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已有戰勝中國的武器?美智庫:不靠航母和戰機,勝率高達92%

作者:珺瑤婉史

二戰後美國軍工複合體對美國決策的影響日益加深,尋找假想敵并針對性制定計劃,成了美軍高層不變的根本原則。

俄烏戰争爆發後,由于俄軍的表現遠低于西方預期,而中國的整體國防力量大幅提升,是以美軍高層很快将轉而将中國視為比俄羅斯更具威脅的假想敵。

美國已有戰勝中國的武器?美智庫:不靠航母和戰機,勝率高達92%

多年來,美國自诩昔日大英帝國的直系繼承者,是以控制全球海權也被其視為維系霸權的基礎,而控制太平洋,更和美國對中國的全面遏制戰略不謀而合。

是以近年來,美軍一些大規模演習都圍繞在西太平洋以中國為假想敵展開。

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解放軍的海空力量和技術水準都遠落後于世界先進水準,是以如何對付美軍航母打擊群和隐身戰機成了多年來國防發展的重點。

如今,美軍這兩種招牌式兵種已逐漸失去威懾力,是以美軍開始将希望寄托于兩種新型飛彈身上。

美國已有戰勝中國的武器?美智庫:不靠航母和戰機,勝率高達92%

對付美軍航母打擊群和隐身戰機,解放軍已有十足把握

上世紀末“台海危機”期間,中國空軍能夠進行超視距作戰的先進戰機少之又少,海軍艦艇的技術甚至隻有西方60年代的水準,飛彈部隊對海上目标的打擊效率也存在嚴重問題,是以一旦和美軍航母打擊群交戰,将處于十分不利的境界。

而F-22為代表的美軍隐身戰機服役後,更和世界其他國家拉開了真正的代差。

經過多年的潛心發展,解放軍逐漸實作質的飛躍。

美國已有戰勝中國的武器?美智庫:不靠航母和戰機,勝率高達92%

2010年,美軍派遣F-22戰機到日韓兩國進行演習時,就被解放軍通過信号定位和雷達波頻率變化逐漸鎖定了飛行軌迹。

甚至當F-22深入中國領海空域後,解放軍電子戰機更通過截聽對方通訊等方式,逐漸掌握了對方火控雷達的完整資料。

由此開始,美軍隐身機的奧妙就逐漸被解放軍破解了。

有效捕捉敵航母打擊群和隐身戰機,需要精确的偵察定位技術。目前,解放軍已利用多種衛星、高速無人機和遠端雷達,建立了一套十分完善的體系,進而有效克制了美軍兩種招牌式的殺手锏。

美國已有戰勝中國的武器?美智庫:不靠航母和戰機,勝率高達92%

2016年“南海仲裁”事件中,美軍出動兩艘航母在内的龐大艦隊,甚至擺出動武的姿态。但解放軍很快鎖定其坐标,随着東風-21D彈道飛彈完成了精确的對海打靶演練,美軍艦隊很快選擇快速撤離南海。

2022年,解放軍的五代隐身機殲-20在東海多次和美軍的F-35隐身戰鬥機發生對峙,借助更先進的機動性和空警-600預警機完全超越對手的雷達,殲-20最終占據了主動,并迫使對方撤離大陸領海上空。

如今,中國海軍跨入雙航母時代,更新一代的8萬噸級大型航母及其配套的隐身艦載戰鬥機、固定翼預警機也即将入列。

更讓對手忌憚的是,055級萬噸驅逐艦及其發射的鷹擊-21遠端高超音速反艦飛彈,甚至可能直接改寫海戰技術格局。

美國已有戰勝中國的武器?美智庫:不靠航母和戰機,勝率高達92%

戰略轟炸機以空制海,成美軍新戰略

近年來,中國艦艇的建造被形容為“下餃子”,是以美軍海上力量維持優勢的時間将明顯降低。

按照美國智庫的兵棋推演顯示,如果兩國發生大規模戰争,那麼美軍第一島鍊内的海空軍基地乃至航母打擊群,都會被解放軍各類中短程飛彈迅速摧毀。

眼見航母和隐身戰機難以繼續奏效,美軍也開始轉變了思路,即朝向“轟炸機制海”戰略發展。

美國已有戰勝中國的武器?美智庫:不靠航母和戰機,勝率高達92%

早在二戰時,美國陸軍航空兵(美國空軍的前身)就曾積極派遣重型轟炸機參與反潛和襲擊慢速運輸船等任務,并獲得了很大戰績。

冷戰中,美國戰略轟炸機首次被直接賦予參與海戰的任務,按照規劃,它們将在預警機和電子戰機協同下配合航母打擊群,以10架為一組齊射空射的魚叉反艦飛彈,進而以飽和打擊削弱蘇聯艦隊。

2016年末開始,美軍的B-52H和B-1B兩種遠端戰略轟炸機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頻率不斷抵達南海和日韓方向美軍基地,而配合它們的不但有美軍及其盟友的戰鬥機,還有預警機、運輸機和加油機。

美國已有戰勝中國的武器?美智庫:不靠航母和戰機,勝率高達92%

而這些美軍戰略轟炸機演練的任務,就是演練利用魚叉飛彈150千米的射程發動防區外對中國艦隊進行飽和打擊。

在此類任務中,美國空軍、海軍、陸戰隊乃至各兵種麾下的特種部隊将全程進行配合,不難看出,美軍的戰略已形成了體系化。

目前,美軍戰略轟炸機部隊配備有76架B-52H(已全部具備反艦能力)、62架B-1B和19架B-2A。

但五角大樓看來,如此規模已是二戰結束以來的最低點,是以全新的B-21隐身戰略轟炸機逐漸代替現有型号,是美軍未來發展的核心。

美國已有戰勝中國的武器?美智庫:不靠航母和戰機,勝率高達92%

B-21隐身戰略轟炸機不但可能在雷達隐身能力上超過B-2,而且紅外隐身能力也将更上一個台階。

與此同時,該機還有先進的傳感器、電子戰裝置和指揮系統,并能攜帶空對海武器進行防區外制海任務。

由于該機的價格相對低廉,是以美軍希望量産至少150架以上。不難看出,這種新的空中幽靈将對解放軍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美國智庫竭力吹捧的兩種新型飛彈有何特點?

