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行出手,房地産迎來重磅利好消息

央行出手,房地産迎來重磅利好消息

羅sir職話

2024-05-18 14:15釋出于四川職場領域創作者

一個曾經強調“不幹預”的市場,如今到了不得不幹預的地步。

消費支出增長下降,房地産也呈雙位數下降之際,從不幹預到幹預,這是一個迫不得已的轉變。

統計局資料顯示,今年4月大陸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比上月加快2.2個百分點。但在消費支出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長2.3%,環比增長0.03%,增速不及3月的3.1%。

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額增長2%至31784億元,餐飲零售額增長4.4%至3915億元,增幅均弱于3月。

至于房地産方面,隻能用慘淡來形容。

資料顯示,今年4月大陸房地産投資下降幅度接近10%,新屋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大幅下滑20%以上,一線城市二手房銷售價格更是年降8.5%,達到了一個非常誇張的地步。

這可是北上廣深的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下降8.5%,按照一套房子數百萬的價格來看,短短一個月,降幅高達數十萬,這比全國數十億人一年的年薪總額還要高。

這意味着在2020年以後高位買房接盤的家庭,虧損巨大。

房價下跌,背後蒸發的就是大陸居民财富,在此背景下,消費支出也将會進一步放緩,最終會危及整體宏觀經濟今年的增長目标,于是央行出手,便順理成章。

救樓市,就等同于救宏觀經濟。

央行出手,房地産迎來重磅利好消息

目前大陸房地産供給過剩,難以去庫存,對消費者來說,如果此時進場買房不僅會被房價套牢,還可能會繼續下跌,如果沒有看到底部,那麼大部分人可能還會繼續觀望。

而央行此刻的動作,決定了市場是繼續觀望,還是及時行動。

根據彭博社日前的報道,目前央行正在征詢一些意見,嘗試推動幾個清理庫存餘屋的試點計劃。

5月17日,人民銀行副行長陶玲指出,“央行将設立3000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鼓勵引導進入機構支援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除此之外,深圳也推出新版建築設計規則,内容包括減少住宅公攤面積,過去計入“公攤面積”的避難層、機房兩大部分公共空間,修訂後将列為“不計容面積”。

這可能是大陸房地産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改動。

取消公攤面積、由央行出手收購未出售商品房,這一切都越來越像新加坡的“組屋”模式靠攏。

何謂組屋模式?

新加坡的做法就是由政府出資購房,然後再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賣給低收入群體,亦或者年輕人出租,這樣能夠保障新加坡大部分人都能夠享有住房,而不是其他。

事實上最早大陸房地産市場開始發熱的時候,就曾讨論過新加坡的組屋模式,但後來我們都看到了,商品房大行其道,地方也樂見以此來增加收入,于是乎組屋模式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被擱置。

如今随着大陸房地産的回落,市場需求的不斷釋放,加上低收入群體的固化,都讓組屋模式變得越來越具備可行性。

當房地産不再具備過去那麼強的增值效應時,當房地産也不再能夠為地方帶來巨大收入時,保障性住房在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多登上舞台,為低收入群體提供更多便利。

從一個更廣泛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我們進入“福利社會”的第一步。

今天的宏觀經濟症結,其實像極了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結構性困境,勞工薪資太低,貧富差距龐大,而商品價格,尤其是房價又太高,勞工薪資低,必然導緻内部需求不足,這個時候商品就有過剩的風險。

怎麼辦呢?歐美的做法是“修正資本主義”,也就是建構福利主義社會,去保障低收入群體,去提高勞工的收入,以增強他們的消費能力。

今天我們也面臨類似的結構性問題,盡管銀行裡躺着140多萬億人民币,人均存款超過10萬,但真實的财富分布,可能是呈現高度分化的。

這也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後新冠時代,我們的消費始終難以恢複,哪怕是在今年的五一假期,我們的人均消費也不及2019年的水準,群眾對消費的欲望更低,大機率還是因為自己沒錢,亦或是擔心未來的風險。

失業率、降薪潮、房地産下行,以及民營企業的内卷,這都客觀上導緻我們必須要做出改變,從過去的以市場為第一原則,慢慢過渡到“福利社會”,以增強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

而央行出手,收購未出售房屋,再低價轉租或轉售給低收入群體,這應該隻是第一步。

央行出手,房地産迎來重磅利好消息

如今歐美對我們的貿易關稅壁壘是越來越高,如果我們還指望像過去那樣依靠巨額的貿易順差去過日子,顯然已經不太現實。

而我們的鄰居大俄,其實人均GDP還沒有我們高,是以不管中俄貿易有多熱,歐盟和美國從貿易額來看,依然還是我們的最大貿易夥伴,而我們要想解決龐大産能如何消費的問題,要麼靠歐美,要麼靠我們自己,這是客觀上的事實。

但眼下歐美已經沒那麼靠得住了,貿易壁壘不斷增高,而我們更大程度上可能還是要靠自己人去消化生産出來的商品賣給誰的問題。

但我們的收入,普遍性的并不高。

北京師範大學2019年統計了大陸家庭個人所得分布情況,其中隻有7000萬人口的人均月收入高于5000元。

到今天這個數字可能會高一些,但保守估計也不會超過1個億,換句話說,大陸月薪5000以上的人數充其量不過1億人左右,而月薪5000到底有多少消費能力,我們自己應該是最心知肚明的。

是以,救房地産首先是救剛需,随着宏觀經濟增長的放緩,居民消費變得更為理性,尤其是疊加房價持續性下跌的趨勢之下,央行出手購房,去保障低收入群體尤其是年輕人的租房需求,我想這比鼓勵人們更多買房還要重要。

統計局發言人劉愛華說:“目前大陸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和不确定性明顯上升,國内有效需求不足,企業經營壓力較大,風險隐患較多等問題猶存,國内大循環不夠順暢,回升向好基礎需要加強。”

現在市場最需要的,恐怕還是信心。

央行出手,房地産迎來重磅利好消息

根據房地産研究機構“可研智庫”統計,2023年前的3年時間裡,大陸地産開發從業人員流失了50萬人,這一統計還沒有包括相關産業數字,例如建設與行銷。

眼下樓市可能還未觸底,但國家隊已然出手,能否扛得住市場的悲觀情緒,一切恐怕需要等到5月的房産資料出爐。

但在那之前,結構性的問題顯然變得更嚴峻了,市場的信心越拖越弱,不管是房地産亦或是消費,長此以往,低迷的信心是否會影響到一代人的消費習慣和儲蓄習慣?

這始終是個大問題。

end.

作者:羅sir,關心經濟、社會和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檢視原圖 23K

  • 央行出手,房地産迎來重磅利好消息
  • 央行出手,房地産迎來重磅利好消息
  • 央行出手,房地産迎來重磅利好消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