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土散文:家鄉的扁擔河

作者:億聰起名鄉土文學社
鄉土散文:家鄉的扁擔河

文:史詩長

  春天的細雨悄無聲息地灑落在扁擔河上,河面上泛起淡淡的雲煙,一幢幢墅居臨河而建,鱗次栉比;沿河邊的栁樹枝長出嫩嫩的小芽,随風飄蕩;河堤上有幾頭水牛正在大口大口吃着剛剛長出的嫩草,一群羽毛花色的鴨子在河邊覓食,有時悠閑地排成一條長長隊戲遊着……這一切都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像一幅絕美的江南“牧童”水墨畫卷。

  這觀感和我50多年前離開家鄉時完全不一樣。那年我應征入伍,走在扁擔河的河堤上,生活在河堤的莊稼人臨水而居,零零散散都是青一色的土坯牆,稻草屋,河堤内每隔幾千米有大小不等的村莊。外河房屋與房屋之間的空隙處,是臨住人家的一塊塊蔬菜地。蔬菜長勢很好,但日子過得并不富裕。每年到了雨季來時,山區的洪水奔流直下,扁擔河水猛漲,人人都提心吊膽,生怕自家的蔬菜地和房屋被淹。但越是擔心災情來的越快。有的年頭,日夜辛苦種的蔬菜,一夜之間被洪水吞沒,所有的辛苦全部被“泡湯”。但吃苦耐勞的莊稼人等洪水退去後,又拿起釘钯、鐵鍬去翻地、曬土,重新開始種上各種不同的蔬菜。

  家鄉的扁擔河,像一條長長的扁擔,卧躺在東西方向的大地上,河全長隻有七八路長,最寬的河面不到百米,狹窄處隻有十幾米,上遊水從皖南山區彙集而下,流入扁擔河,再流入長江支河水陽江,它是一條洩洪疏通的河道。據正德九年《正德高淳縣志》記載,在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宋徽宗命宰相蔡京征集五縣大批民工開始築建永豐圩時,從圩堤30米外取土築圩堤,圩堤築成後,河道自然形成。千百年來,随着河水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地流淌着,河道越來越寬,河底也愈來愈深,它重載着東來西往的船隻,給兩岸莊稼人帶來了生活甘甜和滿足的同時,有時也帶來了災難。記得在我五歲那年(1954年)的夏天。一連下了幾天瀑雨,從上遊奔騰而下的洪水翻滾澎湃,而下遊的江水猛漲倒流,一起湧流到扁擔河,洪水肆虐,巨浪滔滔,大有吞沒圩堤之勢。在那個年代,抗洪防澇能力很弱,距離水陽江口不到500米遠的地方,圩堤開始決口,不到個把小時,圩堤被洶湧的洪水撕開了百米長的大口子,洪水一瀉湧下,圩堤内與圩堤外白浪浪的一片,農田被淹,房屋在洪水中飄蕩,莊稼人隻能無助地看着自己的房屋被淹,被逼離開家園,向山區他鄉逃生,尋找安家避難場所。

  水,它能至柔至硬、至靜至怒,有時若如猛獸,瞬間災難突然降臨,但更多的時光中給人們帶來安甯和想不到的欣喜。每年到了冬天,扁擔河的河水退去,河底露出了一個個有籃球場大小的小池塘,早在河水中生長的各種魚蝦,自然在水退時落在池塘中,臨居在河邊莊稼人,家家擁有一至二個小池塘,每個池塘裡都能捕捉到近百斤的魚蝦,要是運氣好,還能捕獲到更多,這是莊稼人一筆“意外”的财富。他們把捕獲的魚蝦,挑到附近的集市場賣,換來大把的人民币。記得有一年秋天的早晨,扁擔河的河水退去,圩堤内的水位高于外河,莊稼人通過土喉洞向外排水。流水開始較大,把洞口沖潰了一個小池塘,扁擔河裡的昂刺魚躍躍欲試,歡樂地迎水而上,奔進小池塘,随着流水減少,昂刺魚成群結隊呆在小池塘裡,發出“嗯嗯嗯”地求救聲。我聞聲去一看,驚呆了,一條條約有二寸長的昂刺魚,昂着頭朝着流水的一個方向擺動着尾巴。我喜出望外地脫下褲子,把兩個褲衩紮起來,心歡若狂地忘掉了昂刺魚刺手感受,雙手一起捕捉,不一會兒功夫,将兩個褲衩子裝得滿滿的,足足有二十多斤,回到家感到無比愉悅。母親把昂刺魚倒進木盆裡,挑了一些大的拿到鎮市上去賣,換來了三張五圓錢的人民币。

