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每日鮮語新品雙蛋白牛乳亮相奧預賽!獨家揭秘研發幕後

作者:FBIF食品飲料創新

雙蛋白牛乳賽道上又添一員!

近期,“每日鮮語”推出雙蛋白牛乳新品。據官方介紹,這款“雙蛋白牛乳”包含原生牛乳蛋白,和美國加州進口巴旦木堅果植物蛋白,雙蛋白含量≥3.7g/100mL,一杯350mL牛奶中加入六顆巴旦木。

專訪|每日鮮語新品雙蛋白牛乳亮相奧預賽!獨家揭秘研發幕後

圖檔來源:每日鮮語

牛奶作為擷取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之一,在滿足消費者補鈣、補充蛋白等基礎需求後,乳企正在圍繞“高含量蛋白”、“高品質蛋白”打造新品。部分企業陸續推出“雙蛋白”新品,動物蛋白+植物蛋白,植物蛋白+植物蛋白,動物蛋白+動物蛋白,不同的雙蛋白組合正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營養選擇。

5月16日正值奧運倒計時70天,作為奧林匹克官方風味奶合作夥伴,每日鮮語雙蛋白牛乳在巴黎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站賽事現場首次亮相。

借由這款新品上市,FBIF采訪了每日鮮語團隊,這款新品有哪些亮點?新品研發背後又有怎樣的考量?當面對的消費者畫像更加精準、聚焦時,如何打造更符合不同消費需求的新品類?在市場洞察、新品開發和跨品類管理能力等方面又将遇到哪些實際的挑戰?

一、“0乳糖”和“雙蛋白”的增長潛力

随着乳業不斷發展,“喝上奶”已經不再是難題,但大陸近年來的人均飲奶量與歐美、日本等地區差距較大。2020年,中國的人均飲奶量僅為30公斤左右,日本、荷蘭等國家已高達300-400公斤。

人均飲奶量不達标,功能性缺失是一大阻礙。

英敏特資料顯示,在2018至2022年全球即飲白奶上市的新品中,擁有“功能減法”“功能加法”和功能性宣稱的産品占新品總數54%。除了通過牛奶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鈣以外,消費者們也期待從牛奶中擷取更多精準的功能性營養。改善睡眠、改善心理健康、身材管理、增強免疫力……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居民“每天飲奶300-500g”,但根據丁香醫生釋出的《2022科學飲奶趨勢報告》,有63%的受訪者未達到這一标準。44%受訪者飲奶存在未被滿足的功能需求,如乳糖不耐、易長胖、乳品口味單一等,31%消費者覺得牛奶中相關營養元素含量較少。

專訪|每日鮮語新品雙蛋白牛乳亮相奧預賽!獨家揭秘研發幕後

超4成受訪者在飲奶方面存在未滿足的功能需求;圖檔來源:丁香醫生《2022科學飲奶趨勢報告》

在中國,乳糖不耐受人群數量不容小視。根據國際乳品聯合會的報告,亞洲乃至全球的乳糖不耐受比例都呈現上升趨勢,中國,這一問題尤為普遍。14億人口中,喝牛奶的人其實隻有3.6億,其中估計有高達6.6億面臨乳糖不耐受的問題。

特别是在追求蛋白補充方面,動植物蛋白的可消化性、氨基酸組成都不同,植物蛋白和牛奶蛋白的組合搭配, 提供了優質的蛋白來源。

政策端,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民營養計劃 2017-2030》中,特别提出開設“中國特色雙蛋白工程”。提倡動物蛋白+植物蛋白的“雙蛋白”攝入,讓營養補充更全面。2022版本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明确“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則。

基于上述對消費者需求的洞察及結合奧運會資格系列賽近期在上海舉辦契機,每日鮮語“雙蛋白牛乳”新品正式亮相,也是每日鮮語積極拓展瞄準功能性訴求,預判消費趨勢的一個縮影。

