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買低賣,連續踩雷!交銀基金,一年巨虧250億

高買低賣,連續踩雷!交銀基金,一年巨虧250億

銳眼看财經

2024-05-17 17:51釋出于北京銳眼看财經官方賬号

有基民抱怨說,交銀施羅德基金的基金經理王崇,在交銀瑞豐基金的奇葩操作,高位接盤多隻股票,不是老鼠倉沒人信,導緻基金淨值回撤超50%。

想起今年年初,思源電氣董秘在電話會議中“怒怼”基金經理的事,其中被怼的就有交銀施羅德的基金經理,思源電氣業績增長15%,董秘買了重倉思源電氣的交銀施羅德的基金卻虧了20%,這些基金經理還要質疑董秘公司業績不行!

一年巨虧252億,遭遇巨額贖回

思源電氣董秘怼的具體是哪位交銀施羅德的基金經理沒有說明,但一直重倉思源電氣的交銀施羅德旗下的基金是交銀新生活力基金,其基金經理是楊浩。

截至今年一季度,交銀新生活力仍然是思源電氣第七大股東,思源電氣是該基金第五大重倉股,持股750.53萬股,占該基金資産的6.53%。近三年,該基金淨值下跌31.58%,虧損38.89億。

高買低賣,連續踩雷!交銀基金,一年巨虧250億

(交銀新生活力淨利潤,資料來源:天天基金網)

這種情況也難怪思源電氣的董秘要“發飙”,但發飙的顯然不隻思源電氣董秘這一個基金投資者。

交銀施羅德基金是“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中的交通銀行,與擁有兩百年投資曆史的英國施羅德投資管理公司的合資公司,交通銀行持股65%、施羅德持股30%、中國海運持股5%。

交通銀行财報顯示,2021年-2023年交銀施羅德基金的管理規模持續下降,淨利潤同步持續下降。2021年,管理規模5473億、同比增長61%,淨利潤17.86億、同比增長42%;2022年,管理規模5281億、同比下滑3.5%,淨利潤15.81億、同比下降11%;2023年,管理規模4872億、同比下滑7.74%,淨利潤12億、同比下降24%。

高買低賣,連續踩雷!交銀基金,一年巨虧250億

(交通銀行2023年财報截圖)

要是單看交銀施羅德旗下的權益基金規模情況,僅2023年的管理規模就縮水超22%,從去年年初的1796億縮水至年底的1398億左右。

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規模持續下降,主要原因是其産品的基金投資者持續巨額贖回。

據統計,目前交銀施羅德旗下基金産品總共有232隻,其中權益類(股票類和混合類)産品136隻,合計虧超252億,但卻收取了21.66億的手續費。在這種情況下,在2023年就有90隻權益類産品遭遇淨贖回,份額縮水超310億份。

3年巨虧67億,王崇高買低賣太明顯

在交銀施羅德基金的所有權益産品中,被基民吐槽的基金經理王崇所管理的産品是一個什麼段位?

這麼說吧,算得上是“十大金剛”之一,因為2023年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的産品整體虧損超252億,而王崇一人管理的交銀新成長、交銀瑞豐、交銀精選就虧了26.63億,接近27億虧損,相當于基金公司整體虧損的10.56%!

由于是一個基金經理拖多隻産品,持倉風格自然同質化嚴重,這就導緻過去一年王崇所管理的三隻産品基本回撤都超30%,近三年的回撤基本腰斬。

高買低賣,連續踩雷!交銀基金,一年巨虧250億

(資料來源:天天基金網)

王崇是如何一年虧掉27億、三年虧掉67億的?

