本沒人買。

就新車這種局面,想要二手不掉價,别開玩笑了。

大家提前做好準備,明年開始,3種汽車或将面臨嚴重“掉價”

關鍵還在于,不隻是掉價厲害的問題,要知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豪車究竟是豪車,即便經曆“新車骨折、二手腰斬”,仍比市面上的車型更昂貴。那麼會不會有人接盤,指定是個大問題?

比方來說,像奔馳EQE新車降20萬後,還賣28萬,三年再貶值50%,仍要14萬。這個價,咬咬牙都能上一台全新漢EV了,豈不更妙。

就是為了仰慕“bba”的品牌,轉而購買油車也更上算,起碼不會被嘲笑吧。

是以說,“bba”豪華電車,還是在不購買的情況下,體驗最快樂。

大家提前做好準備,明年開始,3種汽車或将面臨嚴重“掉價”

第二種就是渾水摸魚,200公裡以下的增程汽車

就是200公裡的增程汽車,在經曆“上手折扣、保電措施、冬季折損、月曆壽命”等一系列續航打折後,實際裡程岌岌可危。

如果不足200公裡,就這個體驗,可能放到十年前,買個納智捷都沒這麼搞笑。

當然,非要說忍忍也能開,但考慮到行業的變化,滋味就不同了。

畢竟,随着産業鍊的成熟,锂電池材料價格幾乎是像玩“蹦極”,唰的一下,從巅峰時刻的59.5萬元/噸,變為今年的11.15萬元/噸。

随着半固态電池普及,锂電池的價格還要持續暴跌。

大家提前做好準備,明年開始,3種汽車或将面臨嚴重“掉價”

在這種趨勢下,從明年開始,增程汽車配一顆“大心髒”——電池,将成為趨勢。

别看在今年,200公裡還有些高不可攀,但到明年就是标配了,瞬間“低人一等”。

實際情形或許更誇張,譬如在今年,哪吒L就直接攤牌了,給了300公裡,還把價格喪心病狂地壓到12.99萬元。明年的新車,總不能比這差吧?

這就勢必造成,不足200公裡的增程汽車,将迅速貶值,肉眼可見的呼呼掉價。

大家提前做好準備,明年開始,3種汽車或将面臨嚴重“掉價”

第三就是黯然失色,30萬以上的油車

油車大潰敗的速度,或許要比想象中更快。在4月份,新能源滲透率一度突破50%。

别看這個數字不大,它的曆史節點意義,遠大于字面意義。什麼意思呢?

以《創新擴散曲線》為例,當滲透率達到50%,新能源将進入綠色階段,開始規模性、迅速性普及。真正難以勸服的落伍者,其實隻占16%。

大家提前做好準備,明年開始,3種汽車或将面臨嚴重“掉價”

這麼一來,新能源與油車,哪頭輕,哪頭重?就很清楚了。

說白了,主機廠家早就收縮油車的研發,把資源往下一代電車上傾斜。

因為這樣的緣故,這一代油車普遍不給力。尤其是30萬以上的豪車,都快賣不動了。

浏覽豪車銷量榜,今年第一季度,二線豪車剛出局,來到4月,一線豪車也撐不住了。而且,奧迪A6L、寶馬3系還是降了10萬,才勉強上榜。

大家提前做好準備,明年開始,3種汽車或将面臨嚴重“掉價”

在這個趨勢下,油車日常使用,也會變得非常不便。

這可不是瞎說。随着油車市場敗退,油車的後勤隊伍——維修店,自然面臨生計問題,結果就是“轉型轉業”,規模急速萎縮。

根據行業推測,現存近90萬家汽修店,在未來5年内,将會降至40萬家。

在這種情況下,油車的維修肯定會越來越難,價格越來越高。更難受是,甚至會找不到配件。因為原廠零件的供應商,可能早就破産或者轉型了。

真到這個時候,别說出現使用困難,完全脫不了手也不意外。

大家提前做好準備,明年開始,3種汽車或将面臨嚴重“掉價”

總的來說就是,如今的汽車市場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基于行業的發展方向來看,從明年開始,這3類汽車面臨嚴重的“掉價”,

别掉以輕心,也别不當回事,能避開就避開。

若把魚目當成珍珠,辛苦到手的車子用不好用,賣賣不掉,真是苦不堪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