專訪|每日鮮語新品雙蛋白牛乳亮相奧預賽!獨家揭秘研發幕後

圖檔來源:每日鮮語

二、一探“雙蛋白牛乳”背後的研發邏輯

每日鮮語雙蛋白牛乳在奧預賽現場亮相後,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前來體驗品嘗。

據每日鮮語官方介紹,此款新品主打“牛乳蛋白+巴旦木蛋白”雙源蛋白成分,乳蛋白+植物蛋白含量≥3.7g/100mL,産品成分結構中生乳添加量≥95%,0乳糖,0 砂糖,添加美國加州巴旦木,配方簡單。

專訪|每日鮮語新品雙蛋白牛乳亮相奧預賽!獨家揭秘研發幕後

圖檔來源:每日鮮語

據了解,在前期産品設計調研階段,每日鮮語發現很多消費者認可牛奶的營養,但仍然會選擇植物基代乳産品,主要原因是存在乳糖不耐問題,并且認為植物代乳産品風味選擇豐富。另外,調研還發現很多消費者對白砂糖等存在身體或心理上的負擔。

基于上述洞察,每日鮮語結合“國家雙蛋白工程”政策,通過結合植物蛋白及動物蛋白,在保證提供基礎營養、美味口感的同時,通過酶解乳糖,解決乳糖不耐人群的需求。不添加白砂糖,消除掉消費者對白砂糖負擔的擔憂,最終希望可以給使用者提供新的營養選擇。

為此,每日鮮語在口感體驗、原料甄選、奶源、工藝等多個次元對産品進行了創新。

專訪|每日鮮語新品雙蛋白牛乳亮相奧預賽!獨家揭秘研發幕後

圖檔來源:每日鮮語

口感方面,雙蛋白牛乳産品研發人員描述到,該款新品中堅果的自然香氣融入醇厚的牛乳中,口感濃醇,有微微甜味來自乳糖分解後的牛乳自然甜。采用酶解乳糖工藝,另外在不添加白砂糖的前提下,産品研發團隊通過科學的設計産品配方工藝過程,利用Pannel專家測試、消費者感官測試和PEN3電子鼻測試等方法進行有機結合,實作營養和口感的雙重平衡。

原料甄選上,在确定走“牛乳蛋白+植物性蛋白”雙源蛋白路線後,每日鮮語遇到了究竟選擇哪款植物性蛋白的這一問題。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雙蛋白牛乳多以牛奶蛋白+大豆蛋白為主。每日鮮語需要考慮怎樣将産品做出差異化,并傳遞給消費者更全面平衡的營養價值。

根據2022年Innova《全球新産品報告》顯示,2021年有超過12,000種新的巴旦木産品問世,占到堅果産品總數的40%。

另外,美國加州巴旦木協會官網資訊顯示,每一把健康的加州巴旦木(約23顆加州巴旦木)含有6克植物蛋白、4克纖維、“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鎂、抗氧化劑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1] 在健康、多樣、可持續等多種屬性的加持下,巴旦木成為了植物蛋白細分品類中的佼佼者。産品研發人員通過調研、驗證後發現大家對巴旦木與牛乳融合的口感喜愛度的确更高。

據了解,新品瓶身上還标注了“一杯350mL牛奶中加入六顆巴旦木”等字樣,具像化的植物性蛋白含量的說明,是專注需要雙蛋白攝入的消費者們會重點關注的資訊。

另外,雙蛋白牛乳的雙重營養也離不開奶源的優勢。

每日鮮語的奶牛養自GAP一級認證牧場,奶源地百公裡内無工業區,奶牛有優渥的生長環境。中遊,從擠奶到上架,全過程經360項管理标準監控,微生物、體細胞名額優于歐盟标準生牛乳。而下遊,品牌采用全程2℃-6℃的冷鍊鎖鮮并運用原生鎖鮮工藝縮短冷鍊半徑。