鄉土散文:家鄉的扁擔河

  扁擔河的河水流淌了千百年,經曆了風雨滄桑,滋潤了一代代蒼生,留下了無數動人的故事和傳說。如今,扁擔河大變樣,宛如初來乍到,不認識它了,腳下崛起一座濕地公園。河的兩頭,築起堅固的閘垻,洪水湧來時,将水拒絕之外;河水退去,打開閘門,将清澈的河水流進河内,滋養着兩岸莊稼人的生活與心田。為了美化兩岸環境,在河岸根部打下一根根木樁,用毛竹片編制成竹筏子插在木樁裡面,擋住堤土下滑,又将河泥耙澇起來填進竹筏内,木樁外栽滿了野藕和睡蓮,兩岸自然形成了一條長長的步行長道,莊稼人在長道上悠閑地散步,觀賞着波光躍動、月影搖曳、魚翔水底、四季變換的景色。春天,岸堤邊的小草偷偷地從地裡鑽出來,在陽光下像一塊碧綠色的絨毯,牛羊歡快地來到河邊吃草,飲水;小羊羔“咩咩”地在母親身邊跳躍。河兩岸,一排排柳樹枝垂挂着長長的枝條,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飄動,宛如一幅流動的水墨畫卷;夏天,河水漲了,火熱的太陽照得河水波光粼粼,盛開的野荷花缱绻綻放,朵朵荷花和片片荷葉,随風輕輕浮動,香遠益清,亭亭靜悄。花葉不言,人間有情,讓莊稼人心頭豁達開釋;秋天的時光,镌刻着浪漫,河裡的魚蝦肥了,莊稼人背着魚網,到河裡撒網捕魚。每次回來,籃子裡都裝滿了魚蝦,感受到秋天天高氣爽,豐碩滿滿;冬天,寒冷的北風頑皮地吹着口哨來了,枯黃的樹葉紛紛落下,有的落在岸邊,有的落到水裡,小魚把落葉當作覓食,歡樂地追遊着,讓你産生一種輕松恬靜的心情,忘掉了一年四季耕耘所帶來的辛苦和煩惱。

  家鄉的扁擔河啊,無論歲月流逝,無論自然輪回,河水總是在心頭源源不息地流淌着!無論你身處何方,她深情的呼喚着,仿如拔動的琴弦,日夜不停地彈奏着一支古老的心曲,滿溢着溫柔的鄉情,裝載着沉沉的戀愛,向你招手……

  【作者簡介】史詩長,南京高淳人,因工作關系愛好寫作,退休後喜歡陶醉于文字、書法之中,讓書香浸染過往的時光,曾在報刊雜紙發表許多文章,省級出版社出版過多本書籍,網絡平台發表許多随筆、散文、紀事散文等文章,讓那碎片的涓涓時光,彙聚成一枚熠熠生輝書簽,夾進生命的書頁裡……

  【投稿說明】歡迎文友原創作品投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本号收錄鄉土、鄉情、鄉愁類稿件。随稿請附作者名,帶圖檔最好。鄉土文學公衆号已開通,歡迎您搜尋微信公衆号:xiangchouwenxue,關注我們。本文圖檔為作者親自拍攝,未經授權不得盜用。