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通脹持續下降,保美元還是保大選?猶太财團向中國投降

作者:金梅煮酒珠江評論

最近兩個月,美國聯邦政府和美聯儲的一系列騷操作,很多人都說看不懂了,這美元到底是降息還是再加息呢?更大的問題,美國人還要不要美元了?

5月15日,美國勞工部公布了4月份的通脹資料,這個資料一出來,最有可能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美國人或許已經做出選擇了。

美國通脹持續下降,保美元還是保大選?猶太财團向中國投降

美聯儲一直說,美元是否降息,取決于兩個重要資料,一是通脹資料,二是就業資料。

我們來看,美國人是怎麼公布這兩個關鍵資料的?

首先說明,我們看這些資料,要基于兩個重要前提,第一,本屆美國聯邦政府與美聯儲是穿一條褲子的,背後都是同一個主子。

至于為什麼,可以翻看我們以前的内容,在此不再贅述了。

第二,美國聯邦政府與美聯儲聯手,理論上可以操縱所有與美元利率決策的相關資料。

你可能又要問為什麼,我們來看資料,你就明白了。

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勞工部公布4月的通脹資料,整體通脹率由3月的3.5%降至4月的3.4%,核心通脹則由3月的3.8%降至4月的3.6%。

這個資料一出來,市場一片驚呼,通脹放緩了,美聯儲終于要降息了嗎?

美國通脹持續下降,保美元還是保大選?猶太财團向中國投降

如果你再看美國勞工部5月3日公布的4月非農就業資料,信号就更加明顯了。美國4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7.5萬人,遠低于市場預期的24萬人。

很多人翻出了前段時間他們公布的資料,或許答案就更清楚了。

美國勞工部4月10日公布3月的CPI,同比上漲3.5%,高于3.4%的市場預期,核心CPI同比上漲3.8%,高于3.7%的市場預期。

同時,3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高達30.3萬人,遠超市場預期;3月份失業率降至3.8%,連續26個月保持在4%以下。

3月通脹略高于預期,并微弱加速,這個資料晦暗不明,但就業資料非常明确,有人說6月份降息的事徹底黃了。

這說明那時候他們還有些糾結,到底降息還是加息?先整出幾個資料看看市場反應再說。

美國通脹持續下降,保美元還是保大選?猶太财團向中國投降

你看這4月的資料跟3月相比,明顯有些離譜了。

尤其是非農就業資料,4月跟3月相比大跌42%,足足減少了12.8萬人,僅僅一個月的時間,美國就業市場翻天覆地?這資料也太魔幻了。

我們前面說了,美國聯邦政府與美聯儲是穿一條褲子的,而且他們聯手可以操縱這些資料。美國勞工部長就是拜登任命的,整出這樣的資料,信号再明顯不過了。

什麼信号呢?答案就是他們想降息了,但又不敢立即直接降息,風險太大了。

是以,他們又是先整兩個資料出來,試探一下市場的反應,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反應,就看我們接不接招了。

你也許會問了,美國人搞的這些資料,美元降不降息,跟我們有什麼關系呢?

道理很簡單,我們之前講過幾次,由于目前美元相對較弱,是以降息風險很大。

美國通脹持續下降,保美元還是保大選?猶太财團向中國投降

因為美元降息要承受10%左右的下跌風險,目前美元指數隻有105左右,國際支付比重也隻有47%左右。

如果跌10%,美元指數跌到95左右,國際支付比重跌到37%左右,這就跟2022年初美元加息之前差不多了,美國人忙活這兩年多幹嘛呢?

更嚴重的事,如果美元指數降到90以下,引發市場恐慌性抛售,美元就有可能一下子崩潰,美股可能跟着崩盤,美國商業地産暴雷,中小銀行大面積破産,那不就是大蕭條嗎?

是以,美元如果降息,就需要歐元、英鎊、人民币和日元這些主要貨币配合,至少不要出手太狠了,甚至幫忙穩一穩美元,避免災難性的後果。

雖然4月份美國高層一個月内來了兩趟,但這種事情,我們不可能給出明确承諾,隻會看市場形勢再說。

說白了,如果看形勢打不死美元,那也就算了;如果有機會打死或者大幅度削弱美元,包括歐元、英鎊甚至日元都不會手軟的,這就是牆倒衆人推的道理。

美國通脹持續下降,保美元還是保大選?猶太财團向中國投降

估計英國人永遠都不會忘記1990年代,美國資本家是如何聯手做空英鎊,徹底把英國趕出世界資本競争舞台的。

日本人也會記得,最近美元是如何暴擊日元的。

你說,他們都會趁機動手,我們難道還會手軟?

是以,沒有人會給美國人明确承諾,《廣場協定》那樣的東西再也不會有了。

但是,美元危險,拜登的大選更加危險,這是明擺着的事,我們就不展開了。

通常來講,大選年在職總統都會大幅度量化寬松,甚至直接給選民發錢,讨好選民争取選票,就像2020年特朗普那樣。

但是,偏偏目前美元在加息周期,降息又很危險。

保美元還是保大選?這都是猶太财團手心手背的肉,丢了哪頭都得疼上好幾年。

美國通脹持續下降,保美元還是保大選?猶太财團向中國投降

是以,聰明的猶太财團在準備降息之前,先整兩個資料發出信号,試探一下市場的反應。

如果我們接招了,例如也發出信号,美元降息很快就會來了。

那麼你認為,我們會配合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