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營收下滑,不良率連續兩年超50%,戰偉宏治下華澳信托挑戰重重

作者:博望财經
營收下滑,不良率連續兩年超50%,戰偉宏治下華澳信托挑戰重重

文|恒心

來源|博望财經

随着年報的釋出,這家民營系信托背後的“巨雷”再也遮不住了。

據華澳信托近期釋出的年報顯示,2023年實作營業收入6035萬元,同比下滑53.95%;實作利潤總額-4.03億元,實作淨利潤-4.31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華澳信托繼2022年虧損9.67億元後的連續第二年大額虧損。

營收的下滑與華澳信托業務“停滞”密切相關。據财報顯示,2023年華澳信托有13個信托項目清算結束,但未有新增信托項目。

但最令市場震驚的,還要屬華澳信托驚人的壞賬。2022年,華澳信托自營不良資産高達52.27億元,2023年末進一步增至52.3億元,同時華澳信托自營資産不良率也高達55.34%,已連續兩年超過50%。這個資料,在整個金融行業也算是高的了。

而之是以華澳信托的不良率突然暴增,源于其信托資産主要集中于房地産行業。在近年來房地産行業整體經營艱難、融資環境惡化的大背景下,華澳信托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雖然華澳信托深知自身所處的風險,曾在2022年年報中明确表示,“面對房地産暴雷引發的行業困境,公司積極應對,根據不同風險主體的具體特征分别采取有針對性的風險化解方式,包括現金清收、訴訟保全、抵押物處置、補充增信、資産轉讓、非标轉标等”,但經過一年時間的檢驗,效果并不明顯。

此外,華澳信托極高的不良率背後也涉及諸多訴訟案件。據天眼查顯示,截至5月16日,華澳信托相關司法案件有714條資訊,其中被列為被告的司法案件資訊有375條。此前更有投資者起訴華澳信托産品暴雷。

營收下滑,不良率連續兩年超50%,戰偉宏治下華澳信托挑戰重重

壓力重重下,華澳信托新任董事長戰偉宏接過擔子。2023年11月,華澳信托第四屆董事會2023年第五次臨時會議同意選舉戰偉宏為新任董事長。

01

自營貸款本息已全部逾期,不良率連續兩年高達50%以上

公開資料顯示,華澳信托是由北京融達投資和重慶财信集團共同出資組建的一家非銀行金融機構,成立于1992年,前身為昆明國際信托投資公司,2009年更為現名,目前業務涵蓋基礎設施、房地産、供應鍊金融、消費金融、環保、能源、文化産業等多個領域,橫跨貨币市場、資本市場、實業市場三大市場,遍布上海、北京、重慶、深圳等160餘個省市。

都說“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但華澳信托卻逆其道而行。

深挖華澳信托業務結構可知,是以房地産為特色的傳統業務為主,2023年末信托資産管理規模同比減少23.26%至230.78億元,其中以發放貸款和墊款、債券投資為主,占比分别達53.75%、43.89%。

營收下滑,不良率連續兩年超50%,戰偉宏治下華澳信托挑戰重重

再從行業集中度來看,華澳信托主要投向房地産和工商企業等實體經濟領域。其中,投向房地産類的信托管理規模為98.80億元,占其信托業務分布首位,占總規模的42.81%;投向工商企業類的信托管理規模為63.54億元,占比27.53%。

營收下滑,不良率連續兩年超50%,戰偉宏治下華澳信托挑戰重重

自營方面,2023年末華澳信托自營資産規模為40.35億元,資産運用以其他應收款和債權投資為主,分别占62.59%、17.57%。但值得注意的是,華澳信托的自營貸款隻有兩個貸款對象,分别為浙江禹彙商貿有限公司、甯波豪程石化有限公司,貸款本息已經全部逾期。

正因如此,2023年華澳信托自營不良資産高達52.27億元,自營不良率高達55.34%,由此帶來壞賬準備大增,2023年末其他資産減值準備同比增長21.15%至19.45億元。

營收下滑,不良率連續兩年超50%,戰偉宏治下華澳信托挑戰重重

驚人的壞賬也給華澳信托帶來業績上的倒退。

2023年,華澳信托實作營業收入同比下滑53.95%至6035萬元,其中利息淨收入為-4085.12萬元,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1.01億元;實作淨利潤-4.31億元,已連續兩年大額虧損。

展望2024年,華澳信托短期内仍無法解決業績承壓問題,畢竟信托業務已接近停滞狀态。财報顯示,2023年華澳信托有13個信托項目清算結束,未有新增信托項目。

02

大額訴訟被曝出,實控人日子過得也不好

除了業績上的苦惱,華澳信托還涉及多起訴訟,涉及世茂、寶能、佳兆業等諸多暴雷地産公司。

華澳信托在年報中披露,在重大未決訴訟事項中,華澳信托作為被告,先後因債權轉讓合同糾紛被興業資管、自然人許奕以及上海邁動建築設計起訴,訴訟标的合計逾3億元。

此外,華澳信托還披露了年度内終結的訴訟事項,作為被告,同樣因債權轉讓合同糾紛被自然人陸莺、宋晶先後起訴,主要判項為:華澳信托向原告支付債權轉讓款;原告可以案涉質押物折價、拍賣、變賣所得價款優先受償。

值得注意的是,華澳信托的實控人重慶财信集團對上述兩起案件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本來還想着重慶财信集團能伸出援助之手來幫幫華澳信托,但沒想到前者的日子過得也不是很好。

據天眼查顯示,截止5月16日,重慶财信集團所持華澳信托股權已被司法當機,重慶财信集團的被執行人資訊合計19條,被執行總金額高達62.74億元。另外,因重慶财信集團“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确定的給付義務”,該集團及法定代表人盧生舉被依法限制高消費行為。

營收下滑,不良率連續兩年超50%,戰偉宏治下華澳信托挑戰重重

事實上,重慶财信集團早已流動性緊張。此前恒豐銀行重慶支行向重慶第一中級法院提起強制執行申請,當機了重慶财信集團所持有的财信發展3.99億股股份,對此恒豐銀行重慶分行認為,“重慶财信集團出現流動性困難,發生其他業務違約及訴訟情況,故宣布财信集團及旗下公司與恒豐銀行重慶分行存在的6筆餘額44.4億元融資貸款提前到期”。

盡管現狀諸多不利,但戰偉宏毅然決然得選擇挑起大梁。2023年11月,華澳信托第四屆董事會2023年第五次臨時會議同意選舉戰偉宏為公司董事長。據悉,戰偉宏曾任原銀監會非銀行部工作,此後去了中融信托、浙金信托任職。2019年末去了大業信托擔任總經理,後又到華澳信托。

主打“小而美、精而專”的華澳信托如今挑戰重重,新任董事長戰偉宏如何“自救”尚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