是否真的存在内幕交易、老鼠倉不好說,但高買低賣的特征還是很明顯的,同時持倉風格及行業偏好也在近三年出現了明顯變化。

比如,王崇管理的交銀精選,在2021年2季度開始加倉視源股份,從第十大重倉股加倉成第二大重倉股,而當時視源股份的股價正處于曆史最高區間,一個季度之後視源股份股價最大跌幅接近腰斬,然後王崇又在低位将視源股份持倉降至第十大重倉股。

然後,王崇管理的交銀瑞豐,從2022年1季度開始重倉藥明康德,一直到2023年3季度終于将藥明康德買成了第一大重倉股,結果2023年4季度A股、港股“藥明系”崩盤,股價連續大跌至腰斬,藥明康德腰斬之後王崇又将對藥明康德的持倉降至第六大重倉股,到今年一季度藥明康德已經被王崇踢出交銀瑞豐的十大重倉之列。

高買低賣,連續踩雷!交銀基金,一年巨虧250億

(交銀瑞豐2023年财報截圖)

對于紫光國微,王崇似乎也是類似的操作,2022年一季度開始重倉紫光國微,到2022年4季度又将紫光國微踢出十大重倉之列,期間紫光國微下跌超30%。

到今年一季度,王崇所管理的三隻産品的持倉又開始從科技偏向白酒,交銀精選前三大重倉分别是泸州老窖、古井貢酒、山西汾酒、貴州茅台,交銀瑞豐第一大重倉就是山西汾酒,交銀新成長第一大重倉也是山西汾酒。

高買低賣,連續踩雷!交銀基金,一年巨虧250億

(資料來源:天天基金網)

看起來王崇好像在向張坤“學習”,咬定白酒不放松。

旗下基金經理曾多次内幕交易

當然了,基民對交銀施羅德旗下基金經理老鼠倉的質疑其實也不是沒有根據,畢竟交銀施羅德基金旗下曾出現多個從業人員涉及内幕交易、老鼠倉被罰的“前科”。

2014年10月10日,證監會曾對交銀施羅德旗下投資經理鄭拓罰款600萬元,同時因涉及刑事犯罪該投資經理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原因是,鄭拓在擔任交銀穩健基金的基金經理期間,利用基金尚未公開的資訊夥同他人操作買賣多隻股票,非法獲利1242萬餘元,構成利用未公開資訊交易罪。

高買低賣,連續踩雷!交銀基金,一年巨虧250億

(鄭拓處罰公告截圖)

同日被處罰的還有,時任交銀施羅德投資總監的李旭利,其在擔任交銀施羅德旗下藍籌基金經理期間,先于或同期于其管理的基金買賣多隻銀行股,非法獲利1071.15萬元,構成利用非公開資訊交易罪,被判有期徒刑4年并處1800萬元罰款。

高買低賣,連續踩雷!交銀基金,一年巨虧250億

(李旭利處罰公告截圖)

交銀施羅德基金旗下僅這兩個“小老鼠”嗎?

顯然不是!

2013年4月12日,時任交銀施羅德基金旗下專戶投資部投資經理吳春永被罰款30萬元,事因吳春永利用非公開資訊進行内幕交易,但最終虧損313.96萬元。

高買低賣,連續踩雷!交銀基金,一年巨虧250億

(吳春永處罰公告截圖)

連續三起内幕交易、“老鼠倉”事件,的确說明當時的交銀施羅德基金内部風控存在漏洞。不過,近幾年,随着行業監管趨嚴,交銀施羅德旗下似乎很少再看到因内幕交易、“老鼠倉”被罰的事情了。

雖然這些事情已經是陳年舊事,但是就像分析一家上市公司過去10年、20年的财務資料以評估投資價值一樣,基民在作出投資某隻基金的決策之前也應當盡可能多了解基金發行人、基金經理的過往業績、财務、信譽等記錄,以求将自己的投資風險降至可接受的範圍之内。

檢視原圖 110K

  • 高買低賣,連續踩雷!交銀基金,一年巨虧250億
  • 高買低賣,連續踩雷!交銀基金,一年巨虧250億
  • 高買低賣,連續踩雷!交銀基金,一年巨虧250億
  • 高買低賣,連續踩雷!交銀基金,一年巨虧250億
  • 高買低賣,連續踩雷!交銀基金,一年巨虧250億
  • 高買低賣,連續踩雷!交銀基金,一年巨虧250億
  • 高買低賣,連續踩雷!交銀基金,一年巨虧250億
  • 高買低賣,連續踩雷!交銀基金,一年巨虧250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