甄選原料之外,每日鮮語更是将重心放在了新品加工工藝上。

雙蛋白奶作為一種複雜乳狀液,極易出現分層、絮凝、合并、破裂等破乳現象,通常需要加入穩定劑等食品添加劑以保持産品良好穩定性。

相比之下,每日鮮語基于消費者調研後發現消費者并不是很喜歡膠體類食品添加劑,于是便想着力打造一個不添加這類物質的高端産品呈現給消費者。

理想很豐滿,現實中卻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分層,産品研發團隊從原料端、配方端、工藝端等都進行了大量獨立、整體的測試,進而解決了大部分問題,但不可避免還是會出現巴旦木的固體沉澱,是以也在包裝上标注了溫馨提示,希望大家搖勻後飲用。

另外,高溫滅菌作為雙蛋白牛乳生産的必要工序。若殺菌不徹底,微生物會繁殖導緻産品腐敗變質;若殺菌溫度過高,時間過長又會引起蛋白質變性。如何針對殺菌工藝進行優化也是生産上的難點。

據了解,每日鮮語在預處理和精确控制參數兩方面對殺菌工藝進行優化。

預處理上,滅菌之前在不破壞生牛乳營養成分的前提下,對生牛奶采用低溫實體分離微生物的方式進行除菌預處理,進而減輕滅菌過程中對營養成分和口感的影響。

精确控制參數方面,精确控制殺菌溫度、時間和均質壓力等參數,以確定在殺菌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持産品的品質、風味和營養成分。

從此次每日鮮語雙蛋白牛乳的開發邏輯中不難看出,隻有在口感、原料、工藝等方面立體協同創新,為産品下足功夫,才能助力産品在市場競争中脫穎而出。

三、雙蛋白牛乳,亮相奧運會資格系列賽!

5月16日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站在黃埔江畔拉開帷幕。雙蛋白牛乳閃耀奧運賽場,助力運動員挑戰極限。

專訪|每日鮮語新品雙蛋白牛乳亮相奧預賽!獨家揭秘研發幕後

圖檔來源:每日鮮語

自由式小輪車、滑闆、霹靂舞、攀岩四個項目頂尖運動員齊聚上海,為争奪奧運會入場資格展開激烈角逐—滑闆高手空中翻騰,攀岩達人巅峰對決,霹靂舞運動員們激情“battle”!

而此次作為奧林匹克官方風味奶合作夥伴,雙蛋白牛乳閃耀亮相賽事現場,成為運動員們的最佳能量補給站,助力運動健兒們以更好狀态上場,迎接挑戰!以自身優勢,助力運動健兒平衡營養,調整狀态。

專訪|每日鮮語新品雙蛋白牛乳亮相奧預賽!獨家揭秘研發幕後

圖檔來源:每日鮮語

在奧預賽現場,觀衆不僅能目睹精彩賽事,還能和超大奶瓶裝置打卡拍照,為自己喜歡的運動健兒加油打call,留下難忘打卡瞬間,感受奧運的激情與魅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每日鮮語雙蛋白牛乳的包裝設計也很搶眼,以奧運五環為靈感展開的五色彩帶交織成勝利的“樂章”,點亮運動健兒們的高光時刻!

專訪|每日鮮語新品雙蛋白牛乳亮相奧預賽!獨家揭秘研發幕後

圖檔來源:每日鮮語

每日鮮語雙蛋白牛乳本次亮相奧預賽,展現的是奧預賽對新品的認可,以及對每日鮮語雙蛋白牛乳背後産品營養和理念的支援。這也是本次合作雙方的契合之處。

作為官方合作夥伴,每日鮮語雙蛋白牛乳将繼續支援體育賽事,為運動員們提供優質的營養支援,助力他們在未來的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四、結語

健康觀念深入人心的今天,雙蛋白牛乳展現了消費者對于更靈活、多元的蛋白補充形式的追求。品牌通過科學合理的營養配比創新,以更完善合理的蛋白搭配深入滲透到群眾的日常飲食結構中,産品最終才能轉化成為一種貼近生活的自然而然的選擇。

參考文獻:

[1] 美國加州巴旦木協會:健康與營養

本文為FBIF食品飲料創新原創,作者:April,編輯:Bobo,轉載請聯系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