美國已有戰勝中國的武器?美智庫:不靠航母和戰機,勝率高達92%

作為一種服役已久的飛彈,魚叉系列也有破壞力不足、射程短和容易被攔截等特點,美軍認為,随着中國艦隊海上遠端探測-攔截能力的提升,搭載魚叉飛彈的轟炸機就很難保證自身的生存系數,是以要想讓以空制海戰略真正發揮其價值,就要發展新型飛彈。

目前,美國空軍最中意的就是AGM-183A和AGM-158兩種飛彈了。美軍智庫聲稱:美軍戰略轟炸機攜帶它們進行以空制海作戰時,勝率可達92%!

美國已有戰勝中國的武器?美智庫:不靠航母和戰機,勝率高達92%

AGM-183A是一種高超音速巡航飛彈,其最大特點就是在彈體上增設助推器。

與東風-17這樣的高超音速彈道飛彈不同,AGM-183A一類高超音速巡航飛彈會被轟炸機或戰鬥機攜帶,通過高空高速飛行時産生的加速度和助推器提供的動力增加額外的速度,其最大飛行高度雖然不會突破大氣層,但依舊可達3萬米左右,并進行一定程度的靈活機動,當它最終沖向目标時,最大沖刺速度也可達5馬赫。

不久前,美軍完成了該飛彈最後一次遠端打擊測試,這也标志着這種武器将進入量産階段。

美國已有戰勝中國的武器?美智庫:不靠航母和戰機,勝率高達92%

AGM-158,則是亞音速隐身巡航飛彈。雖然它的最大速度不高,但它卻有着和隐身戰鬥機原理近似的雷達隐身布局,而且飛行全過程中也将自身電磁信号屏蔽到極緻。

在接近目标時,它還會利用自帶的毫米波雷達、紅外探測系統、資料鍊和地形比對系統進行最終識别,甚至直接命中目标某個要害區域,并将命中誤差控制在幾米内!按照計算,對方艦載雷達甚至隻能在幾十千米外發現這一威脅!

這兩種飛彈的基本型射程相對有限,但改進後的空載型卻能将打擊範圍擴大到800-900千米級。

作為對比,可搭載固定翼預警機的大型航母打擊群可實作650千米的預警範圍,而山東艦或遼甯艦由于缺乏固定翼預警機,編隊警戒範圍還要明顯更低。

美國已有戰勝中國的武器?美智庫:不靠航母和戰機,勝率高達92%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軍還專門為其戰略轟炸機部隊配備了ADM-160空射誘餌,這種裝置可模拟美軍現役所有飛機的信号,甚至還能進一步幹擾對方雷達,一旦和真正的飛彈進行大量齊射,對方防空艦艇的相控陣雷達就可能是以陷入顧此失彼的境地。

解放軍要如何破解美軍新戰略?

目前,大多數防空飛彈的射程都難以和美軍兩種新型飛彈的空射改進型相比,是以要想真正遏制這種從天而降的威脅,就要從源頭入手,在第一時間内消滅其搭載平台。

美國已有戰勝中國的武器?美智庫:不靠航母和戰機,勝率高達92%

目前,中國的YLC-20等被動探測雷達可有效勘測隐身目标内部的信号,而JY-26等有源相控陣雷達雷達則極大提升了敏感度和精度,這無疑極大提升了遠端防空的有效警戒範圍。

但隻有雷達作為初期預警肯定還是不夠的,要想真正從源頭上察覺到可能威脅解放軍艦隊的美軍轟炸機,就要借助遠紅外裝置、天基衛星和長航時無人機進行配合,進而通過對方的實時坐标監控确定其航迹。

随着運-20大型運輸機開始量産,其預警機改進型将借助運-20系列高航程優勢,進而配備數字陣列雷達和全頻電子戰技術,将解放軍的空中警戒範圍大幅向遠海方向推進,最終有效指引殲-20、殲-16以及其配套的忠誠無人僚機捕捉目标,并及時将對方飛彈及電子幹擾誘餌的信号全部收集并迅速回報到艦隊防空指揮司令部。

美國已有戰勝中國的武器?美智庫:不靠航母和戰機,勝率高達92%

美軍的以空制海戰術,離不開加油機和預警機的配合,更離不開第二島鍊乃至印度洋上大型空軍基地作為支撐點。

是以,在這種關乎制海權的大戰中,為保障艦隊的安全,解放軍應當建立電子戰機--加油機-預警機-遠端戰鬥機-無人機一體化的空中作戰平台,不放過任何對方轟炸機的支援機關。

更主要的是,在戰端開啟之際,火箭軍也應當以東風-26中程彈道飛彈及其後繼型号,在第一時間摧毀敵大型轟炸機起降的基地和其飛彈貯存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